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說
看過來!這篇文章,內含一個2017年末,朵朵獻給你的最重磅的驚喜!
今天上午,朵朵代表「耳朵里的博物館」小伙伴們,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加了一個非常高大上的紀錄片首映式——《如果國寶會說話》。
2018年新年第一天,它將在CCTV9紀錄頻道播出,每天5集,每集5分鐘。這個元旦,我不期待別的,就盼這一個紀錄片!
??【先導片】點開感受一下,這不一樣的節奏!
期待!
為100件國寶,建個“朋友圈”
首先,朵朵想告訴你一組數字:
3856268
8000
100
什么意思?從全國3,856,268件珍貴文物中(采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報告數據),精選100件國寶,跨越8000年歷史,形成這100集紀錄片。
接著,分享4張讓我感嘆“美哭了”的海報~把它們直接設成手機壁紙也是毫無違和感~
如果你目前只認識4張海報中的《千里江山圖》,不要傷心!因為,這部紀錄片,將會帶給你從知識量到審美力的一大波沖擊!
這100件國寶,來自全國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處考古遺址。你熟悉的、你不熟悉的、莊嚴肅穆的、精美雅致的、霸氣外露的——
工藝精湛的紅山玉龍;
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
中國文化遺產標志的太陽神鳥金箔;
長相滑稽的東漢說唱陶俑;
……
但無一例外,它們代表著中國古人的創造力,見證或改變了我們文明的進程。
如果說,《國家寶藏》讓你見到了明星演繹的國寶魅力,那么《如果國寶會說話》,是更讓我們直接聽見國寶的“聲音”。
有人說文物都是“老古董”,但只有你去了解它們,才會發現它們有著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溫度,它們想要“活”起來!這,就是100件文物的“朋友圈”~
點贊!
充電五分鐘,穿越八千年
相信我,雖然有100集,卻絕不會讓你感到累!
這部紀錄片和你以往所見的都不相同,告別記憶中紀錄片那種“長篇大論”的枯燥講述,每集僅有短短5分鐘,“短小精悍”卻“內涵滿滿”。
你可以留心一下,這部紀錄片并不拘泥于相同形式的表達風格,而是為不同的文物,尋找它們自己“說話”的方式。
在展現人頭壺時,會根據人像仰頭的形態,把它放在一片星空的背景之下,向你展現出一幅仰望星空的唯美畫卷;
在展現鸮尊時,會根據它呆萌的形態,設定出歡脫的畫風,能夠讓你在輕松歡快的環境下,感受鸮,也就是貓頭鷹在古今中外藝術史上的造型演變;
無論是象征勝利的越王勾踐劍,還是充滿神秘氣息的三星堆人像等國寶,這部紀錄片都以或輕松、或沉重、或唯美、或熱血的不同年輕化表達,喚醒了文物沉睡千年的心。
不夸張的說,這是“充電5分鐘,穿越8000年”啊!
敬佩!
當厚重歷史文化,碰撞“腦洞”團隊
是誰做出了這樣的紀錄片?提起紀錄片導演徐歡,你也許并不熟悉,但說說她的作品,你一定不陌生!
她作為制片人,和她的小伙伴們曾拍出了一部名叫《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哈哈,熟悉吧!),在網絡引發一股“文物”熱!
當然,還有朵朵推薦過無數次的:《我從漢朝來》、《故宮100》、《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
這是一個“年齡混搭”的團隊,60、70、80、90后都在一起,也許正是這多方碰撞,讓他們的作品“腦洞”和“精致”并存,相信從這放出的一波波海報中,你也能強烈感受到~
《如果國寶會說話》紀錄片的總導演徐歡老師說:
“我們的創作團隊也有一個愿景,希望這一百個五分鐘能夠成為中華文明的視頻索引。5分鐘,請你點擊進去,讓你更渴望了解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
第一季25件文物有哪些?
先來看看吧!
▼
(本節目單由CCTV-9授權發布,可能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