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鱉蟲又叫土元、土蟲,為鱉蠊科昆蟲地鰲或冀地鱉的雌蟲體。其外形扁圓,像龜鱉一樣,因此得名。主產于湖南、湖北、江蘇、河南等地,野生或人工飼養皆有。常在夏季捕捉,沸水燙死后,曬干入藥。為防蟲蛀,可與花椒同儲。
一、土鱉蟲的功效:
土鱉蟲味咸,寒;有小毒。歸肝經。功效能破血逐瘀,續筋接骨。其特點破而不峻,能行能和,乃骨傷科常用之藥。
常用于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產后瘀阻腹痛,癮瘕痞塊等證的治療。
名家名著摘要:
《本經》:“主心腹寒熱,血積癥瘕,破堅,下血閉。”
《藥性論》:“治月水不調,破留血積聚。”
《本草綱目》:“行產后血積,折傷瘀血,重舌,木舌,口瘡,小兒腹痛夜啼。”
《長沙藥解》:“土蟲咸寒疏利,專破癥瘀,兼補傷損。其諸主治,療折傷,續筋骨。”
二、土鱉蟲的配伍應用:
1.用于經閉、產后瘀阻、癥瘕等證。土鱉蟲能破血逐瘀,功似水蛭而性較緩和。治婦人血滯經閉、產后瘀阻腹痛等,常配伍大黃、桃仁等,即下瘀血湯。
若治癥瘕痞塊,常配伍鱉甲、蜣螂、鼠婦、丹皮等化瘀消痞之藥,即鱉甲煎丸。
若治瘀血內停所致的癥瘕、閉經,癥見腹部腫塊、肌膚甲錯、面色黯黑、潮熱羸瘦、經閉不行等干血癆證,常配伍大黃、水蛭、虻蟲、蠐螬等,即大黃蟄蟲丸。
2.用于骨折損傷,瘀滯疼痛,以及腰部扭傷等證。土鱉蟲尤善續筋接骨、療傷止痛,可謂骨傷科之要藥。治骨折傷痛,常配伍骨碎補、桃仁、乳香、沒藥等藥。
若治腰部扭傷或腰間盤突出,可單用土鱉蟲,炒后研末吞服。或與杜仲炭合用,黃酒送服。
治外傷骨折驗方,接續筋骨合劑:
土鱉蟲、續斷、紅花、赤芍各9克,自然銅、骨碎補、當歸、川芎各15克,甘草5克。每日1劑。功效: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加速骨痂形成。
3.朱良春應用土鱉蟲經驗。
治慢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肝脾大,癥見脅痛隱隱,肝功異常,面色晦滯,久而不愈者,朱老常以土鱉蟲為主藥,配伍紅參須、姜黃、郁金、三七、雞內金等,即復肝丸。
治腦震蕩后遺癥,癥見頭眩而痛,健忘神疲,視力減退,周身酸痛者,常以土鱉蟲配伍當歸、枸杞子、乳香、沒藥、全蝎、血竭等,即健腦散。
治浸潤性肺結核、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肺結核咯血,常以土鱉蟲配伍河車、百部、制首烏、白及等,即保肺丸。以上諸方,皆有良效,值得學習。
三、土鱉蟲的用法用量:
土鱉蟲可入煎劑,也適合做丸散。入煎劑常用量幾克即可;若研末吞服,每次克余。
土鱉蟲氣味腥臭,用于丸散,宜炒用或酒浸。
四、土鱉蟲的應用注意:
土鱉蟲破血逐瘀,故孕婦禁用。
其破血之力較強,易傷正氣,書言有小毒,因此用量不宜過大。
~
——中醫實戰筆記20.8.29深夜
#中醫實戰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