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年輕人猝死新聞可謂層出不窮
25歲的淘寶女店主因過度疲勞致死;
25歲的女主播突發心肌梗塞猝死......
還有前段時間26歲的江蘇某年輕麻醉醫生猝死......
面對猝死,我們除了恐慌、害怕、惋惜,還能做什么?今天一起來學習一下:讓猝死遠離我們,越遠越好!
一、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看似健康、病情穩定或正在改善的病人,突然發生的非暴力性、未能預料的瞬間自然死亡。猝死發病突然、進展迅速,死亡發生在癥狀出現后1小時內。
猝死每天都在發生,不僅可以波及老人,現在年輕人甚至青少年、兒童猝死的屢屢發生,運動員猝死也常發生在體育競技場上。
二、出現猝死前征兆別大意
出現以下不適癥狀,千萬別大意!
通常突然的暈厥是猝死前的一個征兆,所以凡是身邊的家人或者自己出現暈倒的現象,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及時的休息與治療。
人在沒有進行運動或干體力活的情況下,卻突然大量出汗,可能是心臟疾病發作前的一個信號,需要警惕,及時就醫。
心絞痛和心梗都屬于冠心病,冠心病的猝死率是很高的。典型的冠心病發作時表現為胸痛、胸悶,特別是胸骨后方,痛的邊界不是很明確。服用心絞痛藥物之后,在幾分鐘內胸痛的癥狀就會緩解。
相比較而言,胸痛是所有猝死前的最容易被我們抓住和感知的信號。當人感到胸部非常痛,壓榨感、喘不過氣,就要提高警惕,立即去醫院就診。
大部分病人在心臟性猝死前數日、甚至數月就有征兆,即有胸悶、胸痛、憋氣、頭暈、心慌、氣短、出大汗、渾身乏力等不適,有些病人還會出現類似消化系統的表現:惡心、嘔吐、腹瀉。
當猝死發作時,除了胸痛外,若還有出現口唇發紫、血氧下降、憋氣、明顯的紫紺等癥狀,就要高度懷疑可能是否肺栓塞。
心臟的跳動每分鐘都會保持在正常的范圍內,突然的心跳過緩或者心跳加快,可能會出現心慌,從而引起心律失常,最后引發室顫的風險。突然出現不明原因心慌,需要警惕,并及時就醫。
一些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的人群,會出現嚴重低氧血癥,尤其在夜間,這種癥狀會更明顯。如果呼吸不暢,容易引起窒息缺氧,出現猝死的癥狀。
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時會感覺劇烈疼痛,同時會伴有血壓短時間內迅速升高,出現猝死癥狀。
出現上述癥狀,千萬別以為過去就沒事了,及時就醫檢查身體狀況,有問題早發現、早治療。
三、猝死的誘因有哪些
這些行為是猝死的催化劑,應加以注意!
1、壓力大、過度勞累
經常熬夜、長時間壓力過大、負面的情緒易致內分泌失調,生物鐘紊亂,緊張,焦慮等等表現,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可能,嚴重可出現猝死。
2、大量飲酒
攝入過多酒精,對腎臟、肝臟和心臟會造成很大的負擔,易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出現酒精中毒之后,還會引發心臟衰竭,嚴重時引起猝死的癥狀。
3、噎食性猝死
有些人的吞咽反射比較遲鈍,吃完飯后往往呈現出現噎食的狀態,大量的食物堵塞氣管和食管,也易出現猝死的癥狀。
4、肥胖
肥胖人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幾率會比正常人高很多,因為肥胖的人血管若積累比較多脂肪,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肥胖的人還易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的話,易出現心肌梗死。
5.久坐
長期坐著屬于靜態性動作,血液循壞變慢,下肢血管易阻塞,形成靜脈血栓,運動時血栓脫落造成肺梗塞,嚴重可能導致猝死。
6.有心臟病人群
有心臟病人群的猝死率是普通人群的4-6倍。各種心臟病都可能發生心臟猝死,其中冠心病、心衰、肥厚型心肌病、遺傳性離子通道病、先天性心臟病等最常見。既往有心臟性猝死容易再次發生心臟猝死。30%-50%的心臟性猝死存活者在1年內可能會再次發生猝死。
四、猝死的急救
如果不幸身邊遇到有人發生猝死表現(暈倒、呼吸心跳驟停),我們應該怎么辦?
一旦遭遇身邊的人發生猝死表現,人們往往顯得六神無主,慌亂不堪,第一反應多是打電話給120。但這種方式反而會延誤病人的搶救,錯過最好的搶救時機。應立即爭分奪秒地進行現場心肺復蘇和電除顫(如果周圍有除顫儀)。
心跳呼吸驟停病人,發現得越早,心肺復蘇術開始的時間越早,存活率就越高。
心室顫動或心臟停搏發生3秒鐘后,人就會因腦缺氧感到頭暈;10-20秒鐘后,就會出現意識喪失;6分鐘后腦細胞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進入腦死亡階段。時間就是生命,每延遲一分鐘,搶救的成功率下降7~10%,因此搶救必須分秒必爭。一般人的最佳黃金搶救時間為4至6分鐘內,如果在6分鐘之內得不到搶救,病人隨即進入生物學死亡階段,生還希望就極為渺茫。
普及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真的非常重要,關鍵時刻可以幫助他人。
五、預防最重要
一旦發生猝死,搶救的成功幾率很低。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1、定時體檢
無論心臟病患者還是自覺身體健康的人,都應定期進行體檢。以發現一些具有發生心臟猝死潛在危險的患者。
2、養成及時就醫的習慣
尤其在冬季,當胸悶、胸痛發作次數增多、程度加重或持續時間延長,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立即去就醫。
3、健康的生活方式
(1)平衡膳食、戒煙、飲酒需適度:多食富含植物纖維的粗糧、蔬菜,增加維生素的攝入,控制甜食,低鹽飲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過飽,控制體重,防止肥胖。
(2)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精神緊張可使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精神過度緊張還會誘發心律失常,老年人情緒激動很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腦出血、腦梗塞等意外。
(3)生活規律、起居有常、適量運動、避免久坐。
(4)不宜快速喝入大量冰涼飲料,以免誘發冠脈痙攣。
(5)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使勁大便誘發心肌缺血猝死。
(6)有基礎疾病者隨身攜帶相應的急救藥物。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