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文:繞屋梅花三十樹
作者:陳鴻壽
年代:清~1801年
邊款一:小溪二兄系衍逋仙,家鄰東閣,橫斜清淺,影瘦吟身,浮動黃昏,香酥遠夢。爰倩奚九為圖,更乞孫郎篆句。三十樹梅花開后,當與君騎鶴揚州,十二橋春水漲時,還共我吹簫孤嶼。辛酉十又一月,曼生記并制。
邊款二:林小溪亦字季旃,為吟軒尊公父執。此印陳公佳作,故吟翁尤重之。甲子仲春讓之觀,為之記。
這是陳鴻壽34歲時為林小溪所刻的一方閑章,63年后,因機緣巧合,此印流轉到吟軒手上,吳讓之有幸看到,喜出望外,情不自禁拿起刻刀為之補款,這對于治印不愛署款的吳讓之來說,可是破天荒的事情!也正因為吳讓之這時隔63年的一次點贊,使這方印再放光彩。那么,這方印到底有多精彩呢?
接下來,我們仔細看看。
這方印的印文是七個字,陳鴻壽在印文的布局上巧妙地使用了合文的方式,使得這方印看起來像六個字,在“十”字上做了相印的留白,產生強烈的疏密對比,線條和邊欄的粗細殘破變化自然,讓整個印面產生虛實相生之感,再加上陳鴻壽用刀爽利,老辣極致,讓人回味無窮。
這方印雖然是陳鴻壽為林小溪所作,但是其中也不乏他自己對于梅花的喜愛,事實上,陳鴻壽除了刻梅,他還畫梅,雕刻竹梅,作梅花詩。他在這方邊款文寫道:“三十樹梅花開后,當與君騎鶴揚州。十二樓春水漲時,還共我吹簫孤嶼?!北阕C明了這一點。梅花香自苦寒來,它身上的自強不息、堅韌不屈的精神,試問又有誰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