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網絡小說
隨著《步步驚心》、《盜墓筆記》等多部網絡小說改編成熱播電視劇、電影,網絡小說這塊魔法石的魅力越來越大。
長春11歲男孩航航(化名)最近網絡小說看得昏天黑地,如癡如醉,就連上課期間還在衛生間過癮。
“兒子沉迷網絡小說后,連續看通宵,無心學習,不做作業,而且還裝病罷學兩天。”昨天,航航的爸爸愁眉苦臉地向記者傾訴。
他看
廁所里看小說忘了上課
11歲的航航是長春朝陽區一所重點小學五年級學生。“上小學以來,兒子學習不錯,還愛好音樂,學了兩年古箏。”航航的父親趙先生說,可最近一段時間,古箏不彈了,也不出去運動了,就宅在家里。
這些變化發生在兒子有了手機之后。今年3月份,航航有了部iPhone4s智能手機,從此經常拿著手機,手指總是重復一個動作,原來是在看網絡小說。
“一開始以為小孩好奇心強,一時新鮮罷了,誰知道影響了正常學習。”趙先生講,9月4日上午,他接到航航班主任的電話,說孩子有一節課沒上。來到學校后得知,航航課間拿著手機去廁所,邊上廁所邊看網絡小說,看得入迷,連上課鈴都沒聽見。這節課下課后,他才回到班級。這節課是一次數學測試,航航得了個零分。
他還看
手機被沒收 拿iPad到商場蹭網看
之后的事情更讓趙先生頭疼。航航最癡迷的網絡小說是《網游爭霸》,已經出了700多回,暑假以來近兩個月,航航夜以繼日地看了600多回。曠課事件后,趙先生沒收了航航的手機,只允許他放學回家時再看,可航航連續看通宵,早上起不來床。有一次孩子說身體不舒服,兩天沒上學,可趙先生晚上發現孩子借著微弱的光線還在看小說。“真是氣死我了。”趙先生沒收了手機,斷了網線。
航航從小到大很聽話,本以為這樣就能“收住心”。可航航偷偷拿著家里的iPad,放學后沒回家,去了大商場,商場里有無線網絡,可以蹭網看小說。
自從迷上網絡小說,航航厭學情緒陡增。“大道理講了一大堆,不起作用。”趙先生一籌莫展,“我真害怕他逃學,但也不敢逼他太緊。”
航航則坦言:“網絡小說內容曲折,而且好懂,看起來很吊人胃口。有時候看一半上課了,一節課心里都會想著,有時一段看不完,心里總惦記是個事兒。”另外,航航幾乎每天中午都不吃飯,或者買個面包對付,省下錢都交包月上網的電話費了。
他也看
還有一千萬字 讓不讓孩子看
昨天家長陳先生也講述了類似遭遇。他的兒子小陳是長春某初中二年級學生,成績一直不錯,可最近突然迷上了網絡小說,學習受了影響。
因為擔心強硬阻止會產生逆反效果,父母決定跟孩子“和平交涉”,明確要求小陳不能再看了。小陳則提出“上課不看,回家看”。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后,雙方達成“只看完這一部小說就不看了”的協議,因為兒子說不看完就沒法踏實學習。
“后來我上網一查,這部小說還剩下1000多萬字呢,再看倆月都不一定看完,這可咋辦啊?”陳先生傷透腦筋。
為啥看
富有想象力的情節最吸引人
記者在網上瀏覽了幾部,這些小說極具幻想性,在時空隧道任意穿梭,或是賦予人物超自然的能力以及神奇的驚險歷程,奇幻的故事情節,正好迎合了青少年追求刺激、新奇的口味。一份新浪網的調查中,80%喜愛看網絡小說的青少年是被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節所吸引。
“在網絡小說中,你就是主人公,非常刺激!”劉同學滔滔不絕地說,“這些小說不用動腦子,和歷史、現實毫無關系,看起來一點都不費勁。”
某中學女生小張說:“我們比較喜歡看言情類的網絡小說。網絡小說中的情感比較理想化,愛情故事真摯感人。”
■教師應對
最關注上課一直低頭的學生
“網絡小說對孩子們吸引力很大,很多學生下課看,上課也看,回家繼續看,十分影響學習。有的里面還有色情、暴力內容,對孩子影響很不好。”長春南關區一所重點小學6年級班主任張老師說,他曾在一節課上沒收7個用手機看小說的學生的手機,還有拿iPad放在腿上低頭看的。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上課看網絡小說的學生越來越多,已經對正常的教學秩序產生沖擊,所以老師們在課堂上最關注上課一直低頭的學生,他們十有八九在玩手機。
“但光禁是不行的,中學生正處在叛逆期,越禁他們就越想看,還需要家長和老師配合,做好引導,這樣才能讓孩子們遠離這些網絡小說。”張老師說。
■記者調查
校園周邊下載小說的門店受歡迎
昨天,記者在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吉林大學附屬中學、解放大路小學等5所中小學周圍調查發現,多數超市、書店、手機繳費點等都有網絡下載的服務,也都提供無線網絡支持。
同志街附近某重點中學門衛張先生表示,放學后經常有學生手持電話、數據線直奔這些店面下載游戲、小說。
記者走進該學校附近一家書屋,書屋門口擺著電腦,專門為學生下載軟件、游戲、電子書。店主介紹,下載一個游戲需要5至10元。電子書一部5元。軟件5至20元不等。這些軟件游戲都是店主早已下載好的,只要通過數據線連在手機上直接下載就行。
在這家書店,記者還發現,部分原本發表于網絡、后來結集出版的小說擺在顯眼位置。《鬼吹燈》、《后宮·甄嬛傳》及滄月的《鏡》系列等,都被放在顯要位置。而四大名著等傳統著作放在書屋的角落里。
“以前學生上課看書怕老師發現,把網絡小說外面包一層書皮。現在用手機就能看。”店主曹先生說,有的網絡小說網站需要收費,他就花錢下載下來,再轉手賣給學生。基本上賣給3個學生后,就收回成本,剩下就是收利。他的一個店面每天有幾十名孩子來下載。
■教育專家
家長不妨看看網絡小說再引導
中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看一些內容健康的網絡小說調節一下是可以的,但過度沉迷或看不健康的小說對成長不利,甚至會對人生觀、價值觀造成影響。
首先學生要有選擇地閱讀,老師和家長也要適度引導,如果一味壓制,可能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適得其反。老師和家長應當多推薦內容積極健康、符合當代中學生口味的書籍,扭轉他們的閱讀方向,讓他們在閱讀中提高欣賞水平,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再迷戀這些虛構的世界了。
在與孩子保持溝通的前提下,家長不妨去讀一下網絡小說,了解這些小說為什么吸引他們,這可以增加與孩子溝通的話題。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要不斷學習,跟上時代,了解孩子的心態和需要。
本報記者 邢程
歡迎互動
如果你是學生,課外都喜歡看什么讀物?為什么喜歡看網絡小說?你如何自控看小說與學習之間的時間安排?
如果你是家長,您處理此事有什么經驗?或者您是否也有同樣的煩惱?
如果你是老師,你所在的學校如何避免孩子沉迷于網絡小說?如何讓孩子們接觸健康向上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