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橋、挺肚、小燕飛這幾個動作是比較著名的增強腰背肌肉的動作。其中拱橋和燕飛也是“減壓6式”中的其中2式。
但增強腰背部肌肉,并不能作為對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手段,對糾正腰椎和緩解病情并沒有實質的意義。當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否認腰背肌肉鍛煉的重要性。當患者還沒有使用《腰椎歸位十步法》讓腰椎和筋絡復原之前,最好的辦法也就是鍛煉腰背肌肉。起碼這樣能幫助腰椎分擔身體的承重,減輕了椎間盤的壓力,腰背肌肉產生的承托力這對腰椎間盤突出的康復也必然有很好的輔助、支撐的作用。這就好比道路里面的鋼筋斷了,外面靠打一層水泥來幫助承托的原理是一樣的。
這些動作既有助于增強腰背肌肉,同時也能減輕椎間盤的壓迫。所以,是一個比較好的鍛煉方法。之前我們已經專門講過小燕飛怎樣做才有效。這一節萬平米,我們重點來談談怎樣做拱橋才有效.
拱橋式鍛煉主要有五點、四點、三點支撐法。如圖:
小燕飛、拱橋、挺肚通常是醫生比較主張患者鍛煉的方法,但也經常有醫師告訴大家鍛煉小燕飛、拱橋、挺肚等動作要謹慎。
但具體哪些情況下不適宜鍛煉這些動作,恐怕沒有醫生會明確告訴你。
那好,今天云朵就明確告訴你,有哪些具體情況是不適宜做小燕飛、拱橋、挺肚動作!希望能引起你的重視,避免走冤枉路。
一、伴有腰椎結核、腰椎腫瘤、腰椎滑脫、強直性脊柱炎、椎管狹窄、腎結石或其他臟器病的患者,不適宜鍛煉小燕飛。
二、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做以上鍛煉,要視病情而定。在急性發作期,一定要臥板床休息,絕對禁止鍛煉。
三、在緩解期,或僅有輕微癥狀時可適當鍛煉,但要確保緩慢進行,控制運動量,避免劇烈運動,要循序漸進進行。
四、如鍛煉后感到腰部疼痛不適、發僵等,應適當地減量或停止鍛煉,以免加重癥狀。
下面,我們來看看標準的拱橋是怎樣做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