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王羲之軼事帖》,又名《右軍四事帖》、《王羲之書事卷》等,紙本行書,帖芯縱24.4,橫117cm,全卷長851.2cm(含題跋),書于元代大德年間,是趙氏傳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原為美國顧洛阜舊藏,現藏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趙孟頫《王羲之軼事帖》,傳世作品中的精品
趙氏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十分重視臨摹古人的法帖。書法藝術是一種繼承性大于創造性的藝術,漢晉五體成熟以來,雖有風格改變,但終無新體出現。后人無論如何花樣翻新,也只能在繼承中求發展,在融會中求新變。
趙氏深諳此理。陶宗儀《書史會要》載元人陸深對趙氏臨摹古帖評價道:“文敏臨張長史中帖,筆法操縱,骨氣深穩,且不用本家一筆,故可寶也。聞公嘗背臨十三家書,取覆視之,無毫發不肖似。”可見其對古法帖的忠實程度。
虞集在《道古學古錄》中說:“趙松雪書,筆既流麗,學亦淵深,觀其書,得心應手,會意成文。楷書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可謂書之兼學力天資精奧神化而不可及矣。”
元人趙訪說“: 公(指趙松雪)初學書時,智永千文臨習背寫,盡五百紙,《蘭亭序》亦然。”這都從旁人的角度證明了趙氏學書對于臨摹的重視。重視嚴謹臨摹,求用筆近似,摹“神”而非摹“形”,這正是趙氏書法能夠臨眾家而自成體的原因,這對于今人臨帖學書,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