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根本不是什么夏朝遺址,更不是古蜀文化,而是殷商宗廟!
首先,時間對得上。
研究人員對三星堆近200個樣品進行了碳14測年,測年數據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1012年,除5號坑和6號坑年代稍晚,為周代初期,3號坑、4號坑、7號坑、8號坑的埋藏年代一致,為商代晚期。
周滅商后,必然會破壞焚毀殷商宗廟,以粉碎舊勢力復國幻想,昭告自己是新的天下共主,而三星堆的規模和時間完全與之匹配。
其次,至于三星堆存在多個坑穴,也是因為時代生產力水平限制,畢竟那時候不可能通過一次戰爭徹底滅掉一個朝代,先后幾次討伐殷商殘余勢力的可能性極大,而周軍每一次肯定都會帶回一些象征權利的祭祀器具,再旅行盛大儀式進一步鞏固統治,直至將殷商殘余完全消滅。
至于三星堆的地點,也可能是殷商的發源之地,也有可能是最后殘余勢力所在城市。
第三,圖騰對得上。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三星堆出土大量鳥類銅像自己青銅神樹,都預示著三星堆主人的圖騰為鳥。
至于為什么不是夏,因為夏是禹建立的,而禹是顓頊的直系后代,顓頊則是軒轅黃帝的嫡孫(昌意為黃帝嫡次子,昌意嫡子即為顓頊)。我們都知道,軒轅黃帝的圖騰是龍,至今那個黃帝征服一個部落就把其圖騰的一部分添加到自己圖騰上繼而成龍的故事依然耳熟能詳,那么禹的圖騰即使不是龍,也不太可能是鳥,即使是鳥,也應該是“龍生玄鳥”,絕對不可能是天命玄鳥,再加上時間對不上,因此三星堆直接排除了夏的可能。
第四,三星堆出土了帶有二里頭二期文化風格的盉、豆等陶器和牙璋、戈、圭等典型器物,陶盉在中原地區有著從粗簡到精細的完整演變脈絡,但在成都平原卻是突然出現的,沒有源頭。這就說明了三星堆與中原文化具有傳承或影響關系,這也否定了三星堆是古蜀文化的可能。
那么,排除了多種可能之后,三星堆就只剩下殷商這一種可能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