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隨著物聯網概念逐步落地,家庭中連入互聯網的設備日漸增多,人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便利。對于未來的智能生活,我們敢有更多更大膽的暢想。然而,你可知這“便利”有時確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上傳的數據越多,個人信息被盜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針對物聯網以及家居聯網設備的網絡攻擊日益頻發,個人電腦、智能監控攝像頭、智能門禁系統、智能電視、智能洗衣機等等,逐漸成為攻擊者唾手可得的獵物。
餑餑再香也會燙手 這些智能家居設備易被攻擊
還記得在2016年的10月份,美國全境內的網絡出現大面積癱瘓,導致Twitter、Amazon和Paypal在內的多家網站無法登陸,一直到兩個半小時后這些網站才開始陸續恢復。當時事件一出,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而罪魁禍首就是存有漏洞的IoT設備,黑客將這些設備變成僵尸網絡中的‘肉雞’,用于發起大規模的DDos攻擊。
物聯網發展至今已躍居市場主流地位,預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將達200億臺,其中智能家居市場就將產生14億臺的連接數量,而這些設備都有可能被黑客利用。物聯網我們要發展,智能家庭也要發展,但絕不是以犧牲用戶安全為代價。
其實說到安全,除了硬件里面還包含了一層用戶隱私問題。例如,我們日常的上網習慣,健康/醫療數據,網購習慣,出行軌跡等等這些,將產生大量的個人數據,如何保護這些數據的安全成為硬件廠商最應當考慮的問題,例如通過提升設備內置安全等級,定時升級固件,對已知漏洞及時進行補漏措施等等。
要發展更要安全
如今,網絡環境越來越復雜界限越發模糊,也讓家庭聯網設備被黑事件頻發,家中的智能監控攝像頭、智能門禁、智能電視等等頻頻遭到攻擊,用戶屢遭勒索。說句玩笑話,溜門撬鎖入門級偷盜技術即將成為過去時。作為用戶,首先要將路由器的密碼與其它家庭智能設備的密碼區分開,有條件的情況下使用多重密碼進行認證。
以智能中心為例,其作用是連接所有智能家用設備的中央監控站,出現異常時向緊急應對者發出警報。如果一旦攻擊者黑入智能中心,就可以輕而易舉的進入用戶家中;再比如說,用來監控竊賊的家庭攝像頭,這類設備一旦被攻擊者控制就會成為窺視隱私的工具。
上面說到家庭監控器,其實還有一個也是易受黑客攻擊的,就是嬰兒監視器。為了方便實時掌握寶寶狀態,這類設備成為很多父母的首選。然而,一旦被攻擊者利用,輕則向嬰兒吵嚷擾其休息,嚴重的甚至為意圖綁架的人提供了詳細的家庭兒童情報。
再來說說把守家庭第一道安全的智能門禁。這類智能鎖本來是用作防止竊賊入室行竊,然而當中的一些智能鎖由于硬件漏洞,用戶設置密碼過于簡單,導致這些智能鎖很容易遭到黑客入侵,這也是為什么要經常更換密碼,設置多因素驗證的原因所在。
未來,家庭聯網設備的數量只增不減,尤其是在攝像機、門禁、傳感器等安全設備以及溫控、窗簾等實用設備,將成為拉動市場銷量的主力軍。雖然,宏觀上看將這些設備聯網是利大于弊,然而卻仍有不少用戶對此感到擔心,這些用戶擔心或害怕自己的智能設備會被網絡犯罪分子盜竊身份,又或是電子郵件或社交媒體賬號被入侵,又或是自己的隱私被監聽等等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