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讀墨菲定律(第十五章:意識到自己謙虛的時候,就不是謙虛了)
第一頁
第二頁
都知道謙虛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謙虛的朋友可能不是很多。比如我,在之前我一直認為“話不說滿,才(才華)不外露,懂得謙讓”,這樣就是謙虛。讀了這章以后我覺得我的認知被顛覆了。
書上講了一個美國的心理學家—盧維斯對謙虛的理解,謙虛是處在一個忘我的精神境地中的,把自己所有的榮耀、成就等等全部拋下,完全不去想自己,做一個沒有約束也不虛假的人,這才是真正的謙虛。而我們大多人認為的謙虛是這樣的,比如別人問道一個問題滾事情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說,“可能大概是這樣……,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也沒有把我,我盡力而為”。但是,心里想的是,“肯定是這樣……,我能做好,但是我應該謙虛。”其實,現在想來,這并不是謙虛,只是把自己說的很糟糕,把自己藏在虛假的面具下而已。
書里講了一個故事,是法國著名畫家羅貝尼的故事,他才是真的謙虛。清楚的知道自己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對自己不擅長的虛心學習,對自己能完成的不推諉,盡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