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廣東的天氣真的很糟糕,前一秒還晴空萬里,過一會就瓢潑大雨。這一來一回,空氣變得又濕又熱。天氣熱,孩子很容易沒胃口,不愛吃飯。
逼著孩子吃,孩子不愿意;放任他不吃,又害怕沒營養,耽誤生長發育。所以,我覺得要和大家說說到底該怎么辦。
孩子不愛吃飯,先關注脾胃
中醫上講,脾胃調和,孩子才會有食欲。所以一旦孩子不愛吃飯了,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孩子的脾胃是不是出了問題。廣東夏天,濕熱、暑熱的熏蒸,讓脾胃無時無刻不在承受著壓力。
六淫之邪,脾土最怕濕邪,因脾喜燥惡濕,一旦濕氣,裹挾著暑熱,困住中焦脾土,就像是把脾胃困在是開水鍋里。脾胃在這樣的狀態下,只能全力運轉,抵抗濕氣和熱氣,從而無力消化食物。
于是孩子就容易出現積食、不愛吃飯等情況。而如果家長平時就喜歡讓孩子多吃,那么孩子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可能會更重。
如果孩子有積食,比如出現大便不正常(不管是便溏還是便秘)、睡不好、口氣大等情況,我們就要采取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消積健脾,可以從以下幾種方法做起:
1、不要哄喂:如果孩子積食,導致不愛吃飯,那么家長千萬不要去逼孩子吃東西,這個時候再吃東西,很大可能會加重孩子的脾虛,日久了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2、改變飲食結構:一般而言,孩子積食,都是吃多了或者吃的食物營養價值太高、烹調又不合理,比如吃過多的肉類、水煮蛋、茶葉蛋均會直接損傷脾胃。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改變孩子的飲食結構。
這也就是我一直強調的:吃軟,不要吃硬的、難消化的食物;吃素,提高蔬菜在食物中的比例,蔬菜中的膳食纖維,可以有效幫助孩子的脾胃消化食物,降低脾胃負擔;吃少,在此基礎上,少吃一些也是很有必要的。
同時,家里有新三星湯的,可以連續吃幾天,搭配素食,有不錯的消食導滯的效果。
3、及時祛濕氣、健脾胃:如果想脾胃功能自然恢復,需要的時間會比較久,我建議大家在孩子的消化好時,給孩子吃上一些健脾的食療,比如小兒健夏方(食療方見文末,下同)、白術佛手湯都是很適合夏天的方子。
小兒健夏方健脾祛濕,更全能一些,白術佛手湯偏向于健脾補氣,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條件,自行選擇其中一個,加上新三星湯,可以起到攻補兼施的效果。
濕氣比較重的孩子,比如有舌苔水滑、厚膩的癥狀時,就可以選用茯仙清,也是我的經驗方,由砂仁、佛手、烏梅、丁香、茯苓,這五味食藥材就像一支足球隊,相互合作,具有協同效應,起到醒脾化濕的作用,也是可以和新三星湯同一天服用的,效果會更好。
夏天氣陰兩虛,也會胃口差
夏天氣溫高,陽氣外浮于體表,孩子體內的陽氣就容易不足,陽不夠,陰來補,如果不及時注意陰陽平衡,身體就會處于氣陰兩虛的狀態。
孩子氣陰兩虛,身體的運化代謝能力弱,表現出來就是不愛吃飯,或者消化不好。如果孩子還伴有精神差、晚上盜汗,舌體發紅,少苔等情況,基本可以確認是氣陰兩虛。
氣陰兩虛的孩子,調理的重點是要補氣生津,氣陰雙補。補氣方面,可以選擇黨參、太子參、五指毛桃,都是比較溫和的食材,不會過于峻補,可以給孩子喝上一碗健脾益氣湯。
而在生津方面,可以用一些酸澀、甘甜的食物,取“酸甘化陰”之意,比如酸梅、麥冬等。這里我推薦我的經驗方——小兒酸梅湯。這兩個食療,作為日常調理,每周喝一次,連續喝幾周,有不錯的補氣生津的效果。
最后,還是提醒大家,多多注意孩子的脾胃狀態,注意濕氣,夏天的各種癥狀,最初都是脾胃狀態不好引起的。
新三星湯、茯仙清,不管是成品產品還是藥材,都要隨時備著,及時為孩子調理,這樣就能有效達到未病先防、小病防變的目的。希望這個夏天,每個孩子都能茁壯成長!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
小兒健夏方
材料:炒白扁豆15g,土茯苓10g,木棉花10g,麥冬8g,蓮子8g,陳皮2g,豬瘦肉50g。
做法:蓮子去芯,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約800毫升;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煲,煮至剩下約100毫升,晾溫飲用。
功效:健脾,燥濕,消積食。
宜忌:適用于2歲以上孩子辨證服用。蠶豆病可用。本方含蓮子,不宜與牛奶同食,易加重便秘。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
白術佛手湯
材料:白術10g,佛手6g,土茯苓15g,陳皮2g,豬瘦肉50g。
做法:所有材料加4碗水,小火熬煮至2碗,晾溫服用。每周1~2次。
功效:健脾化濕,理氣疏肝,調和肝脾。
宜忌:適用于3歲以上孩子辨證服用。蠶豆病可用。胃強脾弱、口氣大的癥狀可用。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
健脾益氣湯
材料:黨參8g,太子參6g,五指毛桃15g。
做法:煲湯或煎水服用。
功效:健脾益氣。
宜忌:適用于3歲以上孩子消化好、無病痛時服用。蠶豆病可用。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
小兒酸梅湯
材料:烏梅1個,麥冬10g,陳皮1g,冰糖3g。
做法:將烏梅、麥冬、陳皮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水;大火煮開后,小火熬煮30~40分鐘;放入冰糖,熬煮至冰糖化開,晾溫飲用。
功效:生津除煩,理氣燥濕。
宜忌:適用于3歲以上孩子消化好、無病痛時服用。蠶豆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