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陸游
我送走客人信步歸來,垂著馬鞭,帽子歪戴。小橋流水邊,一枝梅花已開。衰病的我竟然把春天都忘懷,誰知多情梅花,卻把幽香陣陣送來。
此身何時能得安閑,我將頻頻置辦美酒,和你攜手,直看到梅花怒放盛開。年輕時我們就在一起,如今雙鬢都已雪白,為什么歲月如此催人衰老。流水般的歲月和羈旅為宦的憾恨,一同催人老邁。
南宋皇帝宋孝宗年間(公元1162年—公元1189年),陸游在福建、江西等地任職,由于得不到真正的報國機會,他對于投閑置散的命運、繁瑣無聊的公務,時常感到厭倦。作者在赴撫州治所途中,曾上章請求還鄉,這首詞是作者在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在隆興(今江西南昌)道上送別友人后歸來途中偶見梅花盛開有感而發的作品。
詞的上片借梅抒懷,哀嘆自己衰病和無聊。首句寫送客歸回,引起對舊友的思念,點明題意?!办ッ贝贡蕖彼淖郑瑢懟盍俗髡叩念j唐和懶散,能見內心悵惘與痛苦?!耙恢γ贰辈粌H僅寫出了梅花的枝數,還寫出了詞人的形單影只,更暗喻了詞人不同流合污的潔雅品質。次句原是淡雅一景,該令人怡然釋然??勺髡卟辉儆霉P,而訴說自己已麻木得不知有春。但梅花卻善解人意,送來幽香。這是作者矛盾生活的心理反應。那心事,那壯志,要忘卻怎能忘卻;現實的觸目驚心,使作者總不敢忘。下片向友人表達自己矛盾的心志?!鞍驳谩比涫枪首麇羞b,既然進不能報效朝廷,實現理想,便只能隱居山林,飲酒賞梅了。但后三句卻又嘆“流年羈恨兩相催”,作者不甘心老大無成,不甘心四處羈旅,他還要堅守在抗金前線。殷殷報國心,烈烈殺敵情,全在平淡的敘說中,耐人尋味,感人肺腑。
全詞通過描寫送友人離開后的所見所感,含蓄地抒發了心中的抑郁憤懣之情以及自己老大無成的感嘆。
陸游(1125-1210),南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一生著作豐富,有數十個文集存世,存詩9300多首,是中國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詞作數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