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Fintech爆發,與互聯網金融存在本質不同:Fintech是用技術改進金融體系效率的經濟產業。
泛指以大數據、云服務、區塊鏈等IT科技創新與應用為引擎內核,以實現行業模式、情景、產品服務創新為核心業務的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側重點在科技切入特定金融情景,改善用戶體驗提升效率,同時提升風控,增加信息交換即時性,以及風險提前規避性;互聯網金融則側重在于金融應用互聯網渠道,重在營銷和快速跑馬圈地進行用戶擴展。Fintech市場增長迅速,萬億藍海被打開,2016年私有融資達到160億美元。傳統銀行業面對來自初創性企業威脅,進而加大Fintech研發投資力度,形成產業內競爭性投資循環。海外情況看,良好產業內投資循環預計將導致零售商業銀行業未來雇員大幅減少,創造性破壞對海外金融業影響深遠。
Fintech包含支付、借貸、智能投顧、區塊鏈、保險科技、匯款轉帳、資本市場科技、股權眾籌八大領域。支付借貸兩細分子領域先行,目前高速進展由智能投顧和區塊鏈所接棒。本文側重討論前五大領域進展和相關應用。
海外Fintech細分行業龍頭公司科技嵌入商業模式提供啟示:
1)支付:本身由于使用現有結算網絡和基礎設施,所以本身利潤率不高,但基于技術提供的優良的2B和2C用戶體驗可以形成黏性,延伸出基于大數據分析等增值的企業和場景服務,增加企業盈利模式和增厚利潤率,建立競爭壁壘。
2)借貸:第一大挑戰(突破口)為利用更加智能的算法擴展捕捉到更廣闊(不僅僅為優質貸款人)的用戶團體,拓展線上渠道借款人數量,利用大數據整合,控制貸款批準率。第二大挑戰為利用更加智能的算法進行風險定價,決定合適利率,降低違約率同時達到投資人效益最大化。
3)保險:利用算法進行精準營銷,結合風險定價,利用智能穿戴主動參與至投保人健康改善過程,形成互動,提升盈利能力。
4)智能投顧:目前已經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提供投資推薦、財務規劃、以及智能分析等業務。門檻低、信息透明、智能化程度高導致的擺脫人工后低費率、智能降稅是智能投顧核心制勝因素。
5)區塊鏈:重要性在于其在眾多Fintech細分領域可提供場景底層技術協議,區塊鏈可控分布式、信息不可逆不可篡改性、交易安全特點存在搭建閉環、高度誠信、自動化、高效率生態系統的潛力,其在相關的保險數據保全、征信、審計、交易、支付、清算、貿易金融等服務存在廣大的發展空間。
分析海外成功Fintech公司模式,總結Fintech公司共有六大成功因素:
1)商業模式專注于差異化服務(地域人群等細分市場),結合場景利用大數據分析提供個性增值服務,而非單純建立性價比優勢;
2)連接BC兩端并能形成互相促進效應可形成優質循環;
3)領先的技術和優良的用戶體驗是所有Fintech成功的必備因素;
4)商業子模式有協同效應形成生態圈閉環是企業的最佳競爭壁壘;
5)涉及較高信用和運營的應用場景中,技術可以允許事件風險識別轉為行為風險預判,甚至做到提前干預;
6)涉及較高的交易風險應用場景中,有較強的動態一致性 — 可以實時分析交易當事雙或多方的行為概率,并分析行為給多方帶來的風險收益,即時發出風險提示和預警。
我國Fintech在支付和借貸發展相比國外更佳,主要原因:
1)我國較高的互聯網移動終端普及率形成基礎設施優勢;
2)大規模的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和BAT在移動支付領域深耕形成良好甚至閉環商業模式;
3)我國銀行等金融機構數量有限,中小企業貸款銀行審批流程復雜標準嚴格,貸款傾向流向國企,眾因素為P2P借貸行業在中國快速發展提供資產端市場;
4)國內銀行利率大幅降低疊加物價的上漲,銀行存款利率難以跑贏通脹,投資者亟需高收益的理財方式,資產荒為P2P行業快速發展提供資金端市場。
5)擁有資源優勢的母公司可支持子公司進行例如借貸等資本密集相關商業經營。
6)P2P監管收嚴時期,行業內面臨出清,但一些企業(例如宜人貸)已經積累領先風控技術提升盈利,可見監管收嚴時期,楔入情景的技術更是核心制勝因素。
我國Fintech其他領域會對線下對應業務形成挑戰,牌照的嚴格要求下,期待更多產業內合作并購形成催化:智能投顧已經出現同花順和大成、泰達宏利基金合作的范例,保險互聯網滲透率已從2013年1.7%上升至2015年9.2%。智能穿戴和智慧醫療迅速發展的今天,保險主動介入用戶健康管理在一線城市或可成為未來趨勢。我們預計央行的牌照規定傾向會促進行業金融IT公司、互聯網平臺、大小型金融機構間加速合作。后期的開放式合作或并購是產業和相關公司的發展催化劑。
推薦國內商業模式優質、協同效應強,技術儲備優秀存在壁壘,在金融牌照獲取取得進展或和相關金融機構有優良合作關系積累的Fintech和區塊鏈相關龍頭公司,包括:信雅達(收購金網安泰后,操作風險控制、信用風險技術、大宗商品交易、供應鏈金融產生協同,預計2018利潤近5億)、同花順(智能投顧先行者,多種資產覆蓋弱化證券周期,人均創收50萬證明技術壁壘)、恒生電子(諸多底層技術驅動商業模式,積極進軍區塊鏈研發,前期1億元自有資金參與粵財信用保證保險設立,未來若獲得金融牌照可大舉進軍Fintech產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