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碰上“假保險”了?
別多想!
這更多是保險公司銷售策略的“鍋”。
不太明白?那繼續往下看。
看完你就會發現——
產品在官網找不到,很常見。
大白會教大家3個小技巧,如何給保險“驗明正身”。
1、產品在保險公司官網找不到,太正常
2、4種原因,你碰到的是哪一種?
3、如何查證保險是不是真的?
3.1 保險行業協會
3.2 保險公司官網
4、文章太長不想看?結論在這
雖然保險公司才有權利開發產品,但放在哪里賣,它們可不能光“顧”自己高興。
保險公司有盈利需求,那保單賣得越多,自然越好。
可一家保險公司能夠接觸的用戶是有限的。
尤其是新公司、小公司,論知名度,壓根沒有。
想和大公司正面杠,難!
這時就得借助渠道的力量。
渠道有哪些?大白曾盤點過,大致分兩大類:
這么多渠道,保險公司能賣的產又相對有限,就容易出現,一些產品其他渠道有,保險公司官網卻沒有的“怪事”。
以大白的驗,官網沒有某款產品,一般有兩種情況:
1、真的找不到產品
2、產品能找到,但不能投保
分別解釋。
1、找不到產品
一種可能是,產品下架了。
像大白寫過友邦的全佑至珍(倍享版),當時在官網找了半天,沒找到,一問客服才知道下線了。
另一種可能,這是款渠道定制產品。
簡單來說,就是保險公司專門為某個保險中介機構、第三方網絡平臺等定制了一款產品,然后雙方簽獨家協議,就放在這個渠道賣,其他渠道想賣,包括保險公司自己,不給。
例子可舉出一大堆。
微醫?!┛翟诰€和微信合作,只在微信賣;
好醫保住院醫療——眾安和支付寶合作,只在支付寶賣
尊享e生“支付寶專用版”即好醫保住院醫療
尊享e生“支付寶專用版”即好醫保住院醫療
老版小米意外險——安心和小米金融合作,只在小米金融APP賣
一起慧99——安心和慧擇經紀合作,只在慧擇經紀賣
……
一般來說,渠道定制產品,大致有三類:
01
短期險
比如意外險、醫療險、旅游險,責任簡單清晰,不太需要人工介入,也不容易起糾紛,適合放在網上賣。
保險公司更多是沖著渠道的用戶規模去的:
?微信:全球月活躍用戶數超10億
?支付寶:5.2億
?攜程:5643.37萬月活
渠道也不“傻”,除了要求保險公司提供獨家產品,優惠力度也會很大。
像支付寶,就是招標制的——我告訴你我想保哪些內容,保險公司你們來競標,誰價格更低,就跟誰合作,非常強勢。
所以你能看到,同樣一款意外險,眾安自家平臺賣,要100多,支付寶賣,只要30塊……
02
理財險
一般是放在銀行賣(保險公司代理人不允許同時銷售),即俗稱的“銀保渠道”。
這里面銀行屬于強勢一方,一些保險公司深受其苦,主動收縮銀保業務,甚至自建銀行或拉銀行做股東。
像平安,很多理財險是通過平安銀行賣出去的。
像工銀安盛,其大股東是“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它旗下不少銀保產品,只在工行賣。
03
健康險
這種合作屬于比較深度的。
以國華人壽為例,它幾款重疾險賣的很火,但只能在支付寶上買,國華人壽官網不僅找不到,甚至專門列出了合作渠道,把流量導過去……為了生存,也是不容易。
國華人壽合作網站
再說說和諧健康的兩款少兒重疾險,慧馨安只在慧擇網上賣;大黃蜂,只在小雨傘賣,既覆蓋了更多用戶,又避開了“自相殘殺”。
官網能看到產品,為何不能投保?
解釋完了“官網找不到產品”,那官網能找到,但不能投保,又是咋回事呢?
比較“悲催”的一種原因是——
官網沒做交易功能開發,只是純展示信息用的,比如按保監會要求,定期做信息披露。
像百年人壽官網,你能看到它在售的產品,及“產品詳情”,但不能購買(客服會推薦你去天貓旗艦店)。
第二種比較“正?!钡那闆r是——
這款產品不放在線上賣,只能通過線下代理人或保險經紀公司買。
拿平安福舉個栗子吧。
在平安官網,你能找到“平安?!?,但不能投保。
你如果點“預約咨詢”,會彈出這個……
從平安財報看,平安福大部分就是通過他家的代理人賣出去的。
為啥不讓其他代理人或保險經紀公司替它賣?反正一樣給傭金。
平安得先養活它138萬代理人啊——蛋糕就那么大,經代每賣出一份,等于平安代理人就少了一個客戶。
算傭金時,給經代的傭金,也比給自家代理人的要高。
此外,保險公司不和代理人簽勞動合同,而是簽代理合同,不用交五險一金,正式員工能享受到的福利,代理人也沒有……這又能省一筆錢。
那算算經營成本,還是自己建代理人隊伍更劃算——畢竟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保險行業協會
現在你應該知道了,官網找不到某款產品,很正常。
可能大家要問了,那如何判斷保險是不是真的呢?
教大家兩招。
1、去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查
保險產品想要上線銷售,包括變更已經銀保監審批或備案的產品,都必須先報送銀保監審批,同意后才能賣。
備案后,就有了“案底”,你去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查詢,就能看到產品的信息。
查詢時,注意,有兩個入口:
人身險/財產險產品信息庫
互聯網保險產品信息詳情
01
人身險產品信息庫
以“人身險”為例。
登陸保險行業協會官網后,你在右上角能看到“保險產品”入口,點進去就能查了。
這種類似于精準搜索,你需要輸入產品名稱、產品類別等。
信息輸錯了,可能就查不到了,不是特別智能。
以“健康一生”為例:
產品類別你需要選擇:健康保險-非個人稅優健康險-疾病保險-重大疾病保險。
查到的信息如下:
02
互聯網保險產品信息詳情
再說說第二個入口。
還是進入保險行業協會官網,
點擊“信息披露”,然后搜索保險公司名稱。
再點擊“互聯網保險產品信息詳情”,你就能看到這家公司備案的所有互聯網產品。
強調下,是互聯網產品,線下產品是找不到的呢。
比如大白搜“平安人壽”,能看到平安e生保,但找不到平安福。
這種方法,優點是能看到產品實際銷售名稱和備案名稱(也就是產品條款上的名稱)。
這個大白也曾提過,保險公司為了產品好賣,會起一個響亮好記甚至夸張的名字。
比如擎天柱,它的真名其實叫“華貴守護e家優+定期壽險”。
瞬間出戲,有沒有。
缺點是,看不到備案的條款及其他信息。
保險公司官網
那再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查詢方法。
前面說了,保險公司定時要做信息披露,除償付能力、公司概況外,重要的一項就是產品信息。
入口在哪呢?就在保險公司官網目錄“公開信息披露”這一欄。
用這個方法查,優勢是:
1、披露速度會比保險行業協會快一點
保險行業協會更新的是所有保險公司的備案信息,保險公司只需更新自家的,快慢就有區別了。
譬如平安愛滿分,官網6月1日就發布了,但在保險行業協會大白沒找到。
2、信息很全
不僅在售的、停售的產品都能查,還能看到產品條款、產品費率表,包括產品報備的時間、提交的資料等。
大白小結
最后做個簡單總結:
在保險公司官網找不到某款產品,通常有四種情況,
1、產品下線了
2、產品是渠道定制產品,只在某個渠道賣
3、產品只能通過線下代理人、經紀人買
4、保險公司開發能力有限,官網不提供交易功能
一般你不用擔心保險的真假。
實在懷疑,有三種查詢渠道可以驗證保險是不是真的:
1、去保險行業協會的“人身保險信息庫”里搜索;
2、找到保險行業協會“信息披露”欄,再搜索保險公司名稱,能看到備案的互聯網產品;
3、通過保險公司官網“信息披露”欄,直接查詢產品信息。
當然了,比弄清保險真假,
一樣重要的,是搞清楚你花錢買的保險究竟保什么,怎么賠、賠多少、以及哪些是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