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小池》楊萬里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雅坤老師朗誦楊萬里《小池》

酈波老師解讀楊萬里《小池》


未來講堂|楊萬里《小池》誦讀:李慧敏

經典詠流傳:楊萬里《小池》

王麗達、湯鼎梁同臺演唱《小池》,歌聲悠揚動聽


小   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詩詞注釋

1.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

2. 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3. 尖尖角:初出水端還沒有舒展的荷葉尖端。

4. 上頭:上面,頂端。為了押韻,“頭”不讀輕聲。

詩句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南宋大詩人楊萬里的名作《小池》。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南宋吉州吉水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吉水縣人。紹興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154年,楊萬里中了進士,后來歷任臨安府教授、國子博、常州知府,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寶謨閣學士等職。屢次上疏指責朝政,最后忤逆了權臣韓侂胄,罷官居家十五年,憂憤而死。

楊萬里在南宋是個極有特色的詩人。他初學江西詩派,講究用典,修辭非常復雜,寫詩是比較難懂的。后來學王安石和晚唐詩就變得清澈了一些。再到后來不斷地自我超越,無所依傍,自成一家,號稱“誠齋體”。“誠齋體”的最大特色是“活”,取材很活,都是從生活中、從自然中尋找詩材;其次形式很活,大都采取七言絕句,自由揮灑,不受拘束;最后風格也很活,輕松有趣,活潑幽默。這里選的《小池》就是“誠齋體”的代表作之一,我們讀它就是要讀出活潑潑的生命來。詩云:“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錢鐘書先生對楊萬里有一句精彩的評價,說他努力和大自然重新建立嫡親母子的骨肉關系,這個評價用在這首《小池》上是最為恰當的。《小池》里的每一個景物都是彼此關愛疼惜的,就像一個小家庭一樣,而作者本人也深深地陶醉在其中,成為其中的一員,用自己的愛心去觀察它們。

“泉眼無聲惜細流”,這是巖石對泉水的關愛疼惜。“無聲”既是呼應著細流,因為泉水很細,所以聲音也很輕微,同時無聲也是愛的表征。喧鬧的愛是嘩眾取寵,無聲的愛才是沁人心脾、落在實處的。而對于巖石和泉水而言,怎樣的愛才是最踏實的呢?那就是巖石只露出小小的一道縫隙,讓泉水一點一點地出來,就像一位母親輕輕地抱著孩子讓他輕輕地呼吸一般,這樣無聲的愛又歸結到細流上了。所以這第一句的詩眼就在這個“細”字上,楊萬里看到了細,在細上做文章引申出無聲,再聯想到惜,便在無情之物中體會到了有情之思。

同樣的道理,“樹陰照水愛晴柔”,也是從“柔”字發生聯想。首先柔是光線之柔,既然是晴天,應該是艷陽高照,為什么會有“晴柔”呢?原來是樹陰幫助小池遮擋了陽光,于是光線變柔和了。其次柔又是情態之柔,從最后一句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們就知道這首詩寫的是初夏,初夏的樹陰沒有那么茂盛,初夏的天氣也沒有那么酷烈,初夏的池水也沒有那么泛濫恣肆,一切都是恰得好處、輕柔溫順的。

如果說前兩句的關愛之情是細水長流的質樸相守,那么最后兩句中蜻蜓對小荷的關愛則是充滿著機敏和靈氣的趣味相投。初夏的荷葉剛剛長出一點尖角,就被機敏的蜻蜓發現了,如此美妙、輕靈的棲息之所,正好讓它立在上面。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初生的荷葉顏色是很淺的,質地是特別地嫩,嫩到張不開,蜷縮成一個小卷兒,正好尖端呈現出翠綠的一個小角。等到荷葉再長大一點兒,才會舒展開成為圓形。而蜻蜓的體態以及它停落在荷葉尖角上的姿勢,猶如懸在虛空中一樣,搖搖欲墜、躍躍欲飛,仿佛是蜻蜓點水的定格版。這么幽微的一幕都被楊萬里捕捉到了,可見他觀察之細、用心之勤。而“才露”“早有”云云是刻意強調二者的相遇時間之短,用以突出二者心有靈犀。這種上升到思想觀念層次的擬人,就是錢鐘書先生說的,“楊萬里在努力與大自然重新建立嫡親母子的骨肉關系的明證”。



千百年來,寫荷的詩詞佳句不勝枚舉,而讓人印象最深的當屬這首《小池》。泉眼對溪流的眷顧,樹蔭對池水的惜護,就連蜻蜓也戀上了剛出水的小荷。在楊萬里的筆下,大自然的無情之物都有了情意。這種質樸之愛和靈犀之愛,讓天地萬物相守在一起,享受著那份細水長流的恬淡與純真。八百多年前,楊萬里以“蓮癡”名揚萬里,因“荷詩”聲聞天下。那么,關于荷花,楊萬里還有哪些作品呢?請繼續收看《中華經典資源庫》之《小池》。



同樣是小池與小荷,楊萬里還有一首《荷池小立》,可與《小池》互看。詩云:“池小泉多強欲留,留他不住恣他流。荷盤不放荷尖出,穿破盤來卻又休。”你看,還是那個小池與小荷,因為小池很小,可能剛剛下過一陣夏天里來去匆匆的雨,水一下漲起來了,于是巖石里的泉水也開始歡快地奔騰,再不是“泉眼無聲惜細流”了。這時候的小池當然想留住所有的泉水,但奈何泉水太多了,池子太小了,所以只能是“強欲留”。可眼見著留不住了,留不住怎么辦呢?于是“留他不住恣他流”,就讓水流肆意地奔流好了,于是泉水、水流與小池,一起合成了一幅歡快奔騰的景象。

這邊水流四溢當然是動態的景象,可另外一邊本來應該是靜態景象的小荷,受了小池的影響,也跟著動了起來。“荷盤不放荷尖出”,荷盤為什么不放荷尖出來呢?因為荷盤看上去是很大,而荷尖看上去是很小的,小到什么地步呢?大概這時候連才露尖尖角都沒有呢。所以大荷盤蓋著小荷尖,就像是嚴厲的父母看管著自己幼小的孩子一樣,可是孩子終究是在成長的,她要掙脫父母的看管,調皮的在父母的羽翼下伸出自己的小腦袋來,也就是一定要露出它自己的尖尖角來。而等它一露出自己的尖尖角,荷盤就再也不管它了,也沒法管了,只是慈祥地看著小荷快樂地成長。

你看,小池對泉水的“欲留”和荷盤對小荷的不放是何其地相似啊,他們就像是父母、長輩、師長對孩子的看管教育與不舍,可是真的等到留他不住與穿破盤來之后,他們又寬容憐愛地看著孩子們快樂地去尋找自己的天地。這明明寫的是小池與泉水、荷盤與小荷,可自然而然地透著滿滿的人情味,透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這就是思想觀念層次上的擬人。自然與人其實是一個完美的整體,自然的一景一物在詩人的眼里都富有言之不盡的妙理與情趣。

《小池》與《荷池小立》,應該都寫于初夏的季節,池肯定都是一個池,甚至那個穿破盤來的小荷可能就是后來那個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當然可能有人會問,你為什么會這么肯定呢?答案是因為楊萬里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古今第一荷癡、第一蓮癡。楊萬里雖然沒有像周敦頤那樣寫一篇名垂千古的《愛蓮說》,但他的愛蓮之心卻是一點兒都不遜于周敦頤的,甚至在創作上,至少在數量上那是遠遠超過周敦頤的。事實上,楊萬里的《荷池小立》還有一首,叫“點鐵成金未是靈,若教無鐵也難成。阿誰得似青荷葉,解化清泉作水精。”詩人說點鐵成金算不得什么功夫,算什么功夫呢?沒鐵就點不成了嘛,誰也比不得這青青的荷葉,它輕易地就把泉水點化成了水精。你看語言很幽默,意象很新穎,也是“誠齋體”的代表風格。



古往今來,蓮花常常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頤愛蓮是將自己的高潔志向寄托于蓮花;“愛此紅蕖鮮”(李白《折荷寄贈》,“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佳人彩云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李白愛蓮是把他理想不能實現的惆悵寄托其中;“惟有綠荷紅菡萏”(李商隱《贈荷花》,“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李商隱則表達了自己渴求知己,尋覓政治同道的心聲。那么,在眾多愛蓮者之中,以蓮癡出名的楊萬里是否也將他的心志寄托于蓮花呢?楊萬里對蓮花的情懷又是怎樣的呢?請繼續收看《中華經典資源庫》之《小池》。



周敦頤教育我們說蓮花“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對吧?很有名。可楊萬里才不管那些呢,喜歡它就得玩。所以他說“午睡起來無理會,銀盆清水弄荷花。”(《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其一》,“五年出仕喜還家,雙桂成陰不闕些。午睡起來無理會,銀盆清水弄荷花。”)他玩得可高興,你看他說“數片荷花漾水盆,忽然相聚忽然分。”(《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其一》,“數片荷花漾水盆,忽然相聚忽然分。從教壓捺沉盆底,依舊浮來無水痕。”)等到玩完了,他還說“浸得荷花水一盆,將來洗面漱牙根。涼生須鬢香生頰,沉麝龍涎卻是村。”可謂將蓮花玩到極致了。

我們愛花,發展下去的話就會自己種花。楊萬里也一樣,他在閑暇的時候,也嘗試著種蓮花,所以他詩里說:“飛空天鏡墮莓苔,玉井移蓮旋旋栽。坐看一花隨手長,挨開半葉出頭來。”種花那可是門技術活,老楊是種過不少的花朵的,但還是蓮讓他種的更有信心,所以他說“舊來菰葉已全衰,旋買新荷帶藕栽”(《臥治齋盆池》,“舊來菰葉已全衰,旋買新荷帶藕栽。看得荷花作蓮子,可憐時節被花催。”)。有花就有果啊,大家對蓮花的熱愛,大多還包含了對蓮蓬子的喜愛,詩人楊萬里早就惦記著了,他說:“山蜂愁雨損蜂兒,葉底安巢更倒垂。只有荷蜂不愁雨,蠟房仰臥萬花枝。”(《詠荷花中小蓮蓬》)

等到小蓮蓬長大了,撥開一看,呀,蓮子多漂亮啊!所以他說:“蜂兒來自宛溪中,兩翅雖無已是蟲。不似荷花窠底蜜,方成玉蛹未成蜂。”這么好的蓮子、這么好的東西該怎么處理呢?當然是大快朵頤(大快朵頤,意思是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飽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語出《周易·頤》:“觀我朵頤,兇。”)——吃,所以他說:“玻璃盆面水漿底,醉嚼新蓮一百蓬。”(《食蓮子》,“綠玉蜂房白玉峰,折來帶露復含風。玻璃盆面水漿底,醉嚼新蓮一百蓬。”)事實上,楊萬里是非常喜歡吃蓮子的,同題的詩至少寫過五六首,而且寫得都是非常有意思。蓮,渾身都是寶,能吃的除了蓮子,還有蓮藕呢?楊萬里絕不會輕易放過,甚至他更喜歡蓮藕,所以他說:“荷衣芰制雪為容,家住云煙太華峰。外面看來真璞玉,胸中雕出許玲瓏。”

和自然界的生命一樣,有生就有死,面對殘荷詩人的態度又是怎樣呢?他說:“折得荷花伴我幽,更搴荷葉伴花愁。孤芳欲落偏多思,一片先垂半不收。”這是蓮花將殘還未殘的時候,而詩人的心已經先伴著花愁了。“小池歲晚石泉寒,荷葉低垂綠柄乾。一似漁人暮歸后,敗蘘破笠掛魚竿。”這就是已殘之荷了,詩人筆中雖然淡淡說出,但惋惜之情卻清晰可見。你看在詩作里如此全方位的描寫蓮,至少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發現第二人,所以楊萬里不是蓮癡、不是荷癡,誰敢說是呢?

那么楊萬里為什么這么愛蓮、愛荷呢?這自然是因為蓮的品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事實上,楊萬里自己的一生,就像他筆下的蓮花、荷花一樣。楊萬里一生力主抗金,反對屈膝投降,他在給皇帝的許多疏、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陳國家利病,力詆投降之誤,愛國之情溢于言表。他為官清正廉潔,盡力不擾民。當時的詩人徐璣(徐璣(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淵,號靈淵,浙江溫州永嘉松臺里人,永嘉四靈之一。祖籍福建晉江安海徐狀元巷人,唐狀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為溫州永嘉人”。)稱贊他說:“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見楊誠齋》,“名高身又貴,自住小村深。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養生非藥餌,常語盡規箴。四海為儒者,相逢問信者。”)他任江東轉運副使,任滿之后,應有余錢萬緡,但他均棄于官府,一錢不取而歸。

他立朝剛正,遇事敢言,指責時弊無所顧忌,因此始終不得大用。實際上他為官,也不斤斤營求升遷,在做京官的時候就隨時準備丟官罷職,因此預先準備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費,把這個路費鎖在箱子里頭,藏在臥室。又告誡家人不許買任何東西,不許買一物啊,怕去職回鄉的時候行李累贅。后來賦閑家居的十五年中,到權臣韓侂胄秉政的時候,韓托胄新建了一個南園,仰慕楊萬里的文名、詩名,請他作一篇記,許以高官相酬。楊萬里堅辭不做,表示官可棄,記不可作。就這些事兒,我們就足以想見其為人了,詩人葛天民(葛天民,字無懷,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徙臺州黃巖(今屬浙江)曾為僧,字樸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與姜夔、趙師秀等多有唱和。其詩為葉紹翁所推許,有《無懷小集》。)夸他“脊梁如鐵心如石”(《寄楊誠齋》,“參禪學詩無兩法,死蛇解弄活鲅鲅。氣正心空眼自高,吹毛不動全生殺。生機熟語卻不徘,近代獨有楊誠齋。才名萬古付公論。風月四時輸好懷。知公別具頂門竅,參得徹兮吟得到。趙州禪在口皮邊,淵明詩寫臉中妙。用則致君堯舜前,舍時便灌廬陵園。六十四卦只兩畫,三百五篇惟一言。我與誠齋略相識,亦不知他好官職。但知拚得忍饑七十年,脊梁如鐵心如石。不曾屈膝不皺眉,不把文章做出詩。玉川后身卻不怪,樂天再世尤能奇。隔千里兮共明月,何似寒灰相對撥。公亦何須要我知,我只欠公頭上發。”),那并非是溢美之詞。

一生品行高潔的人,必定有一顆赤子之心,像楊萬里就是這樣。正因為他有一顆赤子之心,他眼中的小池與小荷才能那樣生機盎然、搖曳有趣;正因為他有一顆赤子之心,他才能與自然重新建立嫡親母子的骨肉關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南宋 楊萬里《小池》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堂筆記 第12課 古詩二首 (二)小池
楊萬里這兩首詠荷詩,雖然都是以荷花為吟詠對象,但境界絕然不同
多體書法集字欣賞:經典詩詞300首之010,小池
《小池》 PPT課件
楊萬里 小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西丰县| 万年县| 兴和县| 华坪县| 大田县| 如皋市| 孟津县| 中卫市| 诸暨市| 斗六市| 浑源县| 瓦房店市| 云和县| 宝兴县| 黎城县| 肇州县| 繁昌县| 盘锦市| 余干县| 辽宁省| 辽宁省| 达日县| 昂仁县| 通海县| 大方县| 余庆县| 五河县| 海淀区| 大埔区| 隆子县| 封开县| 六安市| 偏关县| 共和县| 平远县| 泗阳县| 礼泉县| 周口市| 浙江省|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