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疆自漢朝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國神圣領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是在清朝末期,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受到了列強的侵略,新疆這塊肥沃的土地就面臨著眾列強的肢解。然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便是收復新疆的功臣——左宗棠。
由于當時閉關鎖國的政策,國外的人根本摸不透我們的實力,他們仍然認為我們是那條遍地黃金的東方巨龍。因此,西方多個多家開始的時候都是正常的與我們進行著貿易通商邦交等活動,但是隨著長期的交流,西方列強已經意識到了我們不再是那條巨龍了,我們的國家還遠遠落后于世界。西方列強便開始了對我國的侵略,用先進的技術,裝備,思想不斷的對我國進行著侵略,也正是領先于我們故步自封的清廷,在他們強勁的炮火之下我國被迫簽下了諸多不平等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我國東北大部分領土都被沙俄占據,貪得無厭的沙俄又把目光轉向了我國的新疆,利用阿古柏的叛亂,英國和沙俄一樣,找到了侵略我國的理由。就這樣新疆一下子就聚集了多股勢力,但是卻沒有一個是安好心的,因為他們的目的就僅僅只有一個,那邊是將我們的新疆收入囊中。
阿古柏軍隊
慈禧在對外問題上說了這樣一句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句話在新疆問題上還能夠繼續的使用下去嗎?很顯然是不行的,李鴻章一行人目光短淺,他們視新疆為做不毛之地,赤地千里、土地貧瘠不說,人跡罕至,將這塊地盤送給沙俄和英國,可以憑借此來離間西方列強,讓他們大打出手。我們當前所需要做的是建設海防。除了西北的阿古柏之外,東部地區還面臨著從海上來的強勁敵人。財政狀況也是令人堪憂,可以用拮據一詞來形容,已經無力去管新疆地區了。李鴻章認為“新疆不復,于肢體之元氣無傷;海疆不防,則腹心之大患愈棘”。
但是左宗棠卻對李鴻章對新疆資源的評價做出強有力的反駁:“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所謂千里荒漠,實為聚寶之盆?!绷硗?,新疆的戰略意義,對于清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環衛北方,百數十年無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陜、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而況今之與昔,事勢攸殊。俄人拓境日廣,由西向東萬余里,與我北境相連,僅中段有蒙部為之遮閡。徙薪宜遠,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為綢繆者也?!弊笞谔氖謬烂C的說:我師退一步,則俄人進一步。放棄新疆就等于自撒藩籬。
雖然經過左宗棠的努力之后,得到了出兵新疆。但是出征是可以出征了,但是軍資從何而來呢?賠款之后的政府早就已經入不敷出了,那么左公是如何做的呢?為了盡快的收復失地,左宗棠不得不采取“飲鴆止渴”的辦法,那便是以高利貸的方式借款。1876年,左宗棠先后四次向匯豐銀行借款1595萬兩。靠著這幾筆借款,左宗棠給他所管轄的清軍配置了最先進的德制和美制毛瑟步槍。不僅如此,還有幾萬支江南制造總局仿制步槍,主力部隊劉錦棠所部僅1.3萬人,但他們卻裝備了2萬支來福槍。經過改良之后的武器裝備,質量有了極大的提高,和同等時期的歐洲部隊相比甚至是要優于他們的。1876年8月,戰役打響。左宗棠以“先北后南”的策略,總共耗時一年半,將肆虐西北十二年之久的阿古柏徹底擊垮,收復了新疆。
曾國藩曾這樣評過左宗棠: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為冠。國幸有左宗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