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北宋活字印刷殘頁比韓國宣稱最早印刷品早100多年

溫州晚報 陳培培/文 張嘯龍/攝

溫州博物館白象塔出土文物展廳里面展出的眾多文物中,有一件看似十分不起眼的文物,甚至可以說是殘缺嚴重的文物,它就是北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活字印刷殘頁。

它曾經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高度重視,并有眾多權威專家對其進行了相關研究。本期《溫州寶藏》欄目,我們帶您一起去尋找它背后的“前世今生”故事。

前世傳說

活字印刷殘頁可辨認166個字

這件北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活字印刷殘頁寬13厘米,殘高左8.5厘米、右10.5厘米,是1965年從白象塔第二層第三面墻壁中出土的。雖然紙色已發黃,但質地堅韌柔軟,纖維細長,頗似棉紙。1987年,溫州市文物部門在整理撰寫塔中出土的北宋文物報告時,發覺它與同塔出土的宋版印經相比,存在不同之處,顯得有些特殊。經反復研究,專家初步斷定它是北宋活字印刷品。

溫州博物館研究員伍顯軍介紹,該件活字印刷殘頁上的內容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第四觀至第九觀部分,字體是宋代流行的宋體字,可以辨認的字共計166個。并且,經過眾多專家的研究,認為其存在四方面活字印刷品的特征。

其一,字徑較小,字間距很小,密密麻麻、回旋環繞排列,有的幾乎首尾相插,如將“一一”印成“=”,將“十一”印成“土”等;行距不一樣,大致呈中間疏、兩邊密的狀態,猶如佛像袈裟懸垂的衣紋。

其二,字形拙劣粗率,長短大小不一,筆畫粗細不均,還有筆畫變形的狀況,即使是同一個字,也有大小粗細的變化,還有刻法的不同,顯示出可能是不同師傅刻字的結果。

其三,在有的行列的回旋轉折處出現倒字現象,如“皆以雜色金剛”的“色”字橫臥;有漏字現象,如第六觀中,“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句,脫漏“其樓”二字,“此想成己,名為粗見極樂世界”句,脫漏“名”字;有的句子中間出現一個或三個“○”號,如“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這些都有可能是排字時有意為之或者疏忽。

其四,紙面可見到字跡有輕微凹陷,墨色濃淡不一。

或是存世最早活字印刷品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古代印刷術主要分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雕版印刷術自唐五代時期步入了推廣行用階段,此后歷經三個世紀左右的持續發展,至北宋出現活字印刷。宋體字是一種字體大小一致,筆畫粗細勻稱的字體,它的出現與運用為古代印刷(包括活字印刷)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基礎。

伍顯軍介紹,根據相關研究,宋代溫州雕版印刷業興盛,刻印書籍數量多、質量高、流傳廣。如今,溫州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保存較多溫州佛塔出土的宋代佛經,多是刻印書籍。1994年龍灣區皇岙國安寺千佛塔出土的《蠶母》彩色版畫,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件套色版畫。而正是因為溫州雕版印刷業的興盛,為后來的活字印刷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伍顯軍表示,目前,有專家對于該殘頁是否為活字印刷尚未達成一致意見,有認為是活字印刷,有認為是活字捺印,有認為是佛經版畫。但是,他認為,從節省成本角度考慮,佛教信徒虔誠地采用活字印刷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還是偏向于認為這是活字印刷品。并且,如果認定該殘頁采用的是活字印刷品,應是迄今發現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2014年,韓國在索契冬奧會閉幕式上的宣傳片提出了“韓國人發明活字印刷”觀點。聽此新聞,溫州博物館向媒體出示了這件《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它比韓國宣稱的最早印刷品——1239年印刷的《南明泉和尚頌證道歌》早了一個多世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該佛經殘頁采用的是活字印刷的觀點,已為多數專家所認同。

今生故事

東源木活字“印刷術”最好證明

東源村位于瑞安市平陽坑鎮,村里有著名的木活字印刷展示館。據當地《太原郡王氏宗譜》記載,元初,隱居在福建省安溪縣長泰里的王法懋開始把木活字印刷術引入編修族(宗)譜事業之中。從此,“梓輯”(對運用木活字負印刷編修的宗譜的一整套工藝的概括性稱謂)之藝問世,并歷代相承。

據了解,東源木活字印刷術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傳承了23代,作為中國唯一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技藝,是四大發明之一——“印刷術”源于中國的最好證明,被譽為古代印刷技藝的活化石。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0年11月以“中國活字印刷術”為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根據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出的承諾,瑞安市政府對中國活字印刷術首先采取一系列搶救性的保護措施:政府對傳承人定期給予經濟補助,鼓勵和支持傳承人帶徒授藝;引導民間宗族修譜的文化傳統,鼓勵采用木活字印刷宗譜,讓這項遺產繼續在文化市場的需求中繼承下去。

吳魁兆是木活字印刷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之一。他是16歲開始跟隨當地木活字印刷大師王樸如學藝,學木活字印刷就是為了做宗譜用的,而他現在每年都會接到做宗譜的活。據他介紹,目前溫州共有木活字印刷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7人。2009年,瑞安市成立了活字印刷協會,有從事該行業工作的120人入會。

現在,他每周都會抽出一些時間到木活字印刷展示館,向來館里參觀的游客展示和介紹木活字印刷術。

瑞安傳承人澳洲“獻藝”

由瑞安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文明傳承與未來希望——中國木活字印刷與當代漢字水墨藝術作品展覽,于去年12月3日至12月11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和悉尼舉行。溫州市的木活字印刷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王釧巧、吳魁兆現場制模、刻字、排版、印刷,向澳大利亞人民展示中國古老的印刷技藝和東方文化的魅力。

吳魁兆說,東源木活字印刷術,完整地再現了活字印刷的作業場景:刻字、檢字、排版、校對、印刷、打圈、劃支、填字、分譜、草訂、切譜、線裝等二十道工序,是活字印刷術源于我國的最好實物證明。他的家里收藏有10來萬個字模,這次去澳大利亞展示,他也帶去了1萬多個字模。

吳魁兆說,在這次展覽會上,他們的現場展示,讓許多前來參觀的人很驚嘆。并且,當地媒體對此次展覽會進行網上直播,點擊量很高。

除此之外,近年來,央視新聞綜合頻道等多次播放的專題片《深埋的物證》中,也有許多內容涉及東源村木活字印刷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東源木活字印刷術
印刷術的傳播及其影響
活字印刷,他們還在傳承!
溫州小山村驚現“失傳”印刷術,被第25代傳人搬上網店
中國影像方志| 瑞安:永嘉學派思想傳承高腔凝聚鄉情 文脈綿延木活字印刷散發墨香
非遺 欲借市場之力破傳承之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礼县| 云梦县| 安丘市| 龙南县| 徐闻县| 健康| 高阳县| 德昌县| 东台市| 长治市| 嘉禾县| 海林市| 敦化市| 德江县| 涞源县| 盘锦市| 锦屏县| 石河子市| 台南县| 息烽县| 宣城市| 德兴市| 自治县| 泾川县| 边坝县| 林周县| 固安县| 寿阳县| 灵寿县| 同心县| 腾冲县| 旺苍县| 赤壁市| 青阳县| 福海县| 会泽县| 平南县| 广昌县| 大厂| 沾化县| 太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