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為湖南悅凌律師事務所主任李紅青律師在中國大學MOOC《大數據與法律檢索》課程所授內容的學習筆記!本章內容分為4部分:1.制作案例檢索報告的原因;2.案例檢索報告的差異;3.案例檢索報告的邏輯;4.案例檢索報告的要點和細節。其中2、3、4講述的內容都是制作案例檢索報告的具體方法,即本文所介紹的內容實際上是制作案例檢索報告的原因和方法!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掃上方圖片二維碼即可免費學習課程視頻)
01
制作案例檢索報告的原因
法律人在日常檢索過程中都能掌握很好的檢索技能(各種檢索方法請學習慕課),并能通過該技能順利找到自己想要的案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檢索工作已經完成!找到想要的案例后我們還需要將自己尋找到的案例呈現出來,而呈現案例最好的方法就是制作案例檢索報告。原因如下:
1. 案例檢索報告能更直觀的讓受眾抓住我們要表達的重點。
律師在檢索案例時,更多地是為了呈現給法官。如果律師提交的資料沒有讓承辦法官有逐一翻閱的好奇心,那么律師前面所做的案例檢索工作可能白費。因為不論是法官還是其他人,如果律師提交的案例檢索結果不能清楚直觀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那么其他人可能是沒有耐心和好奇心去翻閱這些堆積如山的資料。如果律師能將自己找到的案例以更直觀的案例檢索報告的方式向承辦法官展示,讓承辦法官迅速通過這份案例檢索報告了解案例所要呈現的核心觀點,那么律師前期所做的工作可能會更有價值。
2. 案例檢索報告是法律統一適用的要求
2017年8月1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實施意見(試行)》第39條規定:“承辦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均應依托辦案平臺、檔案系統、中國裁判文書網、法信、智審等,對本院已審結或正在審理的類案與關聯案件進行全面檢索,制作類案與關聯案件檢索報告。”
2018年12月4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第9條進一步規定:“健全完善法律統一適用機制。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在完善類案參考、裁判指引等工作機制基礎上,建立類案及關聯案件強制檢索機制,確保類案裁判標準統一、法律適用統一。存在法律適用爭議或者“類案不同判”可能的案件,承辦法官應當制作關聯案件和類案檢索報告,并在合議庭評議或者專業法官會議討論時說明。”
最高人民法院對案例檢索報告提出了要求,從最初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內部法官制作案例檢索報告,到要求各級人民法院承辦法官制作案例檢索報告。隨著司法責任制的進一步強化對法律統一適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樣對承辦法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們作為法律實務的從業者則更應該掌握這種技巧,從而通過案例檢索報告說服法官采納我們的觀點,且我們在更好的說服承辦法官的同時也是在減輕承辦法官的工作。
3. 案例檢索報告是更受歡迎的案例提交方式
湖南悅凌律師事務所李紅青律師曾針對“案例提交最受歡迎的方式”進行過一次問卷調查,在調查中有包括法官、檢察官在內的104位法律從業者參與本次調查,調查的結果是:53%的人希望通過提交案例檢索報告或者案例檢索報告和完整案例的方式提交案例;23%的人對提交案例的形式并不在意,只要標注重點即可;18%的人贊成單獨提交案例;僅有4%的人贊成通過代理詞的方式提交;剩下的2%選擇了其他方式。通過李紅青律師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案例檢索報告是最受歡迎的提交方式,受歡迎的程度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其科學性和必要性。可見案例檢索報告在我們工作中非常重要,也是我們需要掌握的一種技能。
02
案例檢索報告制作方法之案例檢索報告的差異
案例檢索報告的差異即根據不同受眾制作不同的案例檢索報告。
案例檢索報告怎么寫最受歡迎?對此估計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說僅憑一份案例檢索報告模板就走天下,那絕對是不可行!畢竟針對不同的受眾,案例檢索報告應該相應的有所不同。比如:如果我們檢索報告是呈現給合伙人、上級律師,不論是有利的案例還是不利的案例我們都應該納入到我們的案例檢索報告中;但是如果我們呈現的對象是法官,不利的案例是需要絕對避免出現在我們的案例檢索報告中的。
我們呈現的對象:法官、客戶、團隊成員、個人。
接下來具體講解面臨不同受眾案例檢索報告的差異:
1. 案例檢索報告的受眾是法官,案例檢索報告該如何做?
法官在案件的審理裁判過程中擔任的是居中裁判的角色,我們把案例檢索報告提交給承辦法官的時候,承辦法官為什么要采納我們的這份案例檢索報告?
我們在進行案例檢索報告時應該注意兩點:
第一點,案件的事實必須相似或者爭議焦點一樣。比如,針對未經股東會決議,公司對外擔保的效力問題。提交的案例檢索報告中的案例就應該是涉及到同樣的事實。
第二點,提交的案例必須是具有權威性的案例。如果能找到指導性案例、公報案例、經典案例,則提交的案例檢索報告被采納的可能性就非常高。如果代理人或當事人提交合適的案例檢索報告非常有用,也能給承辦法官提供處理案件的思路。
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1)提交給法官的案例在3-5個左右的經典案例比較合適。絕對不要以數量壓人;(2)在提交案例時應該注意審理法院的級別。比如省高院審理的案件,我們提交了縣級法院和中院的案例就顯然不合適了,承辦法官采納的可能性也是極低的。
2. 案例檢索報告的受眾是客戶,案例檢索報告該如何做?
在訴訟過程中,客戶問的問題最多的是”我這個案子能不能贏?“,律師們在面臨客戶這個問題時是難以開口的,你說保證能贏,如果結果輸了,客戶會對你失去信賴感;如果你直接告訴客戶不能贏,則你可能直接就會失去客戶的委托。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通過對類案進行數據分析,告訴客戶案件的裁判傾向,幫助客戶擬定訴訟策略,客戶的內心會覺得更安心一些,因為客戶不懂得很專業的問題,但是如果看到輸贏概率,這對獲取客戶的信任很關鍵。
我們面向受眾是客戶時,我們的案例檢索報告可以采取表格形式完成。比如在侵犯肖像權案件中,我們可以設置表格第一行分別羅列:序號、案號、審理法院、肖像權人、案情、賠償數額等。讓客戶通過觀看我們所做的案例檢索報告更直觀的預判自己案件的大概結果,讓客戶肯定我們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3. 案例檢索報告的受眾是團隊成員,案例檢索報告該如何做?
如果受眾是合伙人、上級律師,他們最想要的案例檢索報告中需要有對案件有利的案例和對案件不利的案例,他們需要做全盤訴訟策略的考慮。基于此,我們在做案例檢索報告時,既要準備有利的案例也需要準備不利的案例。
4. 案例檢索報告的受眾是個人自己,案例檢索報告該如何做?
如果我們是為自己做案例檢索報告,我們的案例檢索報告中應該有:有利的案例、不利的案例、案例檢索時間等信息,保證我們的案例檢索報告內容完整齊全。因為如果我們這次是站在甲方位置,我們就需要有利的案例,下次我們站著乙方位置,需要的就是不利的案例。
自己保存的每一次案例檢索報告都是寶貴的知識財富,下一次我們碰到類似的問題,只要拿出自己的案例檢索報告重新復盤即可,這樣可以極大程度提高我們的專業能力和效率。
03
案例檢索報告制作方法之案例檢索報告的邏輯
很多人在制作案例檢索報告時有個誤區,即案件檢索報告等于檢索結果的簡單羅列,事實上并非這樣,一份好的案例檢索報告必定是有一定邏輯的。一份好的案例檢索報告必定有以下三層邏輯:
第一層邏輯:在檢索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檢索的問題是什么?
我們需要在檢索前明確自己的檢索目的,在檢索問題尚不明確的時候,容易導致后期檢索的混亂和檢索結論的不準確。在確定好檢索問題之后,我們需要選擇合適的檢索工具,如:威科先行、法信、北大法寶、微信等,在檢索過程中,合適的檢索工具往往對檢索的準確性和效率有著極大的作用。在選擇具體的檢索工具之后,緊接著就是運用合適的檢索方法,如法條倒查法、關鍵詞檢索法等。在選擇了合適的檢索工具和正確的檢索方法之后,很快我們就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檢索結果,即合適的案例,拿到案例之后,我們需要對案例與我們檢索的問題進行鏈接、分析。最終我們將通過檢索分析后,對我們需要解決的檢索問題得出檢索結論。可見,在檢索每一個具體問題時,檢索者本身是有邏輯可循的,我們法律人在做案例檢索報告時,也同樣要遵循檢索的邏輯。
一篇邏輯清晰的案例檢索報告,往往最符合大腦的思維模式,也最容易為受眾所理解和接收。一份完整的案例檢索報告包括;檢索問題、檢索工具、檢索方法、檢索結果、檢索分析、檢索結論、檢索日期。但是考慮到大多數時候,我們制作案例檢索報告是為了呈現給法官、客戶、合伙人及上級律師,因此在案例檢索報告中只需要列明:檢索問題、檢索結果、檢索分析、檢索結論、檢索日期。
第二層邏輯:檢索結果中各個案例的邏輯
在案例檢索過程中,我們往往會找到比較多的案例,那么案例之間如何排序也有著邏輯的要求,我們需要根據案例與檢索問題的關聯性以及案例效力等級進行排序,關聯性越強、效力越高的案例往前排,其實就是越重要的越往前排,即根據效力從強到弱排序為:指導性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審判指導刊載案例、各地區法院典型案例、上級法院案例、審理法院案例。所有案例里,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導性案例有準法源的地位,可直接作為裁判理由在判決書中引用,其他均只有參考價值。
憲法對上下級法院之間的關系定位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但是實質上,在辦理案件過程中,法官非常重視上級法院的裁判,在無法確實的問題時會向上級法院請教,從而在某種程度上,上下級法院之間具有一定的指導關系。除上述講授的內容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本院作出的案例,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同案由的案件會被分配到同一庭室。
第三層邏輯:檢索分析
需要根據大前提、小前提及結論的三段論推理模式展開。
“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法院是這樣判的,而我們這個案子就是這種情況,所以得出來的結論也應該是這樣。”
04
案例檢索報告制作方法之案例檢索報告的要點和細節
一份判決書的要素是:標題(案由、當事人)、首部(案號、當事人、律師、法院、案由)、事實(訴稱、辯稱、查明的事實)、理由(法條、法理)、判決結果、尾部(法官),即一份完整判決文書展示了當事人信息、案件訴訟過程、裁判理由、判決結果、合議庭成員等內容,而案例檢索報告所呈現的案例不可能面面俱到,包括上述裁判文書中的所有內容。那么如何截取案例要點成為案例檢索報告的關鍵,為此檢索者可站在受眾角度思考,哪些要求是閱讀者最關注的內容?案例檢索報告中呈現的裁判文書的要點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實施細則》[法(2015)130號]第三條:“指導性案例由標題、關鍵詞、裁判要點、相關法條、基本案情、裁判結果、裁判理由以及包括生效裁判審判人員姓名的附注等組成”。
據此,我們在寫案例檢索報告時,可將上述規定作為參考。除此之外,作為具有身份識別作用的案號應屬于當然需要納入的內容,其是閱讀者對案例進行復核的重要依據!當然,上述因素有時候不需要全部出現在案例檢索報告中,檢索者可根據具體要求進行增刪,但是案號、基本案情、裁判理由或要點應屬于必備要素!比如說我們要把案例交給法官,對于上級法院的案例和同級法院的案例一定要表明法官;又比如說要把案例檢索報告給客戶,那么找到與客戶關聯的案例時,呈現案例與客戶之間關聯又顯得非常必要。此外,我們在制作案例檢索報告的時候,天同碼也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天同碼包括了案情簡介、法院觀點、案例索引。
一份好的案例檢索報告,除了行文邏輯以及案例要點以外,細節也決定了一份案例檢索報告的受歡迎程度!
那我們在制作案例檢索報告時,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細節一: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全面檢索并制作檢索報告”的出發點是統一裁判尺度,實現同案同判。因此,在查找案例時,同案的匹配需要在檢索報告中體現,一個案件的事實很多,不可能將所有的事實進行比對。需要比對的事實應該屬于要件事實,即《要件審判九步法》所提及的規范構成要件事實,尋找案情最為接近的案例。
細節二:為了讓閱讀者能快速抓取案例檢索報告的重點,對檢索報告中案號、裁判要點等重要內容以加粗、下劃線等形式標注,以最大程度減輕閱讀者的負擔,對此可參考天同碼的標注方式。
細節三:案例檢索報告呈現的案例必須是最終生效的案例。需注意:二審法院案例不一定是絕對的生效案例,其可能經歷了再審程序。此外,與新的法律、行政法規或司法解釋相沖突的、與指導性案例相沖突的案例,都不應作為選取對象。
細節四:當案例檢索報告呈現對象是法官、檢察官時,還需要注意提交檢索報告形式,建議在提交案例檢索報告時制作目錄,將印有裁判文書網水印的案例全文附上,并將重點以熒光筆標注,以便法官復核。選取案例時,盡量選取1-3年內案例。
細節五:在案例標題或案號中,建立案例超鏈接很有必要。
細節六:提交案例檢索報告時,貼心附上電子文檔很加分。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如何制作案例檢索報告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最受歡迎的案例檢索報告必定是兼顧了閱讀者的感受、最容易為閱讀者理解和接受的案例檢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