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根據總資產收益率ROA=凈利潤÷總資產=凈利潤÷(負債+所有者權益);凈資產收益率ROE=凈利潤÷所有者權益,當負債=0時,ROA=ROE。
這就說明,在企業管理中,一定要利用好負債,特別是無息負債,對于增加有息負債,也就是增加貸款,一方面會使收益增加,另一方面會使利息負擔增加。只要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利息,就可以繼續增加貸款,因為這樣可以使公司賺到更多的利潤。
張先森在賣花:其實都象馬老師一樣說白話很簡單。
涓涓tt:有息負債具有抵稅效果,只要收益高于利息,發揮杠桿的效應還是很好哦。
常好:總資產收益率(ROA)這個指標的分子是息稅前利潤還是凈利潤?
馬靖昊:你問的問題很好,說明你是一個不唯書的財務人。我們財務人的思維一定要變通一點,很多財務分析是可以很靈活的。比如總資產收益率的分子一般是指凈利潤,但為什么息稅前利潤不可以呢?當然可以,甚至“凈利潤+財務費用”也可以。只要你分析時,你知道你取的數據的意義所在,就可以。
對于ROA的分析有三種最常見的方法:
1. ROA=凈利潤/總資產,分子用凈利潤。這是站在企業所有者的角度來看的,企業所有者借錢(負債)+自掏腰包(權益),總共投入了總資產這么多的錢,最后得到了凈利潤這么多的回報。
2.ROA=EBIT/總資產,分子為EBIT。EBIT=利息費用+企業所得稅+凈利潤。這是站在債權人、政府、企業所有者三方的角度來看的,EBIT表示企業經營的利潤之和(利息費用相當于銀行的利潤、企業所得稅相當于政府的利潤),這都是企業運用所有投入的總資產所獲得的回報。
3.ROA=(凈利潤+利息費用)/總資產,分子為“凈利潤+利息費用”。這是站在投資人(不管是債權人還是企業所有者)的角度來看的,企業獲得了EBIT這么多利潤,但投資人始終與EBIT中的“企業所得稅”是沒有關系的,投資人最多拿回“凈利潤+利息費用”這么多的回報。
(二)
總資產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競爭實力和發展能力,也是決定公司是否應舉債經營的重要依據。總資產收益率一般應該≧5% 或 ≧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當總資產收益率(息稅前)大于債務利息率時,利用負債籌資能帶來正的財務杠桿效應,公司會獲取更大的收益;當總資產收益率(息稅前)小于債務利息率且大于零時,說明公司至少可以通過減少負債來獲得更大的收益。
一路向北的胡醫刀:總資產收益率如果持續小于無風險利率,那公司繼續經營就是在毀滅價值。
D_V_W:銀行就是ROE牛掰,AOE沒法看的品種。既不是牛也不能說毀滅價值。
馬靖昊:有息負債的成本,一般情況至少是6%。而無息負債的成本是0。因此,當公司的總資產收益率回落低于6%的時候,有息負債就是累贅。而無息負債的公司,在總資產收益率在0%—6%時,照樣毫無負擔。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企業總資產收益率是達不到6%。
(三)
如果把凈資產收益率與總資產收益率兩個指標放在一起看的話,兩個比例相除,其實就是公司盈利的“杠桿率”。比如某公司凈資產100萬,負債借款100萬,盈利20萬。那么其凈資產收益率為20%,總資產收益率10%,杠桿率20%÷10%=2,也就是加了一倍的杠桿。
納言阿波羅:權益乘數。
馬靖昊:是的,權益乘數又稱財務杠桿率,是指資產總額相當于股東權益的倍數。表示企業的負債程度,權益乘數越大,企業負債程度越高。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即=1/(1-資產負債率)。該乘數越大,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占比重越小,企業所有者通過借債等方式籌措資金,最終用手頭自己的不多的錢,賺取了更多的錢,這就像一個杠桿一樣。權益乘數反映了這個杠桿有多大,所以也叫做杠桿比率,它同時也用來衡量企業的財務風險。
(四)
【總資產收益率與凈資產收益率的區別與聯系】
1.計算公式區別:總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平均負債總額十平均所有者權益)×100%,ROA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競爭實力和發展能力,也是決定公司是否應舉債經營的重要依據;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2/(本年期初凈資產+本年期末凈資產)×100%,ROE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
2.計算公式的聯系: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凈資產收益率×(1-資產負債率),可以再推出: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1/(1-資產負債率)=總資產收益率×權益乘數。從公式可以看出,同一周期內的ROE一般要高于ROA,只有當負債=0時,ROA=ROE。同時,從公式中還可以看出,在ROA一定的情況下,負債比重越高的企業,ROE會越高,這給上市公司以啟示,即要提高ROE,必須相對提高負債比率,特別是在ROA大于借款利率時,可能使企業產生借款的沖動。
(五)
總資產收益率可以作為分析資產盈利能力的一個指標,但不能作為一個管理上的考核指標。
先給大家舉一個例子說明:假定某企業有凈資產100 萬元,銀行貸款 100 萬元,清償完銀行貸款利息并納完稅后的純收益為20萬元,總資產收益率為10%,凈資產收益率為20%。假設企業再從銀行增加200萬元貸款,企業的純收益可以達到30萬元,總資產收益率降7.5%,但凈資產收益率升至30%。
那么,很顯然,企業應該增加貸款,降低總資產收益率,提升凈資產收益率。如果將總資產收益率作為管理上的考核指標,就沒有管理者愿意去增加貸款了。由此可見,考核企業效益的指標只能是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則該升就升該降就降,不必顧慮。
不過,在利用凈資產收益率進行企業橫向比較時,一定要注意企業的負債率,如果某些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是依靠高杠桿而得到,在大致相同的凈資產收益率的情況下,就不如那些財務結構穩健、負債較低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