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界有一種公認的說法:“神經(jīng)官能癥患者讓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調(diào)癥患者讓別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說,神經(jīng)官能癥患者把責任攬給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人格失調(diào)癥患者卻責怪別人,首當其沖的就是他們的子女。他們不履行作為父母的責任,不給孩子必要的愛和關心。孩子的德行或學業(yè)出現(xiàn)問題時,他們從來不會自我檢討,而是歸咎于教育制度,或是抱怨和指責別的孩子,認為是他們“帶壞”了自己的孩子。這樣的父母常常指責孩子:“你們這些孩子,都快把我逼瘋了!”“要不是為了你們這些孩子,我早就和你們的爸爸(媽媽)離婚了!”“你們的媽媽神經(jīng)衰弱,都是你們造成的!”“要不是為了撫養(yǎng)和照顧你們,我原本可以順利讀完大學,干一番真正的大事業(yè)?!彼麄?yōu)楹⒆尤蘸筇颖茇熑翁峁┝税駱?,還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的婚姻很不幸,我的心理不健康,我的人生潦倒不堪,全都是你們的責任?!焙⒆訜o法理解這種指責多么不合理,于是就歸咎于自己,由此成了神經(jīng)官能癥患者。因此,父母有人格失調(diào)癥狀,孩子也會出現(xiàn)人格失調(diào)或神經(jīng)官能癥,上一代的問題影響下一代的成長,這種情況并不罕見。---斯科特派克
今天咨詢中一個女士,自己是一個教師,同時出身在教師家庭,可是說是書香門第。看外表很多人會羨慕這樣的家庭,沒有人看到別人的內(nèi)心,對于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思想,她會看到誰都是很幸福,只有自己是不幸的,可是當我們了解真實的情況,我們就知道誰活的都不容易。
她是因為自己的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輟學在家才來做心理咨詢的,當一個咨詢師做的咨詢時間夠長,當一個咨詢師夠警覺,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家庭都有它的相似性,當家庭中是嚴格的媽媽,更恰當點的表達是一個人格失調(diào)的媽媽,當一個媽媽是人格失調(diào)癥,她的丈夫就是她指責的對象,同時家里面所有的苦難她都是指向她的孩子們。她都是認為她的苦難是別人帶給她的,所以她會一直的指責要求控制,當一個家庭孩子多的時候,強勢的叛逆的孩子就會反對她,離開她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可是如果一個孩子內(nèi)心是脆弱的,就會被媽媽反復催眠,你要負責我的苦難,你要負責家庭的苦難,否則你就是不孝順的,就是白眼狼,所有的指責目的就是變相的控制。
媽媽是我們沒法選擇的,可是夫妻就不一樣了,有的丈夫會早早地離開,有的會晚一點離開,因為沒有人會一天到晚聽一個人在喋喋不休的批判指責自己。這樣的家庭的孩子很可能會出于同情媽媽恨爸爸,可是在這個家庭里面爸爸也是受害者。當然爸爸能夠選擇離開,最苦的當然就是孩子了,因為你小的時候,你無法逃離,她是你唯一的親人。盡管她會打你罵你,可是有的時候她會心疼你,這一點會讓孩子們的心理有一點火星,有一點希望,我媽媽還是愛我的。
當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在學習上受到了羞辱,很多的時候一個人就會把羞辱變成力量,這種情況是因為自己的內(nèi)在力量沒有被破壞,因為自己有選擇權,過去的年代每個媽媽和爸爸都很忙,孩子多,這也是另一個好處。總不至于像現(xiàn)在的孩子,每天家里學校都在學習,根本沒有娛樂。這樣每天壓郁的情緒堆積起來就沒有辦法釋放掉,才容易讓一個人挫折抑郁。
這個個案就是在一次親戚聚會上,叔叔們笑話她學習不好還很不聽話的時候,自己奪門而去,從此開始用功學習,后來上了大學。可是這個羞辱一直是自己的傷疤,另一方面媽媽對她的不好也讓她覺得我一定要當一個好媽媽,媽媽的控制讓她給孩子太多的寬松和溺愛。有一個心理學家說,一個人結婚正是來療愈自己的童年呢?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你在童年受到傷害的時候是無能為力的,今天你長大了,你有能力改變自己,或者說有能力決定問題的時候。一方面通過解決問題讓我們知道對孩子嚴厲是不好的,同樣對孩子完全寬松也是有害的。
有人會說他有好幾個兄弟姐妹,為什么她會出問題呢?因為她是家里面的老大,自己出生時家里貧苦,爸爸媽媽都忙,沒有一個安定的家。兩歲起自己就被送到外婆家,外婆還重男輕女,同時家里還有兩個表哥總是欺負她,這就造成她的沒有價值感。因為他們總是說,你回你家去,這里不是你的家,這對于二三歲的孩子是非常大的傷害。很多大人不理解,會說這就是孩子們的玩笑話,可是對于一個剛明白世界的孩子,一個剛建立認知的孩子,我們只能說孩子的世界是脆弱的。
媽媽一個月能來看她一次,每次來外婆告狀她就會被媽媽打,一直自己到了九歲才回到自己媽媽身邊。她今天說我給我媽媽花錢做事都行,就是不能讓我愛媽媽碰我的身體,我會起雞皮嘎達。一個孩子三歲之前一定不能送給別人看著,以為三歲之前建立起來的親密關系會維持一生。我們看到很多在外婆家養(yǎng)育的孩子,等孩子回到父母身邊時候,父母在不會教育方法,每天都是只關心孩子學習,這樣的孩子才更容易叛逆。
當她回家之后,為了討好媽媽,她會干很多超過自己能力的活,以此來換的媽媽的認可。當然照顧兄弟妹妹的責任也都落到他的頭上,特別是一樣的家庭,老大從小被媽媽教育成你必須要管你的兄弟妹妹,時間長了,即使打了你還是會操心他們的人生,因為你被那個思想占有了。你要照顧別人你才有價值,你才會被認可,否則你就是一個壞孩子。
個案結婚后有過幾次大病,我常說一個人壓力大的時候,不是身體出現(xiàn)問題,就是心理出現(xiàn)問題,因為她的媽媽離婚,媽媽感覺到自己活不下去了,所以她只能給媽媽接到家里來,可是媽媽是那種到誰家都和你干仗。到她這里也是如此,和她的男人吵架,罵她的孩子,她說我媽媽真的有心理疾病,在那種情況下只能委屈自己,因為她媽媽都是隨時想死的那種。她只能是勸著媽媽,安慰自己的男人,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是媽媽還說她不替媽媽說話。后來自己實在撐不下去了,才離開媽媽上外面住一階段,可是自己身心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傷,不斷發(fā)病,差一點就死了。自己也得了抑郁癥,經(jīng)過自己看書學習,一直以來的咨詢,現(xiàn)在慢慢的好了。
今天咨詢的時候,她說我在別的咨詢師那里做過咨詢,我畫過一個房子上面有十字架,老師你給給我解釋一下嗎?我本來是不擅于解釋這些,但是問題比較明顯,我就說是不是你在背起你家族的十字架,你家族所有的苦難你都要承擔。我說我們那樣才會受苦,因為我們還沒有當游泳健講的時候,我們下河救人我們就是找死,救不了別人還會把自己累垮。同時我們也阻礙了兄弟妹妹的心靈成長,因為你幫他們,他們就不想獨立,這樣他們的潛力就被埋沒了。當我們不作救世主的時候,我們輕松了,別人也輕松了,因為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是自己。
她每天活得很苦逼,媽媽就很肯定她,說她有正事。不像她的一個妹妹,一天天的傻笑,沒有頭腦的,即使今天媽媽還在強化她的苦難嚴肅,媽媽還是想讓她活出自己苦難的人生。因為媽媽覺得只有嚴肅的人才是過日子的人,輕松的活著沒有擔心的人生才不是人生。所以妹妹叛逆媽媽,人家活出了自己,逃離了媽媽的控制,媽媽雖然想起來就罵一頓,可是也無能為力。
一個指責的媽媽,孩子會覺得都是自己的錯,孩子才容易得神經(jīng)癥,所以好指責的父母一定要時時檢討自己的言行,你不是教育孩子小的時候,你的言行影響孩子的一生。有些父母貪圖省事,缺乏耐心,動不動就會用“遺棄”來威脅和管束孩子,照我的話做,不然我就不再愛你,你自己想想,會落得什么下場!那當然意味著拋棄和死亡。這樣的父母把愛心丟在一邊,取而代之的是控制和專制,這使得孩子對未來充滿恐懼。他們覺得世界是不安全的,甚至把世界看成是地獄,這種恐懼的感覺會一直保留到成年以后。如果這份禮物無法從父母那里獲得,孩子也有可能從其他渠道得到,不過其過程必然更為艱辛,通常要經(jīng)過一生的鏖戰(zhàn),而且常常以失敗告終。
所以此刻療愈自己,我們才能不把問題傳給下一代,覺醒的父母才會看到問題解決問題,很多人看不到是沒辦法解決的。每天很多父母來咨詢總問我怎樣教育孩子,我說最好是父母做心理咨詢,因為你明白你才會引領孩子,否則你怎么做都是錯,因為你看不清問題出在哪里,你看不清你自己原生家庭給你人生帶來的影響,你怎么療愈自己,只有你身心健康,你表里一致,你才能夠給孩子安全感,你才敢放手,否則你是一個焦慮恐懼的人,你能給孩子的只能是焦慮恐懼,你背著苦難,你給孩子的一定是苦難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