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敦煌壁畫的保護工作還處在搶救性修復保護階段,沒有科學系統的規范程序作指導,技術手段也相對缺乏,對壁畫病害形成原因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不過,這一切都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而逐漸改變。1989年,敦煌研究院和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開始了合作保護敦煌莫高窟的工作,雙方專家通過對莫高窟周邊風沙規律的研究,找到了治理方法,有效防止了風沙對洞窟壁畫的危害。
1997年,敦煌研究院和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又選擇莫高窟第85窟開展合作保護工作。該洞窟壁畫存在空鼓、酥堿和起甲等多種壁畫的典型病害,過去曾經開展過保護修復工作,多年后,修復過的酥堿和空鼓病害又再次出現。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開創性地研究探索出了空鼓灌漿和壁畫脫鹽的修復技術,解決了長期困擾壁畫保護的一個技術難題。85窟項目是敦煌壁畫保護修復研究方法和技術方面的巨大進步,85窟項目所形成的科學保護程序,也標志著我國文物保護在理念和方法上的發展。
回顧這些年的保護工作,我們不斷在摸索,不斷在嘗試,不斷在創新。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保護和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正是改革開放進程的一個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