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聯(lián)姻,悄然孕育重生的希望,一場下嫁,她為蒙古重新?lián)纹鹨黄臁?/span>
作者/驚鹿
1.前言
時間回到公元1203年,當克烈部在元太祖強大的攻勢下自取滅亡時,彼時的蒙古草原成吉思皇帝(此稱呼有現(xiàn)在發(fā)掘出的當時文物證明)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面對這個新興的封建獨裁政權與民族,周圍的小部落與氏族自然是望風披靡,紛紛歸降。
只有定居在阿爾泰山附近的乃蠻部依舊自持強大,不僅吸納了不少元太祖的手下敗將,還嘲笑蒙古人當時因水源匱乏,尊重自然不愛洗澡身上一股膻味。
乃蠻部太陽汗
同時,為了終結元太祖的霸業(yè),使自己成為主在這個世上最垂青的兒子,太陽汗便打算聯(lián)絡與乃蠻部同樣信仰基督教,替金朝長城守邊的北平王——汪古部別乞(酋長)阿剌兀思,一起對元太祖發(fā)動圣戰(zhàn)。
可當乃蠻部的使者長途跋涉到達汪古部的營地后,阿剌兀思覺得乃蠻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便做了他這一生最英明的決定。
將乃蠻部的使臣扣留,轉送給了與他同朝為臣的元太祖(先前因塔塔兒搶掠金朝,元太祖曾與克烈部一同剿滅塔塔兒大批部眾,被金朝賜封為札兀惕忽里(zha wu ti hu li))。
英明的阿剌兀思(右者)
面對乃蠻部的侵襲,元太祖照例召開了民主軍事會議,在這場會議上,由其弟別勒古臺(bie le gu tai)倡議,蒙古一改先前諸草原游牧政權等秋高馬肥再出戰(zhàn)的傳統(tǒng),選擇了春季與乃蠻決戰(zhàn)。
也就是在這場戰(zhàn)爭中,元太祖在蒙古首創(chuàng)千戶制,打破了家族與部落的界限,將整個蒙古濃縮在一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十戶選一十戶長,百戶選一百戶長,以此類推,并創(chuàng)立了蒙古諸汗國的禁軍之一——怯薛軍。
后世金帳汗國的怯薛軍
而乃蠻部便成了第一個試驗經過改制的蒙古軍的刀下之鬼。
戰(zhàn)爭結束后,元太祖便將自己的女兒阿剌海別姬(a la hai,別姬就是公主)下嫁給了阿剌兀思,之后,汪古便成為了如同弘吉剌部的皇親國戚。
此時,這位草原巨人并不知道,這場下嫁,會成為蒙古整個族群最后的救命稻草。
2.亂世肇(zhao)始
公元1368年,元惠宗狼狽不堪逃出大都回到了孛兒只斤氏闊別已久的草原,雖然他與他的兒子元昭宗頗思振作,甚至在1368年10月就擊敗了明軍,后續(xù)又擊敗了徐達與李文忠,傅友德這樣的名將,但終究無法復興祖輩的榮光。
捕魚兒海(今內蒙古貝爾湖)大戰(zhàn)后,天元帝遇弒,元朝愈發(fā)崩潰,直到額勒伯克汗(e le bo ke)時期,為了紅顏,又造成了瓦剌部的獨立,額勒伯克汗也死在了紅顏內斗之中。
額勒伯克
瓦剌,一個由綽羅斯氏帶領,由輝特,和碩特,土爾扈(hu)特,準噶爾等部落組成的草原新興勢力很快便架空驅趕了元朝皇帝,甚至在土木堡之變后,其部酋長也先一度僭稱大元皇帝。
平心而論,由于綽羅斯也先的祖母也是元太祖的后代,也先本人和他的后代(包括噶(ga)爾丹)也算擁有蒙古皇室黃金家族血統(tǒng)的人,但經過元朝百余年的統(tǒng)治,拖雷-忽必烈系的正統(tǒng)性已經無可替代。
也先
于是,終也先一世,反抗他的正統(tǒng)蒙古依舊存在,直至當今,許多蒙古學者對于這段歷史的側重點仍舊放在衛(wèi)拉特(瓦剌)文化與蒙古文化的對抗與融合上。
而在反抗他與整個僭越的綽羅斯家族中,有這樣的一位他的同族女子。
她叫綽羅斯?jié)M都海,出生于汪古部。
3.蒙古女強人
在蒙古文化中,蒙古女人普遍與男子地位持平,男子在外打仗,女人就在家里全權主持各項任務,即便是在對女性普遍充滿歧視的古代。
因此,蒙古迭出了許多女強人,比如先前的阿剌海別姬,元太祖之母月倫,之妻孛(bei)兒帖和元太宗之妻乃馬真,元世祖之妻察必皇后,以及滿都海之后的鐘金皇后,清朝的孝莊皇后。
這些暫且按下不表,先讓我們來看看本篇女主滿都海的生平。
滿都海
滿都海,生于1448年,是汪古部特穆爾(te mu er)之女,原本是成吉思汗的十二世孫,元朝大汗?jié)M都魯(man du lu)的二夫人,后因其夫去世,二十多歲寡居。
而在滿都海寡居時,那時的黃金家族因為連年內訌,加之瓦剌人的攻擊,已經血脈凋零,幾乎就剩下一個孤兒,名為巴圖孟克。
巴圖孟克
而巴圖孟克的父親,滿都魯當初欽定的繼承人巴彥(yan)蒙克業(yè)已被滿都魯殺害,由于其夫無子,因此滿都海變成了元朝大汗部眾的順位第一繼承人。
當時蒙古本部共六萬戶,大汗獨占一萬戶,加上巴彥蒙克身后被滿都魯奪取了一些部眾,以及與瓦剌的聯(lián)姻,滿都海的實力不可謂不強勁。
因此,當初誰要是能娶到滿都海,就能成為元朝大汗,并掌管這些部眾。
元朝
很快,求親者便紛至沓來,在這其中,最有份量者,莫過于科爾沁,元太祖二弟哈薩爾的后代兀良孛羅(wu liang bei luo),此人在幫助蒙古本部抗擊瓦剌的戰(zhàn)役中立有大功,因此不僅襲封了哈薩爾當初的封地,還在東部蒙古開拓了廣闊的地盤。
不過,由于前文所述的拖雷-忽必烈系是正統(tǒng),所以他并不具備繼承元朝大汗的條件。
于是,為了達成自己求親的目的,他便找了個月老薩岱(sa dai),讓他規(guī)勸滿都海。
哈薩爾
不過滿都海卻對他手中的重兵絲毫不畏懼。
4.英雄滿都海
“主人(指元太祖)的遺產,哈薩爾的子孫能繼承嗎;哈薩爾的遺產,主人的子孫能繼承嗎;有推不開的門扉,有跨不過的門檻。主人的后裔尚在,恕我難以從命。”
“你以為汗的兒子年歲小? 你以為全體人民無主腦? 你以為哈薩爾后裔勢力大? 你以為我孤獨寡居無依靠? 你的心眼壞透了,你是一派胡說八道。”
這兩段膾炙人口的婉拒與斥責分別是求親當日滿都海面對著兀良孛羅與薩岱時說的。
元太祖
而她之所以選擇下嫁孤兒巴圖孟克,是因為曾經外姓僭越可汗均不得好死,若是與兀良孛羅結親,就會給當時的敵人瓦剌諸部予以口實,若是他們結合起來進攻當時羸(lei)弱的蒙古部,那么一切就完了。
而在聽到這兩段話后,兀良孛羅羞愧難當又心滿意足,隨即調轉馬頭離開了滿都海的宮帳,并在之后盡心輔佐巴圖孟克成為了中興蒙古的英主。
普天之汗達延汗巴圖孟克
而這兩段話的意義除了在于重申元太祖的后裔是無可爭辯的全蒙古主人之外,還在于給予科爾沁部一個保證,承認科爾沁勢力大,元太祖的后裔無權繼承你們的財產,又舊事重提元太祖和哈薩爾是親兄弟關系,讓科爾沁人感到尷尬羞愧覺得自己不該對親兄弟的后裔下手。
掃除內憂之后,滿都海便將年僅七歲的孫輩丈夫巴圖孟克(論輩分她是巴圖孟克的曾祖母,大他十五至二十五歲)背在箭筒里,穿上鎧甲,拿上弓弩刀劍,利用瓦剌本部當時正好爆發(fā)內訌之機,身先士卒與瓦剌展開。
光復元室,蒙古興亡在此一舉!
蒙古騎兵
終于,在歷經四五年的反復浴血沖殺過后,癿(qie)加思蘭,亦思馬因等瓦剌強敵先后被滿都海掃平!
在這場長久殘酷的戰(zhàn)爭中,她甚至得到了敵人的敬重,在一次沖殺中,她的頭盔被敵人砍了下來,敵人見她披頭散發(fā),于是又扔給了她一個頭盔,滿都海戴上頭盔便又沖進了敵陣。
整個瓦剌終于大部潰退至甘肅,青海與新疆,蒙古這輪旭日撕破層層烏云,終于再次照耀在整個蒙古草原上,照耀在了元太祖的八白室中!
八白室
1480年,六歲的達延汗繼位,直到1517年去世,他與滿都海共育有七子一女,而這七個兒子也被他分別派遣至諸部掌管政務,重新鞏固了黃金家族對蒙古草原各處的統(tǒng)治,并在這個基礎上孕育出了后來鼎鼎大名的察哈爾部與土默特部。
(注:喀爾喀不屬于此列,喀爾喀乃達延汗與妾室蘇蜜兒哈屯所生之子的后裔,是庶子,不是直系)
察哈爾初代汗(也是元朝大汗)博迪阿拉克(bo di a la ke)汗
5.后記
直至1483年時,完成了使命的滿都海便逐漸退居幕后,回歸了相夫教子的傳統(tǒng)女人,她的死亡日期與葬處并不為人所知,可能是在1483年戰(zhàn)死,亦可能是因為蒙古紙貴,面對正常去世的女子便不再記敘(孛兒帖也是如此),終究莫衷一是。
而結合她生平的英雄事跡來說,她無疑是蒙古中期歷史長河中那一朵最激蕩,璀璨的浪花,她挽救了當時瀕臨滅亡的蒙古文化,還給我國的民族融合與衛(wèi)拉特與蒙古文化的融合留下了豐厚寶貴的遺產,更是女性也能撐起一片天的典范,世界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她不僅是蒙古的民族英雄,更是蒙古民族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