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必須做到用真情關注人、幫助人、成就人、發展人。只有理順了干群關系,學校各項活動才能暢通無阻。
校長肩上擔子重,責任大,唯有不斷學習與工作,用心、用情、用智做教育,才有可能把學校帶到一個高起點。
用“心”管理學校
用心專一是校長管理學校的第一要素。在日常工作中,我努力事事花心思,多琢磨,常推敲,用心去觀察,用心去體驗,用心去管理。比如,當得知2012年理化生實驗操作中考時間提前、體育中考項目變化等一系列新情況時,我立即針對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制定相應對策,分門別類進行部署。制定計劃,拿出方案,下達任務,讓每一位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忙而不亂。每位領導蹲點到班,承包指導。漸斬地,畢業班的課時進度、體育訓練、理化實驗操作訓練等都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向優秀班主任學習,與優秀班主任同行,是班主任成長的一條捷徑。幾年來,學校一直狠抓班主任工作不放,尤其是對年輕班主任的培養。學校通過座談、交流、反思、優秀班主任經驗介紹、觀摩主題班會、班主任年會等形式以老帶新。特別是在召開班主任年會時,每位班主任都會認真總結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的經驗與教訓,撰寫班主任工作論文并匯編成冊,現已編輯3本《寫不完的愛》專集,供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用“情”成就教師
校長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時時刻刻感染、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這種激情會讓身邊更多的教師把工作壓力轉變成追求成功的動力。
當校長滿懷激情地去追求一種理想、一種精神、一種境界時,他就會對教育事業、對教師和學生充滿感情。校長要有干事的沖動和創新的欲望,要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去點燃全體師生心中的火焰。實施新課改的第一年,我帶頭上新課改研討課,積極參與主持全國和省級的課題研究,在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科整合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因為我率先示范,所以全校每位教師“人人上一堂公開課”、“人人參與課題研究”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學校的教科研氛圍也逐漸濃厚。
我一直這樣認為:要求教師做到的,校長一定要先做到;教師難以做到的,校長也要做到,校長的率先垂范尤為重要。我每天都全心投入工作,帶頭捐款、帶頭資助貧困學生,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和感染教師。我清醒地知道,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校長無小事,處處是楷模。
對教師的人文關懷是管理的一種境界。因為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把教師的事辦好了,學校的事也就好辦了。所以,校長只有真正從心底里關心、尊重教師,才能激發出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只有把教師的事情放在首位,教師才會把學校、把學生放在首位。為教師電動車充電提供方便,為教師子女入托、上學問題一馬當先,當教師的家庭水電煤氣等出現故障時及時排憂解難,教教師學打太極拳、扭秧歌、學跳操,教師的親人生病住院時學校領導第一時間趕去慰問……通過細致入微的關懷和熱情周到的服務,教師倍感學校的溫暖。校長心里惦記著教師,教師心系著學生,大家就能齊心協力、全身心地撲在學校工作上。
校長必須做到用真情關注人、幫助人、成就人、發展人。只有理順了干群關系,學校各項活動才能暢通無阻。在平常的工作中,學校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比如,學校在良好形象的樹立、各項規章制度的設立,以及制定課改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績校工資實施細則等方面,總是先發動教師廣泛討論,提出意見或設想,在此基礎上形成學校決議。學校的辦學目標、發展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也是在全體教職工廣泛參與的基礎上完成的。學校還建立了座談對話制度、民主評議制度、年級組長和備課組長議會制度等。這樣做的結果激活了教師工作的主動性,也增強了學校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用“智”培育文化
智慧源于學習,校長要把不斷學習放在重要位置,不能以工作忙為借口放棄。做校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不斷將所學運用于實踐的過程。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新課改,對教師的專業技能、學識和業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校長更應該在業務上不斷錘煉,技高一籌。校長的工作千頭萬緒,校長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究竟應放在哪里,這是業內眾說紛紜的一個話題。我認為,既然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那么校長的領導職能應更多地關注課堂教學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我主張校領導要堅持推門聽課,這樣看似占用了不少時間,但實際上卻是學校管理的一條便捷途徑。因為通過聽課,我們可以把握學校教學工作的真實情況,也可以了解教師的教學思想、業務水平、備課、布置作業情況,便于及時開展業務培訓、了解學生課業負擔,還可以直接觀察到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力度和學生學習狀態、精神面貌,便于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幫助。
此外,校長要用好自己管理中的“加法”和“減法”。所謂“加法”,就是要注重工作經驗的積累;團結和依靠群眾,在積累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增強決斷問題的信心和能力。所謂“減法”,就是要減少個人偏見,客觀全面地對待人和事情;遇到問題和矛盾,不回避,積極爭取公平公正地化解,盡量減少學生與教師、家長與學校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學校曾有一名學生家長因袒護孩子,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與班主任產生矛盾,家長跑到校長室告狀,與班主任關系搞得非常僵。我把這個學生作為校長結對幫扶生,要求他每周兩次來校長室匯報學習、思想情況,我再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學校與家長的緊張狀況大有改善。我們通過類似的“減法”排除了人為干擾,和諧了師生關系。
任何一個群體,都難免有說三道四的人,都會有閑言碎語存在。作為領導,要本著看全面、看主流、看本質、看發展,不求全責備,胸懷寬廣,善納眾言,與時俱進地勾畫學校發展的藍圖。要抓住機遇,開拓創新。同時,要講究領導藝術,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導、帶動、激發每一位教師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把“智”滲透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會有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功效,有著剛性管理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園文化藝術節、學校傳統棋類大賽、星級班級評比、文明禮儀大使評選、校徽、校歌、校報、校園網、用學生的字畫作品布置櫥窗、美化環境……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做足文章,就一定能實現“用文化凝心聚力、靠特色培養素質”的目標。
群星競相閃爍,方有夜空的美麗。在校長崗位上,我深刻地感受到:校長雖有年齡、學歷、水平之分,但要建設一所好學校,唯有靜下心來思考,沉下心來做事,潛下心來工作,多走走,常看看,勤動腦,不怕艱辛、不圖安逸、不計名利,不為得失所動、寵辱不驚,才是做好校長的真諦。
(來源:2012年4月10日《中國教育報》第6版作者: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校長 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