走路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多項最新國際研究均明確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長壽方面功效突出!
醫生說可能會終身癱瘓
但她靠這件事甩掉了腦梗后遺癥!
1997 年,當年 50 歲的謝莉斯曾突發腦梗塞,即大腦深部的眾多細小血管出現堵塞,且大腦中很多缺血性壞死不可逆轉。最壞的結果就是從面部麻木、語言障礙,進一步發展成癱瘓,甚至有變成腦癡呆的危險!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的專家雖然用了最好的藥,也請了最好的專家會診,然而,謝莉斯的病還是在迅速地發展著。她的嘴越來越歪,話說不清楚,連路都走不了了。醫生告訴她說:
“腦損傷是藥物無法改變的,得這種病幾乎不可能恢復。”
醫生還勸告她:
“腦梗塞會慢慢破壞行動能力,應該每天多練習走路,以刺激大腦,控制病情的發展。否則就可能終生癱瘓。”
于是,謝莉斯制訂了嚴格的康復計劃——每天按時走路!
剛開始是五步、十步,慢慢增加到二十步、五十步、一百步……每天至少兩小時,無論什么天氣都要動起來。
經過三年艱苦、持續的康復訓練,她的運動功能恢復了,面部也基本恢復了正常,手腳也不再麻木!
2000 年底,謝莉斯自己去醫院復查,醫生驚嘆道:“你竟然站起來了!真是奇跡!”
2007 年 3 月,謝莉斯再去醫院復查時,腦血管的周圍竟然已經建立了新的循環組織。此后,每天走路 1 小時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走路
病人的康復散、健康人的防病丸
走路能幫助病人康復,更能幫助健康的人遠離疾病!
這年頭,隨便生點兒病,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就“嘩嘩”的去了。生病,與運動不足關系極大。那么走路是種運動,可以鍛煉身體,預防疾病,一定意義上幫你節省了一些錢財啦。
每日步行 30~45 分鐘,可以幫助預防心臟疾病。因為在步行的過程中,心率得到了提高,血液得到了循環,這些可以強化心臟,降低膽固醇水平,最終預防心臟病。
綜合對比其他運動,散步是適合糖友的。糖友晨起,或者晚飯后,到小區散步 30 分鐘左右,輕快的步行可以鍛煉關節,并利于全身血液循環,幫助改善血糖。
其實簡短的步行,對骨關節有好處。曾有一項研究發現,患膝關節炎的老年人每天步行 3000 步,有助于促進內啡肽的分泌,緩解骨關節疼痛,增加身體靈活度。
國外一項研究對 2257 名 71~93 歲的夏威夷老年人進行長達 8 年的跟蹤,發現每天走路低于 400 米的老人家,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比每天行走 3200 米的老人高 80%!所以,腦子不清楚(沒靈感)的時候,可以多走走路。
心情不好,出去散步。事實上,沒有什么比大自然更容易治愈人心了。在周末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去大山里走走,讓身體、精神及心靈都被“清洗”一番。
只要運動得當,不管運動的力度是大是小,都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走路就是一種運動,雖然不劇烈,但是全身動著,就是能夠增強免疫系統,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講真,現代人太浮躁,也太容易因為丁點兒小事生氣、抑郁、失落。每日認真地步行半小時,可以給你一個機會進行每日總結,思考人生。這實際是對你的生活有幫助的。
久坐不動,身體的新陳代謝都會變緩慢,那么各種病就容易找上門來,比如糖尿病、心臟病等。而走路是一種有氧運動,一定強度的快走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幫助預防多種疾病。
有人在生氣難過時,選擇跑步或者暴走,發泄一通,然后便能讓氣消。走路確實有這種功效,能讓你掃去灰色心情,以快樂、興奮取代之。保持好心情,能延年益壽。
在走路的過程中,股三頭肌、股四頭肌及腰腹等13塊大肌肉都在動,可以消耗熱量,燃燒脂肪。
娛樂圈的女星Y,幾年前被全網黑,微博還興起了讓她滾出娛樂圈的話題。然后她運動了,整個人容光煥發,看起來不要太青春。所以,運動,真是可以讓人變年輕的。
睡前散步,可促進睡眠。前文已經指出,散步是一項能放松身心的事情,睡前身心緊張,就會睡不好。飯后 1 小時,下去遛遛自己,再洗個澡,有助于你放松下來,快速入睡。
尋常走路主要鍛煉的是四頭肌和大腿,而如果換種走路姿勢,那么可以鍛煉臀型。比如高抬腿交叉法。
步行,對乳腺癌患者也有好處。法國一項涉及 400 萬女性的研究發現,女性每天快走 1 小時,可以令乳腺癌的患病率降低 12%。堅持散步,預防的作用更大。
三天兩頭爆出抑郁癥病患自殺的新聞,令人心慌。這種疾病,如若得不到良好治療,容易讓人產生輕生念頭。所以出去散步吧,多接觸自然,能幫你趕跑低落心情,利于病情控制。
這個點,聽起來好像很出乎意料。卻是千真萬確。孕婦并不適宜宅著在家,平時多出去散散步,慢慢走,可以減少疲勞引起的子宮收縮,這有助預防流產。
研究表明,如步行、跑步等承重運動比游泳這種非承重運動骨骼鈣的沉積率高。建議除了多喝牛奶外,還要養成運動的好習慣。相對于一瓶瓶的補鈣劑來講,走路是個經濟方便的保鈣運動。
趙之心說,腎好不好看眼皮就行了,很多人眼睛是腫的,這可能是腎有問題的表現,而走路是護腎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另外,現在飲食方式改變,有不少人吃出喝出脂肪肝,但通過走路把脂肪肝走沒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老年人腿腳發冷行走困難,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下肢動脈病變堵塞造成的。如果下肢動脈僅是輕度狹窄,可以先從改變生活方式入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 徐欣指出,步行可以使80%以上患者的癥狀得到緩解。
8種方法學會了
走路就是你的私人醫生
正常的走路咱們都會,但是走路也有方法,這些方法學會了,能讓走路的功效大增!
后腿用力蹬,前腿往前抬,兩腿肌肉用力就大了許多,步幅自然地加大了許多。
兩手側平舉到表針中的10點10分位置上,保持這個動作,可以有效鍛煉頸部的肌肉,緩解頸椎痛。
在走步時心里數著四個數,一二三慢吸,第四步快呼,這樣可使氧和肺泡之間的紅血球氧及二氧化碳交換的幾率加大,使全身充氧。
行走過程中,可以有效增加一些軀體動作。比如說扭著身體走,會攪動內臟,相當于對胃腸進行了良性按摩,可增強排便功能,防止便秘。
抬腿走就是每走一步,大腿屈膝高抬,可鍛煉髂腰肌,防止老年人疝氣。
給走步增加一些難度,可以有效調動神經系統的參與量,提高神經系統的指揮和控制能力。
兩腳朝前,每走一步十個腳趾頭都要用力,特別是大腳趾頭要用力,把人要彈起來。對腳部疾病,如腳趾痛、腳弓塌陷、踝關節問題,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可以強化腰腿肌肉,增強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著名心血管專家洪昭光教授還有個有趣的建議:
走路一定要拉著老伴的手,聊的話多,肌肉增強,脂肪減少,情緒改善,痛覺下降,連感冒、發燒、癌癥都少。
走路不花錢,而且咱們天天做,堅持做就能起到對身體至少20種的積極作用,讓更多人也看看吧~
精彩內容
中老年人使用微信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太實用了,發您一起學~點此查看
此處不老,膝蓋不痛!此法10分鐘讓膝蓋年輕10歲,必學~點此查看
三七粉針對22種疾病的搭配用量,18到80歲都適用!收藏~點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