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創業者都會感嘆,“如果我知道投資人是怎么決定要投哪些項目的就好了”!今天,創Plus找來4位國內優秀的投資人,分享他們的投資邏輯。為了優化你的閱讀體驗,本文采用虛擬圓桌論壇的方式進行寫作,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報道與資料。
Q:各位是如何判斷一個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并最終投資的呢?
徐傳陞:我投過很多項目。對于發展到不同階段的項目,我希望能從他們身上看到不同的東西。
比如對于一個早期融資項目,我很看中這個項目創始人是否具有清晰的用戶場景思考。能夠解決真正解決痛點的早期項目一般都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此我會重點關注我所看到的痛點是否能被你設計的場景有效的解決掉。
到了B輪和C輪之后,我就開始看中項目團隊的執行和運營能力。如何通過有效的執行和運營去獲得規模化的用戶是這個階段的重點。例如運營、推廣、聰明的廣告營銷等等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它靠的是專業團隊跟外面服務團隊的互相配合。
我一般會問創業者,你在平均18個月的時間長度里需要的資金規模大概是多少?在這種假設下,實際上你大概能估算出你用戶的成長。包括你對設備、存儲等硬件的剛性的需求是什么;團隊的增長,應該招什么人等事項都可以做出大致規劃。
李威:我基于四個層面來思考一個創業項目是否值得我投資。
第一個層面:創業者是否站在風口。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找到了風口就找到了創業成功的方向。我卻認為,很多方向、項目可能看起來很火,但是要很深入地去思考它背后的市場需求、商業模式、行業邏輯和存在的合理性。我比較認同的一種判斷方式是既要看風口的成因、推動因素,又要找到和自己業務結合的點
第二個層面:項目是否存在真實需求?我發現,很多互聯網出身的創業者,一看傳統產業滿眼都是痛點、到處都是需求,卻并沒有找到用戶真正的痛點在哪里,也沒有去權衡用戶的需求到底有多強烈,用戶愿意為此付出多大的成本去解決。其實還是要回歸線下,對傳統行業抱有充分的敬畏,并按照和利用它的規律稍加改造。
第三個層面,商業模式是否存在問題?從我收到的很多BP來看,創業者經常會犯兩個錯誤。一是過于糾結方法而忘記了問題本身。比如互聯網金融行業,最重要的不是征信,而是設立有效的風控體系,從結構設計上有保障機制。二是沒有考慮到商業模式的實操性。這兩個錯誤說明,當有大量投資者、創業者進入一個領域的時候,大家其實可能并不清楚這一行業深度的規律。
第四個層面,業務是否處于一個健康的程度?我認為創業者不能只關注數字,因為數字有時候并不能反映現實情況。我看每個企業最核心的運營指標。這個核心指標在不同行業、甚至不同企業都是不一樣的,只能自己多思考。先推算出行業的共性指標,再推算自己企業的核心指標。接下來,我想和你分享我在投資過程中,關于運營指標的推演過程。以教育領域為例,你不能把經費砸在流量上,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擁有巨大流量的在線教育公司能夠很好地完成商業化的進程,所以流量這個指標在該領域是錯誤的。
丁海鵬:我從創業者的品質和創業項目兩個角度來說明我傾向于投哪些項目。
我喜歡有如下兩個特質的創始人。一是聰明睿智且正直,擁有強大的執行力,二是能夠招募到優秀的高級團隊成員來與CEO形成互補。對于創業項目的具體內容,也有四個要點。一是能夠識別及有效解決核心痛點。二是方向最好早定好,因為當項目做到一半,若再轉型則過程痛苦漫長。三是這個痛點在市場上已經有人在做,但解決方法不是那么好,而你想到一個更好的方法去解決它,這也是很好的。四是“痛點”需適用于大眾市場而非限制于小眾團體。
當前,我看好三大投資方向。
第一,消費互聯網。消費互聯網領域的創業,本質上是一個流量生意和眼球經濟。哪里有流量和眼球,哪里就會有更大的生意。
第二,互聯網金融。新興公司通過解決傳統金融機構的低效率問題以及監管套利,潛在市場規模可達100萬億人民幣。
第三,高科技。高科技方面主要包括企業服務、SaaS軟件公司、消費電子類的硬件公司,我們覺得這個領域現在市場機會很大。
張野:我主要做天使投資。天使投資和VC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絕大部分VC的投資行為是在規避小概率系統性風險基礎上,追求一個相對高額的收益。天使投資或者早期VC恰恰相反,我們在追求小概率成功事件。早期投資成功的概率相當低,我們很清楚,投資的時候就會知道投出去的錢有90%的可能性會打水漂。
因此,首先,我可能會選擇見相對來說成功概率比較大的創業者,比如25歲到45歲之間的男性創業者。因為時間有限,所以你應該要讓自己的時間最高效利用。
我認為,早期投資就是要在行業、產業變革當中尋找機會。從過往幾十年的發展來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技術進步驅動創業和投資的熱潮。每一波大的技術革新都會帶來一波浪潮,并成長出一波大公司。經濟學上有個“S型曲線”理論。簡單說,“S型曲線”是指每一種技術的增長都是一條條獨立的“S型曲線”,一個技術在導入期技術進步比較緩慢,一旦進入成長期就會呈現指數型增長,但是技術進入成熟期就走向曲線頂端,會出現增長率放緩、動力缺乏的問題。這個時候,會有新的技術在下方蓬勃發展,形成新的“S型曲線”,最終超越傳統技術。新舊技術的轉換更迭,共同推動形成技術不斷進步的高峰,從而帶動新經濟的發展。創業投資也是一樣,是在S曲線的迭代發展中尋找創業和投資機會。
另外,我也非常看重從企業家的更迭中尋找機會。每個時代的企業家不一樣,每個時代對當下時代的企業家要求也不同,從過往看未來,下一個時代也一定有完全不同的一批企業家。早期投資就是提前去發現這批人,去判斷哪些人會成為下一個時代的企業家,你找到他投資他,這也是早期投資最本質的邏輯。
(資訊為夢想加分!本文由光谷夢想資訊頻道“創PLUS”平臺首發,原文鏈接http://www.ovdream.com/create/news/info/id/201612271534329f5d53a9e32b459885.shtml。天使投資、股權眾籌,光谷夢想打造全方位創業投資孵化平臺,為創業者提供品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