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讀《偉大的博弈》,屬于我最喜歡的金融書籍之一,也是大眾的金融入門書籍。
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標志著經濟學的正式誕生,從此經濟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業的學科。
無獨有偶,1776年,北美殖民地從大不列顛獨立出來,成立了美利堅合眾國。這是驚人的巧合還是歷史的必然?從此,這個大洋彼岸的國家,經濟迅猛發展,超越歐洲列強,一舉奪得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桂冠。
1867年馬克思的《資本論》出版。他在書中寫到:“假如必須等待積累使個人資本增長到足以修筑鐵路的程度,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
在落后的19世紀,完成這么大創舉的是華爾街。正是華爾街,推動了這個國家的鐵路建設,以及鋼鐵、化工、橡膠、石油、汽車等產業。并且協助整個國家,一舉完成重工業化。無數人進入資本市場博弈,華爾街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資本市場,紐約得以成為全球金融中心。
華爾街,這個全球矚目的地方,從一個不起眼的貿易小鎮,蛻變為如今的世界金融中心,經歷了怎樣 的風云變幻、驚濤駭浪?
讓我們一起跟著《偉大 的博弈》這本書,來看看資本市場的發家史。
這本書屬于金融史,除了大量的金融學名詞,還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歷代金融大佬的傳奇。通篇讀下來很有趣,也很漲知識。不過,咱們挑要緊的說幾點。
其一,資本的作用。
最初,北美殖民地面積廣闊,經濟落后。在那個時代,最先進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了,大部分普通人只能選擇步行。如果沒有華爾街牽頭搭線,北美五大湖的運河,以及完整高效的鐵路網是無法建立起來的。
華爾街結束了地方經濟割據的局面,將整個北美地區統一為一個完整的經濟共同體。
100年之后,在舊金山地區,華爾街的資本又創造了另外一個神話:硅谷。昔日,舊金山地區曾經是淘金者的天堂,隨后,陷入漫長的沉寂。華爾街,讓一片以果園為主的山谷,成為全球創業者的圣地,更是科技創新的圣地,也是奇跡和神話的圣地。不過短短五十多年,創業者與華爾街的金融大鱷聯手,推動了通信、互聯網以及個人電腦的迅速發展,并且培育出世界級的大公司,諸如蘋果、微軟、甲骨文、谷歌、亞馬遜等。
資本的神奇,由此可見一斑。
但是,資本的破壞力同樣驚人。1929年股市大崩盤,讓經濟蕭條整整持續了十多年。此后,金融危機和資本泡沫就像噩夢,持續不斷。到2000年科技泡沫,2008年次貸危機,經濟周期性的衰退和崩盤,不再是單個國家和地區的問題,已經成了全世界的重大危機。
資本就像神奇的魔法,對經濟有起死回生的功效,同樣,資本又像惡魔,對經濟和市場的破壞力巨大。馬克思說:“自從來到人間,資本的每一個毛孔都是骯臟的和血淋淋的,隨時都要向外擴張。” 那么,資本到底是善還是惡呢?看看《偉大的博弈》這本書怎么說?
其二,人性與規則,發展與監管:如何才能駕馭這把雙刃劍?
金融和資本市場有無數的機會,也有無數的誘惑。千千萬萬的弄潮兒躋身在此,人性也在這里赤裸裸的暴露。
人性的貪婪推動了瘋狂的投機浪潮,自由發展和看不見的手催生出無數的泡沫。這種方式一直持續到現在,正因為如此才帶來周期性的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但是,規則也是在一次一次的災難和危機當中發展、成熟并且走向完善。
1912年,“泰坦尼克號”首航觸礁,其實周圍有很多船只,而且也收到了求救信號。原本很多落水的人可以獲救的,但是,無線電服務員卻因為睡著了而錯失救援 的機會。巨大的悲劇提醒國際社會加強了北大西洋公約:每只船至少安排一位無線服務員在線值班。
金融市場也是這樣。
1929年的股災,讓羅斯福頒布了“金融新政”,也初步建立了現代金融體系的監管和法律框架。到2008年,金融危機不再是某個國家和地區的事情,已經演變成全球危機。人類社會又開始尋求全球治理體系。一次一次的災難,一次一次的健全管理制度。華爾街終于從混亂無序發展為今天的金融帝國。
但是,監管和規則始終都是難題。
大致說來,金融市場有兩種發展模式,一種是先制定規則,再進行發展,另外一種就是先發展再根據情況制定規則。
華爾街的金融發展模式屬于第二種,就是先發展,出現問題之后,再制定相應的規則來應對。正因為如此,華爾街的發展特別迅速,歷程格外動蕩,變化起伏非常頻繁?!秱ゴ蟮牟┺摹诽岬揭晃恢耐稒C家,他說:“世界上不會有任何其他地方的歷史會像華爾街歷史一樣,如此頻繁和千篇一律地不斷重復自己。
回顧華爾街歷史,每一次投機和金融危機的背后,人性都是一樣的。當年人們投機郁金香,投機黃金,現在投機次貸危機。正是貪婪和恐懼推動金融市場發展,也正是貪婪和恐懼導致市場崩盤。資本的游戲從未改變,同樣沒有改變的還有人性。于是,規則和監管就格外重要。
在自由發展和監管之間,在人性與規則之間,資本和金融不斷進行博弈,孰是孰非至今尚無定論。也許,回顧歷史,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反思和借鑒。
其三,金融大佬們的傳奇人生。
華爾街盛產英雄和梟雄,也誕生了很多神話和奇跡。諸如JP摩根,美林創始人,已經倒閉 的雷曼兄弟等等。但是,有一個人非常特殊:范德比爾特。
在金融市場,投機還是投資?范德比爾特選擇投資,并且多次重創投機客。人才濟濟的華爾街金融市場,選擇投資是少數人的堅持,投機才是大多數人的愛好。范德比爾特的確是個另類。
他以航運生意發家,后來投資鐵路股票。在華爾街,范德比爾特以三次股票戰爭聞名。
19世紀80年代,當時的政府被無良商人和腐敗的政治家掌控。一場伊利鐵路爭奪戰在范德比爾特和德魯之間展開。為了操縱市場,德魯甚至還聯絡了各州的法官一起,把修建鐵路最終變成了一場混戰和鬧劇。
這一次的爭奪說明,商人的信譽非常重要,這是獲利的前提。后來,監管部門吸取了這次事件的教訓,制定了后來的證券法規。
除了范德比爾特,JP摩根的大名完全可以用如雷貫耳來形容。在二戰后的經濟蕭條中,摩根幾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成為傳奇當中的傳奇。欽佩之余,也忍不住贊嘆:時勢造英雄啊。
350年的金融發展史,各路資本高手你方唱罷我登場,猶如大浪淘沙,一代一代傳承。正因為如此,才有華爾街帝國的繁榮昌盛。
所以,成也蕭何敗蕭何,資本,金融是一個國家發展,是經濟騰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如何駕馭這把雙刃劍?看的是人心,猜的是人性。
最后,我們來看一個小故事。JP摩根坐在辦公室抽煙,而外面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助手小心翼翼地問他:您為什么不告訴他們該怎么做呢?摩根吐出雪茄的煙圈,很平靜地說:因為,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金融和資本沒有胸有成竹,只有好奇和探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罷了。
好了,《偉大 的博弈》今天就讀到這里。
我是王小喵,先關注再閱讀養成好習慣。
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