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來電話,說她必須去趟美國,因為在美讀大二的女兒懷孕了,她得去看看。
我問她,你想怎么處理。
她說:“我是基督徒,我只能讓女兒把孩子生下來。” 朋友說這句話時,聲音已帶哭腔,我知道,此時的媽媽是多么的無奈。
××× ××× ×××
記得當初送女兒去留學時,所有的親戚朋友關心的不是女兒的國外教育問題,而是言辭閃爍之間表達的無非一個疑問,你能放心女兒的安全嗎?
女兒,未婚先孕。我想這應該是天下所有的女孩兒的媽媽最無法接受的事情。而這樣的事情卻在世界各地每分鐘都在上演著。
作為留學生的媽媽對子女有太多的擔心,學業,生活,工作,每一件事,都可以讓媽媽徹夜難眠,寢食不安,而對于有一個留學女兒的媽媽,恐怕最最擔心的還是女兒的身體安全吧。
是教育女兒不要發生性行為,還是有性行為時要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套?這些都是讓媽媽為難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為難,這個話題卻是未成年女孩兒出國之前媽媽必須要聊的話題。
1. 要“美好”地與孩子談“戀愛”這件事
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說: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個人總被別人暗示為品行端正,善良友愛,他就會在這種氛圍里漸漸生發出自我肯定的意識,他的品行就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如果一個人總被暗示為有某個問題,他就會在這方面不斷地自我否定,逐漸喪失自信,向壞的方向滑去。
女兒16歲留學美國時,我與女兒做了開誠布公的談話:
我說:“閨女,也許到了美國,你就會有自己喜歡的男孩,或者喜歡你的男孩兒也會出現,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與男孩兒牽牽手,或者偷偷接個吻其實是很浪漫的事情,但是要是這樣,你看看是不是仍然很美?”
我指著一張照片,是地鐵上,兩個小情侶抱在一起,無視他人在接吻的鏡頭,女孩兒坐在男孩兒的大腿上,畫面當然頗不美觀。
女兒很爽快的說,媽媽,我一定不會這樣。
2. 要接受孩子大約從10歲起,就知道喜歡異性的事實
不可能永遠隱瞞孩子的事情, 應該趁早地告訴他們。所以如果你沒有把握使他在十六歲以前不知道兩性的區別, 那么就干脆讓他在十歲以前知道就好了。
“經過細心培養的青年人易于感受的第一個情感, 不是愛情, 而是友誼。”
——盧梭
女兒留學是寄宿在美國的家庭里,當時英文不利落的我們,還是找了翻譯公司,給寄宿家庭的媽媽寫了郵件,告訴她,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在18歲之前與男孩子發生性行為,無論是不是戀愛關系。希望寄宿家庭的媽媽能夠多與我們溝通。
以至于女兒高中時的男朋友曾要求到寄宿家里去看望女兒,被寄宿媽媽果斷的回絕了,并告訴女兒,如果你的媽媽在中國見過這個男孩兒,并且你的媽媽同意這個男孩兒到我家來,那么我不反對。你看我是否要與你的媽媽溝通一下?
女兒說:還是算了吧。
這個男孩兒是女兒17歲時通過社交網絡認識的。也是一個17歲的中國留學生。兩個人不在同一個美國學校,但看樣子還真的像模像樣的談起了戀愛,因為男孩子突然給我打了電話,說為了對女兒負責,他必須告訴我們他們在戀愛了,
我說:“好吧。那你知道你怎么做,我們才放心嗎?”他說:“阿姨,我明白,我們會互相鼓勵,考上讓你們滿意的大學。”
進入11年級的寒假,應該是女兒申請大學的關鍵時期,她要復習托福,還要考SAT,還要寫ESSAY,但她剛回家幾天,就開始悶悶不樂,我問她:怎么了。她居然哭起來,說沒意思,同學也不在,也沒有朋友玩。
我說:你想做什么?
她說:我要找那個男孩兒玩。
當時我真想沖口而出,都什么時候了,還想著找男朋友。
但我還是冷靜下來,感情這種事情是不分環境和氣候的,女兒到了青春期,對異性的好奇和思念是正常的。于是我沉默了幾分鐘,然后平靜的說:“我可以帶你去他們家的那個城市,我們住在賓館里,你可以找他去玩,但我沒有那么多時間,你想玩幾天?”
女兒聽了我的話,立刻兩眼放光,興高采烈的說:“三天。三天好嗎?”
我裝著無奈的說:“好吧。”
女兒馬上補充道:“回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謝謝媽媽”。
于是,我們第二天就飛去了那個男孩兒所在的城市。我在賓館里看了三天的電視劇。女兒早晨出去,晚上回來,在那個城市里瘋玩了三天。
到了該走的那天晚上,我打趣女兒說,有沒有舍不得啊?
女兒說:“累死了,我想回家了。”
后來,女兒考取了一個大學,而男孩兒去了另一個大學,兩個人就分手了。
我覺得女兒的高中戀愛,應該是那種很單純的情竇初開的戀愛,家長的及時疏導和溝通反而會引導孩子走向美好而自控的道路。
3. 要引導青年人節制情欲
盧梭認為“在二十歲以前, 身體一直在成長, 需要使用他的全部精力; 因此, 在這個時期節制情欲, 是自然的法則使然, 違反這個法則, 就會損害身體。
二十歲以后, 控制情欲則是一種關乎道德的行為, 其目的是為了教導一個人怎樣律己, 怎樣做自己欲念的主人。”
也許受高中的影響,大學時,當女兒有了男朋友,第一時間,告訴了我們,或者她認為,她可以光明正大的談戀愛了。
我也特別欣喜的對她說:“嗯,太好了。如果那個男孩兒能夠控制住脫你的衣服,如果你自己能夠控制住脫自己的衣服,那確實令我佩服。”
女兒不屑的說:媽,扯遠了。
大二時,女兒要與男孩兒一起出去旅游,我說:你們要住到一起嗎?她說:“我們好幾個同學呢,我們女生會住到一起。不過,平時我一定會單獨與我的男朋友呆在一起的。”
我說:“好吧,你已經是成人,你應該已經很了解怎么做會讓自己不懷孕,雖然我不贊成你過早與男孩兒肌膚相親,但我也不得不告訴你,你要注意安全,做好措施。”
女兒說:“知道了。”
對于女兒的這場大學的戀愛,我們一直以一種正面的態度去對待,不過份熱情,不談論,但也不反對。當女兒時不時的說起她的男朋友時,我們只是微笑著聽著。并且明確的傳達出我們對她的學業和生活會更加關心,這使得女兒即使戀愛,學業也沒有受到影響。
而且有一次她還說:“媽媽,你知道嗎?早戀也是有好處的,你看我這樣的老油條,到了大學,就不會像別人那樣,為了戀愛,哭哭啼啼,吵吵鬧鬧,我們是有問題,解決問題,好好交流,不要浪費精力。”
我心里想:為了練成你這個老油條,媽媽也快嚇出心臟病了。
今天,受了朋友美國女兒事情的刺激,我打電話給22歲的女兒說:其實我真的很擔心你會未婚先孕。
她說:我們這代人吃了那么多激素和轉基因的食品,您更應該擔心的是不孕不育。
我忽然覺得,女兒說的好有道理。心情立刻也輕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