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上篇和中篇,請關注公眾號:小鳥編程(O2Opark_GZ)查閱
大腦部分
前面我們講了語言處理,而有語言處理也就必然有大腦。語音解決聲音識別和語音合成,而大腦需要解決讓互動變得更加智能。
國內外的大腦部分都一樣,多數是傳統大型互聯網企業,因為它們有非常雄厚的研究實力。
第一個大腦——百度
理由:有吳恩達擔任百度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研究者。他曾經是負責谷歌大腦的負責人,后被聘到百度,做出了百度大腦,核心部分就有語言,圖像,自然語言處理和用戶畫像,這應該算是全球最先進的技術。
技術合作:這項技術和很多企業進行了合作。例如:海爾、小米、樂視、聯想、索尼、網易、特斯拉等,都在使用百度的智能語音的SDK。
百度自主研發的產品:度秘,用百度來給你當秘書。它集合了搜索、語音識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的未來科技,還可以免費開放給所有的app,嵌入到各種智能設備中。另一個智能語音副駕,叫CoDiver,它對語音的識別率超過96%。
未來,當你在開發應用的時候,可以內嵌度秘提供的各種智能服務,這是人工智能的一個大福音。也就是說,未來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做得好的企業未必是最強的企業,它可能只是調用百度的技術。
一個建議
未來想要在人工智能領域里面殺出重圍,能夠獲得巨大的市場,更多的要研究。
不是在技術上突破,而是利用最先進的技術去滿足顧客最新興的需求,未來市場才能產出成功企業。
第二個大腦——阿里巴巴
理由:投入了巨資來做研發。2015年聯合富士康向日本軟銀旗下的機器人公司戰略注資了145億日元。
推出的三款產品:
1.虛擬購物的助理機器人,叫做阿里小蜜,和Siri類似,但更多是處理手機的互動,協助會員來購物;
2.智能機器人客服,它們可以理解你的口語問題,還可以分辨問題的焦點,理解上下文,進行自我學習。所以它的服務效率據稱是人工客服的60倍。
3.阿里云ET機器人,具有全局意識,能對全局數據進行綜合的整體分析,還能模仿人類的音色說話和唱歌,提供人臉識別、機器翻譯、文字識別和通用圖像分析等常見的人工智能服務。
初創企業中的大腦
圖靈機器人
理由:創立于2010年,在2013年發布了蟲洞語音助手;2014年延伸到機器人領域,推出了AI引擎平臺;2015年11月份又推出了圖靈OS,機器人操作系統,搭載了40多款圍繞家庭場景的官方應用,而且正式引入了多家第三方開發者。
合作伙伴:微軟、IBM、百度、海爾、HTC、中國電信等,還包括Pepeer機器人。
合作的產品:
學齡前兒童智能陪伴的樂迪機器人,搭載了機器人操作系統,圖靈OS。這款樂迪機器人在京東眾籌籌到了將近1300萬人民幣。
小Hi是搭載的圖靈機器人大腦,可以輸入語音命令,等于又是一個Siri,所以這類產品也會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一個建議
中國有太多針對兒童的機器人,未來智能機器人市場,我覺得競爭是很慘烈的,未必有多么大的市場。
把兒童陪伴機器人強調為毛絨玩具里加智能,而不是機器人,以降低用戶的預期。
地平線機器人
理由:創立者余凱原來在百度做了多年的人工智能研究工作,2015年一成立就拿到了晨興資本、高瓴資本、真格基金等國內一系列非常知名的風險投資機構的巨資投入。而且余凱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有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具有江湖地位。
推出的產品:兩個基于深度神經網絡OS的版本產品。一個是面向智能家居的安徒生平臺,一個是面向智能駕駛的雨果平臺。
合作產品:一個是美的推出了智能空調,手勢控制、智能送風、智能安防;另一個是科沃斯地寶掃地機器人,集成了有語音識別,人臉識別,人臉跟蹤,可以根據主人發出的語音命令去執行操作。
前端的核心
手機里的語音助手,手機Siri是一個爭奪點。
機器人,中國還主要是兒童陪伴類的機器人。不宜做成機器人,做成玩具好一點。
家電,目前強調在電視上的智能應用太少。應該把注意力從弱需求的產品上轉移到強需求產品。
獨立應用和行業應用。獨立應用是打通前后端全部整合后自己推出完整的應用系統,最出名的是出門問問;行業應用是指在深耕于行業里,在場景內做應用。
一條資訊
我們投資的Hansonrobotics,Hanson機器人,在今年底會推出小愛因斯坦機器人。
它有獨立IP,而且它強調的不是機器人,而是個玩具,而這個玩具又是一個教具,有很強的教育能力,能夠讓小孩在輕松的環境下通過很有趣的互動學到知識。
總結
1.在人工智能入口之爭這個方面,中美都有各自的機會,因為語言障礙造成美國不容易對中國的企業形成碾壓。
2.中國在人工智能入口并不落后,但是人工智能在國內的競爭甚至會比國外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