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那些缺點毛病比較多,處于后進狀態的孩子狀態的孩子,也是渴望受到表揚獎勵的。因為他們平時經常受到批評、指責,很少得到肯定和贊揚。有些孩子在學校里常搞點惡作劇,一個重要動機就是想以此表現自己,引起別人的注意。這從反面表現出他們的自尊心并沒有泯來。家長應了解孩子的心理,注意發揚他們身上點滴優點和微小進步。
當然,表揚要適時、適度和實在。
表揚是對孩子上進愿望和積極行為的一種正面強化,表揚要及時,不要拖延,否則會影響表揚效果。
表揚作為一種評價,家長態度要誠懇,口氣要自然,不要戲劇化。要使孩子感到父母對他的表揚是真的,不是“哄”他的假話。
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把孩子也當成朋友,放下家長的架子,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你和孩子的緊張關系會得到改善。
孩子有了錯,回家好好說,尊重了孩子的人格,保住孩子的面子,孩子感到父母真心愛護他,容易聽家長的話,并以積極的心態去改正錯誤。
家長要教育好孩子,自己必須跟隨著時代的腳步前進,把歷史的進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能夠彩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孔子教育學生有個小故事。
一天,學生子路問他:“聽到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不行。”學生冉有又問:“聽到了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可以。”學生公西華不解地問孔子:“同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你的回答不一樣。”孔子說:“冉有平時膽子小,做事退縮,所以我給他壯膽;子路膽子太大,做事莽撞,所以我壓壓他。”
孔子教育學生的方法是很值得學習的。
知一種,通俗地說是急性子。這種孩子精力充沛,急強好勝,做事勇敢果斷,表里如一。缺點是魯莽冒失,缺乏耐心,粗枝大葉。
第二種,伶俐乖巧,思想活躍,行動迅速,對外界適應性強。弱點是,缺乏毅力和耐心,容易見異思遷。
第四種,聰明敏銳,富于想象,感情細膩。不足的是多愁善感,軟弱膽小。這種孩子不愛表現自己,不愿拋頭露面,不善與人效,俗稱小心眼。
有的家長關心孩子,總想拿別的孩子和自己孩子比較,整日說個不停:
“你真笨,數學才考99分,你們班上的王小麗每次都考100分。”
“你聽聽,對面樓上的劉小青歌唱的多好聽,你那破嗓門,唱歌象公羅鴨叫似的。”
“你看看,電視上的孩子真棒,畫的畫都拿到國外展覽去了,你畫什么?考慮畫得象老鼠。”
家長要敏銳地觀察和分析孩子的情況,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和積極因素,并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加以肯定和引導。要善于發現孩子向上的閃光點,使之發揚光大。
愛因斯坦小時候和小朋友去公園游玩。開始時,愛回斯坦和小朋友一道做游戲,后來,別的小朋友到另外地方玩,愛因斯坦卻坐在地上一動也不動。有的家長向愛因斯坦的母親說:“你的兒子精神一定有毛病。”“沒毛病!他在深思,將來一定是個名教授。”愛因斯坦的母親沒有被別人的話所左右,因為她是了解兒子的。
孩子有了過失,批評是必要的。怎樣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有的家長把孩子批評,變為讓孩子自己批評自己。
一次,馬克.吐溫想帶著女兒們到郊外度假,一家人坐在馬車上,悠悠晃晃,飽覽著田園風光,這是女兒們心想已久的事。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嗎?”面對這個問題,許多家長會說:“我的孩子我不了解誰了解?”“我太了解自己的孩子了!我孩子喜歡吃什么,喜歡穿什么,喜歡玩什么,我都知道。”不錯,應當承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是比較了解的,做家長的不可能對自己的孩子一無所知,孩子是家長們談話中永恒的主題,許多家長一擔到孩子,總能滔滔不絕地說出很多很多,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了解自己的孩子呢?家長們談到的關于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成績、行為表現等,這些都是外在的、顯性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但這種了解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還不能說是真正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