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鳳凰臺的人都知道,我并沒有很深的學問。可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豐富的人生閱歷對一個人來說同樣重要。
于我而言,能與大家分享的就是我的生活經驗了。有人問我:從無名小卒到名嘴,這一步步行進的過程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只有八個字:解開你身上的繩子。
從武漢大學畢業后,經歷了找工作的奔波,投入工作的勞碌,生命的帷幕似乎并沒有真正打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我在鳳凰臺開始一個全新的談話節目——《鏘鏘三人行》。
那天,老板對我說:“我們要開始一個新的談話節目,但我們沒有太多的資金,也就是說沒錢去邀請很多名人作嘉賓。”習慣了經典談話類節目的我,那時候無法想象,在這樣的前提下可以做出怎樣的談話效果。
我犯愁了,整日整夜地想這件事。當時的播音員說話字句清晰,抑揚頓挫,穩若泰山——好比西裝,倜儻光滑;又像瓷器,溫潤細膩。
可是,我對這樣的說話方式并不以為然。一天,我忽然想到,一個播音員或一個主持人說話,為什么不可以保持最原始的自然放松狀態呢?就好像牛仔褲,舒適大方;又似粗陶,質感樸實——不也很受大家歡迎嗎?
這時的感覺,像漆黑的夜色里放進一道月光:把審美觀放寬吧,我們和朋友之間不也總就不同的話題說說自己的看法嗎?也許沒有對口的專家學者談得那么深入、科學,但是這份松弛自然比起前者,不正像牛仔褲比之西裝?我的心“咯噔”一聲,一條緊捆著的繩子解開了,陽光灑了進來。
本著這樣的想法,我開始了《鏘鏘三人行》的長途跋涉,在解開一條條繩子之后,我又演繹了《文濤拍案》等多種主持風格。
我41歲了,回首走過的路,有一點體會讓我受益匪淺:人的一生,是被一條又一條繩子捆住的,好多條條框框束縛著你,讓你無法施展。
之所以你會覺得一個人比你強,是因為他比你先解開了一條繩子,拋開了一道束縛。人的第一課到最后一課,都是學著解開身上的繩子的過程,也只有這樣,你才能推開生命中一扇又一扇的窗戶。
作者:竇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