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等。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留下了非常經典朗朗上口的名言,今天整理出28句,你能領悟幾句否?
1、道不同,不相為謀。
【釋義】主張不同,不互相謀劃事情。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釋義】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到,不是很快樂嗎?
3、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釋義】普天下的人都應是兄弟。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釋義】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強加于人。
5、朝聞道,夕可死矣。
【釋義】早晨明白了‘道’,就立即按‘道’去做,即 使晚上為它而死也可以(或死而無憾)。
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釋義】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釋義】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
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釋義】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去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
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釋義】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
10、過而不改,是為過矣。
【釋義】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錯誤呢。
11、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釋義】君子立身處世,應該好學不倦,誠信緊守仁道,對于善道要能堅守至死。
12、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釋義】用適當的懲罰回報惡行,用善行回報善行。
1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釋義】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14、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釋義】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別人。
1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釋義】民眾可以讓(他們)做,不可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要做。(以免民眾陷入爭論之中)
16、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釋義】自古人都必有一死,但如果沒有人民的信任,就不能夠立足了。
17、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釋義】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釋義】君子胸懷坦蕩,小人經常憂愁。
19、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
【釋義】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興旺,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滅亡。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釋義】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
21、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釋義】花言巧語會敗壞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擾亂了大事。
22、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釋義】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對于我,那些富與貴就如同天上的浮云。
2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釋義】一定是自己要先站穩,才能扶起摔倒的人,自己要先騰達,方能博施濟眾。
24、德不孤,必有鄰。
【釋義】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同他做伙伴。
25、禮之用,和為貴。
【釋義】禮的作用,在于使人的關系和諧為可貴。
2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釋義】有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供自己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就檢查自己,加以改正。
2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釋義】有智慧的人不會對事情感到迷惑,仁愛之人不會憂愁和擔心,而勇敢地人沒有什么恐懼的。
2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釋義】軍隊的首領可以被改變,但是男子漢(有志氣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變的。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釋義】玉石不經過琢磨,就不能用來做器物。人不通過學習,就不懂得道理。
30、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釋義】大學的目的,在于顯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們革除舊習,在于達到善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