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視劇《三十而已》火了。女主顧佳作為一名全職媽媽,雙商和顏值在線。她將丈夫的公司和孩子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唯獨在孩子的教育上操碎了心。
顧佳為把兒子許子言送進國際幼兒園,她背負著巨額貸款,買下上海頂級大豪宅,許子言不僅長相軟萌,人家騎馬、鋼琴、英語也樣樣精通。誰不想跳過結婚、生子,直接擁有同款兒子呢?
然而,很快就到開學季,不少家長盼著孩子去上學,交給老師管教可以松一口氣,可伴隨著的是學費、補習費的清單。
普通人要想像顧佳那樣培養孩子并不現實,沒有多少家長能隨便買一套新的學區房,給孩子配備充足的興趣班課程。因為這聽起來就是燒錢的節奏,超出很多家庭的能力范圍。畢竟這年頭,娃就是“碎鈔機”,分分鐘都在燒錢……
那么,養一個娃,究竟要花多少錢?
1
這兩年,小編身邊多了很多90后新手爸媽。作為旁觀者,我發現很多女性沒當媽之前,買化妝品、護膚品要在能力范圍內買最好的,發了年終獎立刻清空購物車,旅行也是說走就走的事。
當媽以后,她們逛街只顧著給孩子買衣服,購物車里全是孩子的生活用品,口紅、包包能不買就不買,護膚品打折也不敢多屯。
前不久,我的閨蜜約了午飯,飯桌上,她一直跟我吐苦水,說養孩子太燒錢了。閨蜜的兒子今年才1歲半,但這個小祖宗的“碎鈔”能力驚人。
聽閨蜜這么一說,從懷孕到小孩1歲半,就已經花了3-5萬。我安慰她:“你兒子現在都不怎么喝奶粉、用尿片了,之前還小沒辦法,后面會好起來的。”
她跟我說現在都不怎么逛街,看到喜歡的衣服、包包,想想奶粉尿片這筆帳是過去了,但還得為兒子上幼兒園攢點學費,她就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錢。
大概天底下的父母都一樣,希望在能力范圍內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各種開銷能削減就削減,唯獨養孩子的賬單與日俱增。
2
隨著孩子長大,會發現奶粉尿不濕衣服僅僅是個開始……真正固定且大額的支出在教育。
朋友小俊在教育機構當數學老師,寒暑假忙得不可開交。
前不久,我幫親戚咨詢他們機構的輔導班收費情況。小俊說小學三年級到高三的單科費用在200-300之間,上課時長1.5-2小時,這是10人左右小班教學的收費標準。如果一對一、一對二輔導,那就是另外的價格。
我開玩笑說:“小俊老師暑假業績不得蹭蹭漲,暴富不是夢啊!”
我剛開始還沒反應過來,但拿出手機一算,給孩子報輔導課+興趣班,一個月的支出隨隨便便就上萬塊。
曾看過一篇文章《月薪三萬還撐不起一個孩子的暑假》,講的是一位月薪三萬高管媽媽,月收入還抵不過孩子一個暑假的教育支出。別說月薪三萬,有多少家長月薪不到一萬,暑假報各種班的費用就10000+。
從三年級到高三,除了寒暑假,平時偶爾也要報班補漏,或者提前預習新學期的課程。興趣班就更不用說,從幼兒園開始,別人家的孩子能歌善舞,自家的孩子也得有點技能。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我們這代人的競爭已經很激烈,未來只會更加激烈,從小讓孩子多增加點技能準沒錯。
然而,這些輔導班、興趣班都只是教育板塊的“額外支出”,就已經預計支出20-30萬,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雜費是“固定支出”,學雜費再怎么壓縮,也逃不過25萬這條基準線,公立和私立學校的收費標準不同,是否需要“擇校”,這其中也相差8-15萬的支出,更別提孩子上大學以后想參加交換生項目、想考研、想出國進修所需的費用。
3
很多父母在還沒結婚生孩子時,都會說“就算生了孩子,我還是會為自己而活,我得從小鍛煉孩子獨立,讓他學會自己養活自己。”但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注定要扛起這甜蜜的負擔。
盡管有些家長自己沒讀幾年書就出來工作,照樣能夠賺錢生活,但家長吃過“學歷低”的虧,熬了很久才熬出事業來,他們不希望孩子走他們走過的路,因此“成績好=學歷佳=工資高”這個邏輯已經根深蒂固地種在他們腦海里。
隨著物價不斷上漲,社會發展越來越多元化,育兒成本也逐年遞增,家長盡力做好教育也與時俱進,而每次新鮮體驗的背后都是明碼標價的數字,還有不可預估的看病醫療費用。
“養大一個小孩要上百萬”并不是謠言。
網上曾有個統計,將孩子0-22歲各項開銷費用做了粗略統計供各位家長參考,每個階段預估要花多少錢,家長要做到心里有數。
養孩子各階段費用表
年齡 | 階段 | 主要項目 | 總花費 |
0月-0歲 | 懷孕到出生 | 產檢、營養、護理、置裝、生產 | 普通型:2萬 較奢型:10萬 |
0-3 | 嬰幼兒 | 奶粉、營養、早教、保姆費等 | |
3-6 | 幼兒 | 幼兒園費用、娛樂費、飲食費、看護費等 | |
6-12 | 小學 | 學雜費、餐飲、玩樂費、興趣班等 | |
12-15 | 初中 | 學雜費、餐飲費、玩樂費、購物費、擇校費 | |
15-18 | 高中 | 學雜費、補課費、交通費、贊助費等 | |
18-22 | 大學 | 學費、雜費、生活費、交通費等 | |
0-18 |
我身邊越來越多寶媽寶爸意識到生了孩子以后,花錢要克制,不能像組建家庭前那樣做一個瀟灑的“月光族”,要實際考慮各方面的支出,更重要的是做好給孩子未來教育的資金規劃。
雖然養大一個孩子可能要上百萬,但是這筆錢不是要你一次性支付,它是階段性的、可預估的支出,家長把辛苦賺來的錢管理好、規劃好,養大一個孩子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教育金,是一筆專門針對孩子未來教育的錢。貫穿孩子十幾年的讀書生涯。對家長而言,教育金保險則兼顧性價比和低風險,成為眾多家長首選的目標。
對于有孩子的家庭,穩定是第一要素。尤其結合今年突發的疫情,誰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到,家長作為家庭收入的重要支柱,一旦垮了,拿什么去守護尚未有獨立生存能力的孩子?
與其把錢花在其他方面做投資,不如趁現在為孩子盡早規劃教育金,換取一份長遠的、安心的、穩定的保障。養大一個孩子不只是拼命賺錢把他送去更好的學校、更好的輔導班就可以的,家長也要不斷拓展格局和眼界。只有家長想明白了,孩子未來的路才能走得更穩當。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這筆錢一定要給孩子留,
在未來的“不確定”中,為孩子準備好“確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