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才能葉茂
談談如何讓孩子擁有高品質閱讀
(金正平講座整理)
一段時間以來,七彩教育的家長們關于孩子閱讀和寫作向老師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中心的教學計劃中設計安排了“家長課堂”,5月21日第一講,金正平老師為我們講兒童閱讀的問題與指導。
金正平 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省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資深語文教育專家。曾長期從事語文教學研究工作,擔任地級市的全市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對中小學語文教學與評價多有研究。她對于兒童閱讀,對于兒童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深入的理論實踐研究。
本篇是金老師講座的選編
新晉“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這樣說:閱讀與不閱讀,區別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無際的、令人窒息的荒涼和寂寥。
讀書使人們的心靈豐盈,這已是大家的共識。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懂得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他們進而追求有品質的閱讀。他們會說:我們知道讀書重要,但是我們不知道該給孩子讀什么,怎么讀?
一、 什么是“高品質閱讀”以及為什么需要“高品質閱讀”
讀書有高下之分、雅俗之分。讀娛樂的、“速成”的語言材料,那是俗閱讀;僅為應試讀語言材料,那是淺閱讀。
我們倡導的閱讀是充盈著人文精神的,影響孩子思想、審美、視野、語言能力的高品質閱讀,是既關乎情懷、又關乎技能的閱讀。
高品質閱讀從兩個方面來做,一是選擇高品質讀物,二是尋找有效的閱讀方法。奉獻給孩子的讀物應該語言規范精美,思想豐富健康;閱讀方法得當,是指應該通過閱讀使孩子思想、審美、視野、技能全面發展。
關于選擇讀物,我簡單的說,讀書講究“三讀”——讀經典、讀正品、讀良品。
何謂經典?思想豐富,精神純凈,形象生動,語言精美,經過多年的沉淀散發著人文光輝、為人們所承認的作品,就可稱之為經典。讀經典的過程,是孩子思想、審美、語言等接受全面熏陶的過程。
比如《安徒生童話》里的《丑小鴨》,讓孩子細細品讀,可能讀后記住了丑小鴨變美天鵝的神奇故事,記住了丑小鴨當初經歷的磨難,記住了曲折的故事情節,還會感受它精美的文字描繪的畫面!比如,這篇童話的開頭——
鄉下真是非常美麗。這正是夏天!小麥是金黃的,燕麥是綠油油的。干草在綠色的牧場上堆成垛,鸛鳥用它又長又紅的腿子在散著步,嚕嗦地講著埃及話。這是它從媽媽那兒學到的一種語言。田野和牧場的周圍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些很深的池塘。的確,鄉間是非常美麗的,太陽光正照著一幢老式的房子,它周圍流著幾條很深的小溪。從墻角那兒一直到水里,全蓋滿了牛蒡的大葉子。最大的葉子長得非常高,小孩子簡直可以直著腰站在下面。像在最濃密的森林里一樣,這兒也是很荒涼的。
有一只母鴨坐在窠里,她得把她的幾個小鴨都孵出來。不過這時她已經累壞了。很少有客人來看她。別的鴨子都愿意在溪流里游來游去,而不愿意跑到牛蒡下面來和她聊天。
自然的美好,語言的美麗,敘寫的有序,童話氛圍的營造……一個多么美的開頭啊!當孩子浸潤在這樣美好的語言文字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會使他的童年有著瑰麗的色彩。經典的優質的文章,使孩子有了好眼光和好胃口。在孩子童年的語言庫中,給他儲備大量的高品質語言文字,這對他語文素養的提升有極大的幫助。
可以說,高品質閱讀,給孩子帶來至少三個好處:
培育豐富的人文情懷
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還是《丑小鴨》這篇童話,當我帶領孩子讀到關于秋天的一段描寫時——
秋天到來了。樹林里的葉子變成了黃色和棕色。風卷起它們,把它們帶到空中飛舞,而空中是很冷的。云塊沉重地載著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懸著。烏鴉站在籬笆上,凍得只管叫:“呱!呱!”是的,你只要想想這情景,就會覺得冷了。
我問孩子閱讀之后的感受,一個孩子告訴我,他覺得“凄涼”。一個三年級的孩子,通過文字能夠得出這個結論,那么我說,上面所講的三個“好處”,他已經獲得了。孩子的價值觀、視野、心胸,是從小時候接受高品質文學作品時奠定下來的,這是說教不來,做題也做不來的。
有些人擔心兒童是否能接受經典,那些語言文字跟當下通用的語言有一定隔膜的經典作品,甚至一些古代文言文作品,一個小學生是否能夠理解?讓他們此時接受經典,是不是太早了?
我們且不說理論上有諸多的闡說回答,就以現實為例吧。
有一次,我給孩子們閱讀陸游的《夏日六言》——
溪漲清風拂面,
月落繁星滿天。
幾只船橫浦口,
一聲笛起山前。
其中“一聲笛起”的討論,孩子們的分析令我刮目相看。有孩子說這一聲笛絕不是船上的汽笛,因一千年前不可能有汽船;有的說這笛是船夫吹的,船夫在艙內休息;有孩子意見不同,說這可能就是陸游吹的笛子,是他晚上散步帶著笛子到這里來吹的;還有孩子說,陸游聽到有人在山前溪邊吹笛,因為有山擋著,所以有了回聲,這一聲笛就特別嘹亮,傳的特別遠……你們看,兒童有語言的直覺,對他們來說,完全可以領悟經典古詩的意境。
我們通過引領和啟發孩子閱讀經典,要達到這四個目標:
積累豐富的詞匯
儲存語言的模型
學習文章的結構
吸收豐厚的思想
事實證明,通過“高品質閱讀”,這四個目標完全能夠實現。
二、兒童高品質閱讀面臨的困境
在我從教幾十年的經歷中,關于閱讀常被提問,總結起來,閱讀的困境有以下四個方面:
1.孩子的閱讀興趣低迷。
2.閱讀材料良莠不齊或適切性不夠。
3.閱讀時間得不到保證。
4.閱讀指導流于形式。
兒童的閱讀興趣應當從小培養,應當從家庭開始。
市場上的兒童讀物如汪洋大海,家長往往挑花了眼,但是,大多數讀物“經典”不夠,書架上“精品”不多,閱讀書目序列不清,與學生學習能力的配合度不高。我們正在參考多家書目,為孩子們整理一份公認的、科學的書目,以后逐漸與各位家長分享。
本次講座已經將二年級閱讀書目交給家長。
三、 高品質閱讀有路可走
作為家庭指導閱讀,家長為孩子們選書,要考慮“因勢”定書目。對兒童來說,興趣是第一原則。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把孩子“領進門”,“開門”不要限制,先讓孩子對閱讀發生興趣,再來考慮優選圖書的問題。
很多年前,有家長跟我反映,說五年級的小女生讀瓊瑤,家長很緊張。我對那個家長說:讀瓊瑤有什么不可以?瓊瑤的古典文學功底很深,她的愛情小說語言很美;她書中的愛情,也很純美。女孩子接受這么美好的文字熏陶,沒什么壞處。而當年千方百計阻撓男生看的武俠小說,今天也成了文學經典。所以,我們不要對孩子開頭的閱讀大驚小怪。
那么作為家長,什么才是負責任和明智的做法呢?我說,是“守望閱讀”——
望,是遠望。留給孩子自主閱讀的空間,保持一定距離旁觀即可;
守,是守護。守住底線,孩子閱讀的東西,一定要語言規范、精神健康,這需要家長幫助擇取。
“守望”孩子的閱讀,就是讓我們“守住”底線,暗示、引導,“遠望”孩子走進閱讀世界,讓他讀自己的書,以自己的方式讀書,少幾分強制與束縛,表現出一種明智、優雅的風度。
如何選書呢?可以把握以下原則:
一二年級:孩子要讀情節簡單、畫面生動、語言簡練的繪本故事、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等,最好有一些“重疊復沓”的簡單的語言,比如語言結構相同,換詞成句的,孩子在看畫面時反復誦讀那種句式,容易留下強烈印象,也利于他們朗朗上口地讀。
三四年級:要由圖畫向純語言過渡,可以有插圖但要有成段的語言表述。
現在孩子的學業壓力很重,如何見縫插針的閱讀呢?就要學會合理利用時間。
假期、周日等大塊時間要讀名著,比如低年級讀注音版的《伊索寓言故事》《中國寓言故事》等等,中年級就可以讀《湯姆索亞歷險記》《草房子》《安徒生童話選》,高年級可以讀《寄小讀者》《繁星春水》甚至《世說新語》。
早上可以讀語言精美的散文、詩歌,甚至淺顯的文言文,大聲朗讀、記誦,語言積累。
中午、睡前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可讀一些情節性強的東西。比如低年級可以看《狐貍深夜來敲門》,比如中年級可以讀《哈克貝利恩歷險記》,高年級可以讀《紅樓夢》,等等。
孩子的大量閱讀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加以科學指導,必定會對兒童的思維發展有極大的好處。
(1)注重精讀與略讀結合。略讀是精讀的前提與基礎。加強略讀的訓練,即要訓練孩子以跳讀或瀏覽的方式掃描信息。在略讀的基礎上進行精讀。
(2)注重整體與局部的結合。要有整體概覽與概括,有細部揣摩與品味。
多年小中高考試卷分析令我發現,語文考試的閱讀題,大體上是總結歸納與細部分析,也就是對“略讀”和“精讀”方法是否掌握的檢測考量。
金老師舉例說明,篇幅所限,此處略過兩千字……
家庭的指導,很難做到這樣專業,那么也有一些簡單的辦法,每個人都可以用。比如孩子讀完一本書,媽媽可以問一問:這本書講的啥?你最喜歡里頭的誰?他做了什么事你記住了?哪些地方最精彩能說給媽媽聽聽嗎?給我講個書里的故事唄……諸如此類“閑聊”似的的提問,只要堅持下去,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注重學以致用。兒童閱讀,歸根到底還是為了運用。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學會使用典范語言。在我的學生中,我會發現模仿優美文章,把好詞好句用在自己作文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從山上看山底的桃樹,一棵棵,你挨著我,我挨著你,一眼望去,像粉嘟嘟的云朵一樣。
——陳玉涵
碧綠的柳樹像一位姑娘在小河邊梳頭。
——蔣佳新
春天,小草從地下鉆出來,似乎在查看外面的世界。
——石錦程
黃昏,五顏六色的小花,眨著小眼睛,像星星一樣。
——董秋玥
第一句、第三句、第四句,都是活用了朱自清的《春》的文句,而第二句,不正是《詠柳》這首詩的仿寫嗎?
這是學以致用的典型,當然帶有點“活學活用”的味道,而更多的應用是無痕的、不知不覺的,卻又是實實在在的。孩子們長期閱讀經典,這樣的影響,終會在他們身上得以體現。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無論是從眼前的考試,還是從未來的立身做事看,閱讀,尤其是高品質的閱讀,對一個人的成長壯大,影響巨大,無比重要,值得我們家長投入更多的財力、精力去努力促成。
金老師吸引了家長們全神貫注地傾聽,講座之后,分不同年段的家長,又分別與各年段專家老師當場交流。大家都反映“收獲太大了!”“早一點聽到這樣的講座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