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都是無數簡單平凡的每一個小單位組成的。人也是在這無數平凡的一天中創造不平凡的生活的。面對復雜的集團人事,張瑞敏是如何管理的呢?
海爾集團在整個組織網絡上形成3個層次:集團總部是決策中心,事業部是利潤中心,工廠是成本中心。大家各負其責。
張瑞敏只管理幾個事業部的負責人,對具體業務從不越俎代庖。張瑞敏說自己只是找思路、談思路。但是具體事務讓下屬去做,并不等于最高領導者放開管理不問,天天只想什么戰略、決策、謀劃、創意。企業領導者對于管理必須有足夠的認識,對管理之事安排妥當。他不一定要親自去抓每一件事,但要保證企業的各項事務都有人去抓、有人去管,而且管得有條理、有效益。張瑞敏在推行管理模式時,非常注意對度的把握。力度大一點、小一點,早一點、晚一點都會出現不同的效果。
打個比方,開年終總結會。今天下午開會,中午就應當把年終獎發給大家,早發兩天晚發兩天都起不到作用。中午發了獎,大家情緒正高漲的時候,廠子說什么他都聽得進。可廠子如果提前兩個禮拜或拖后兩個禮拜發錢,總結會肯定什么效果也沒有。就這么點小事,操作上大有學問。另外,他們發獎金是根據上半年工資的平均值來發,與職工每個月工作情況都有關,這就要求職工平常時時刻刻都要好好干。別的廠就不一樣了,大家發平均獎,每人500元,這樣干得好的就要吃虧。因為管理這種東西,總是說起來精彩,做起來枯燥。所以領導者要想管理好企業,必須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地長抓不懈。
企業應當拒絕傳奇,因為企業不是演戲。企業不能對管理疏忽大意,更不能自找麻煩,捅出大禍來再力挽狂瀾。因為企業是很脆弱的,連續跌幾次,恐怕再也爬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