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到了10月中旬,很快就到了年底。4S店為了銷量,應該會推出大量的優惠政策。而很多人也會在年底這個時間段去買車,我們在日常生活進行消費時,難免會遇到消費陷阱,而且總是讓人防不甚防。在購車方面也是如此,總會因一時大意而誤入“深淵”,為防止因為暢銷車型的優惠政策而迷花了眼睛,告訴大家一些買車陷阱,希望在買車時候可以提高警惕,選到買賣雙方都滿意的價格,不吃一些啞巴虧。
1、優惠價中搞清裸車價
購車時,不少經銷商經常打出這樣的招牌:汽車優惠價、 促銷價等等虛價,讓人一頭霧水,有時候這個優惠價全款加上所有費用會比車廠指導價格還要貴。所以不能一看見這個就動了心,一定要搞清楚裸車價(即是購買的汽車整車的價格,不包含其他任何費用的價格)。
另外大家要清楚落地價=裸車價+保險費+購置稅+上牌費等,這些費用最好自己算清楚,算不清楚,也要問清楚,知道自己的錢花在了哪里,以免出現糾紛。
2、明白自己的需求,不要被忽悠買了高配車
同一款車系分為不同版本來銷售,車廠的初衷是為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然而有的經銷商會推薦你購買高配置的高價車,汽車銷售員會強調高配車各種功能如何好、如何有用,這時候,車主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實際需要,不能被這些高功能給迷失了方向,有些車主覺得汽車功能這么多,面子上也好看,肯定好,就買這輛高配車了,但是許多車主不知道各種增配的實用性,被銷售員忽悠后落入高配置如何有用的圈套。在這里不是說那些配置都沒有用,而是希望車主能夠結合自身需求去購車前應定好價格預算,不要輕信銷售人員的忽悠,最后為了面子而去更改想法。
3、警惕便宜車
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有些經銷商推出一款很便宜的車,低于市場上的平均價格,這個時候,你不能貪便宜,輕信了這些所謂的價格,這些車多為庫存車、二次售車、來歷不明的黑車,雖然價格很便宜,但是質量得不到保障,尤其是來歷不明的黑車,這些多為進口車,售后很難得到保障。另外,購車手續一定要齊全,不然后期很難維權。
4、加價提車
加價提車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這類車多為新車或熱門車型。但加價提車真的是貨源緊張嗎?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貨源不足,而是一種營銷手段,當然,我們也不否認某些車款確實存在貨源緊缺的現象,但是多數情況下只是營銷手段。
很多人喜歡搶,覺得搶到的東西,似乎才有價值,這是錯誤的做法。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只能貨比三家,尋找最適合的,如果可以的話,多一點耐心,時間節約下來的可是金錢,因為過上幾個月,加價車型一定會回歸常態。
5、定與訂
購車需交付訂金已成為汽車消費規則。然而現實購車時現在汽車市場中玩所謂的“定”金與“訂”金這個文字游戲,致使交易中未達到其預期效果并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定金”是指當事人約定由一方向對方給付的,它屬于一種法律上的擔保方式,而訂金并非一個規范的法律概念,實際上它具有預付款的性質,是當事人的一種支付手段,并不具備擔保性質。因此,它們的差別就在于法律效力,訂金在合同終止可以退還,定金具有法律效力,終止時需要支付違約金,甚至無法返還定金。所以,在買車時候要看清楚。
6、贈品與附加費用
為吸引顧客,有些經銷商往往會打出買車送禮包的促銷方式,這些看似品種繁多的大禮包,其實稍不注意就容易掉入陷阱。這些禮包價值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接受這些贈品不如在價格上便宜一點。不過價格實在降不下來,贈送的東西還真是不要白不要。禮包只是4S店用來抵擋你砍價的緩沖品,不過你砍價也別太離譜,人家也得掙錢不是。
購買汽車時,難免會有一些附加費用(裝飾費用,出庫費,PDI檢測費,驗車上牌等),像這些費用,你一定要問清楚,有選擇性的去拒絕,徒增一些不必要的費用實在屬于浪費。
7、貸款買車
有人貸款買車提前享受優質生活;但是貸款購車沒有那么簡單,自己要好好算清楚賬本。0首付、0利息、低月供,哪有那么好的事。低月供來算的話沒有那么便宜,只是將月供分拆到每天后讓不少消費者都覺得挺便宜的,其實算起來利率還是會超過10%, 這樣的利率水平其實并不低,也是目前大多數廠家金融公司所提供的貸款利率水平。手續費:期限越長費用越高,一般為3.5%-10%,而且手續費其實早已經成為了4S店、銷售顧問甚至金融機構的一部分利潤來源,甚至一些官方宣稱的貼息貸款政策也需要通過一筆手續費來將貼息的成本再轉嫁給消費者,這也是目前在貸款購車中消費者最容易被坑的地方。
還是希望廣大車主能夠正視自己的經濟能力,貸款買車有風險。
如果你喜歡汽車,喜歡玩車,或者準備買車,歡迎加入我們一起玩車吧。最真實、最有趣、最友好的汽車人,我們期待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