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冷門”都是相對的
劉老師指出,首先,家長和學生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所謂“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本身是相對的。各行各業為主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急需各種專門人才,這種需求的變化,反映到高等學校招生中,就出現了所謂“熱門”與“冷門”的情況,但“冷”與“熱”不是一成不變的,專業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行業對外向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反映到高等院校招生中,就相應出現了如國際經濟與貿易、涉外會計、英語、法律學、金融學、建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熱門專業。問題在于,現在“熱門”的專業,不一定永遠“熱門”,而現在“冷門”的專業,也不一定永遠“冷門”,它們是隨著社會建設發展而變化的。
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熱門專業”并不是需求量大的專業。一些急需的人才,如石油工程、邊防管理學等專業,由于其專業性強,就業面相對較窄,其招生并不多,可因為它是社會急需人才,就業率高,因此仍不失為“熱門”專業。
“所以我認為,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既要想到當前的冷熱程度,更要尊重個人的興趣、愛好,關注該專業的發展前景。”
“報考熱門”≠“就業熱門”
成都市民張女士提出疑問:都說要報就報熱門專業,不然以后出了校門連工作都找不到,真是這樣嗎?熱門專業以后出來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嗎?
劉老師對此表示,“就業熱門”專業不能因為其就業率極高,就一味盲目地報考,因為該類專業一般是招生人數相對較少,社會需求量不大,就業面較窄,有定向培養的性質在其中,如邊防管理、石油工程等,其高就業率正因為這些原因而產生。而“報考熱門”的專業,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等,由于其招生人數多,就業面廣、社會需求量相對較大,因此報考該類專業的畢業生較多。該類專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地選擇了創業或出國,相當多的大學生不急于在畢業時尋找一份固定的工作,而是“待價而沽”。越“熱門”的專業,這種現象越嚴重,正是因為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量大,畢業生“心中有數”,就業時自然“不慌不忙”。因此“就業率”并非考察專業熱門與否的唯一標準,“報考熱門”專業并非是“就業熱門”專業。
做雞頭還是做鳳尾?
成都人張先生打進熱線詢問,娃娃的成績屬于中等,到時候她有可能超常發揮考得很好,但我們反而有些舉棋不定了。到時候究竟應該選一個普通學校的“熱門”專業呢?還是選個“冷門”專業以確保進入重點大學?
對此,劉老師認為,這個問題幾乎每個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都可能遇到,我們建議考生首先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其原則是:如考分較高,能上重點大學的盡可能上重點大學,哪怕是該校的“冷門”專業。名校師資強,講座多,學習氛圍濃厚,這些都是一般院校無法比擬的。對于想考研的同學來說,進名校“冷門”專業就更值得推薦了。如果考分只允許上第二批錄取院校的,就應選定好該批次中“熱門”專業,報考專業實力較強的院校。 記者 薛韜
○相關鏈接
“牛市年”選專業別跟風 志愿填報須謹慎
“今年是大牛市,股市火得很,看來,以后金融投資業肯定是大熱門!”雖然高考還有好幾天,但成都家長付先生早已根據兒子平時的成績,為他制定出了“前途”——選專業只選與股票、投資相關的!而近日不少市民也打進熱線詢問,究竟金融行業專業是不是首選專業?對此,許多教育界人士勸戒家長和考生,志愿填報須謹慎,切勿盲目跟風。
家長小算盤 兒子指導老子炒股
劉先生是位有10余年資歷的老股民,他告訴記者:“我過去炒股使用電腦軟件都是兒子教我的,他一直對股票、基金挺有興趣,聽說基金經理、投資顧問這些職業,應屆大學生畢業生容易上手,而且收入還不錯,所以這次填志愿主要就是盯著這一類專業了。”而家長鄢女士表示:“我們結合股市大熱的形勢,覺得孩子報考金融投資專業最適合了。一方面,可以學以致用,指導實際投資操作;另一方面,今后這些專業的需求量肯定很大,找工作是不成問題的。”
據記者了解,由于今年股市火爆,成都不少家長都為孩子制定了一條“投資專業之路”,希望孩子以后能學金融證券投資專業,“我覺得只有這條路才有‘錢’途!”家長張先生解釋稱。
金融類專業 高校咨詢火
記者近日從成都一家知名大學招生咨詢負責人處了解到,今年電話、來訪的家長特別多,而且很多咨詢問題都圍繞著投資、股票。“有些家長會問得非常細,包括這個專業的課程怎么設置?會不會上證券、基金投資課?以后實習有沒有機會到證券公司去?可以感覺到,家長、考生還是目的比較明確的。”
成都某中學高三班主任黃老師告訴記者:“我做高三班主任已經10多年了,今年這批學生我真的看不懂了。”她表示,近年來金融、投資專業吃香已見怪不怪了,但是今年班里填報的比例比往年又高了不少。“有些學生根本不適合報考證券投資、金融專業,并且學生自己也不喜歡,但是家長就是要讓孩子報考。”
專家提醒 填報志愿切忌跟風
成都一所重點中學的校長告訴記者,考生一窩蜂報考某種專業的行為不可取,一方面四年后就業形勢難料,一方面也會抬高錄取分數線。他認為,一直以來,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工商管理、計算機、法學、金融等專業是被家長們提及最多的幾個專業類別。而今年受到股市火爆的影響,不少家長、考生一窩蜂地都往金融投資方向擠,勢必造成分數水漲船高,風險很大。
而成都某證券公司一位資深從業人士也指出,從事證券投資需要較高的綜合素質,這不是只學了四年證券投資專業的大學生就能具備的。一個投資理論家、證券學者,不一定在實際操作中就能百發百中;相反,很多研究人士深知其中風險,都未涉足其中。因此,考生、家長盲目填志愿,這個算盤似乎打得不盡合理。因為今年的大牛市而選擇投資專業,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可取的投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