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谿(1612-1692), 中國明末 清初畫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劉,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喪母,遂出家為僧。法名髡殘,字石谿,一字介丘,號白禿,一號殘道者、電住道人、石道人。他削發后云游各地,43歲時定居南京大報恩寺,后遷居牛首山幽棲寺,度過后半生。性寡默,身染痼疾,潛心藝事,與程正揆(程正揆,號青谿道人)交善,時稱二谿,藝術上與石濤并稱二石。善畫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畫主要繼承元四家傳統,尤其得力于王蒙、黃公望。構圖繁復重疊,境界幽深壯闊,筆墨沉酣蒼勁,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現技法,多從王蒙變化而來;而荒率蒼渾的山石結構,清淡沉著的淺絳設色,又近黃公望之法。他還遠宗五代董源、巨然,近習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并蓄,博采眾長。
在學習傳統基礎上,重視師法自然,自謂“論畫精髓者,必多覽書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山水中度過,經常 駐足于名山大川,流連往返。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觀的情感、性靈與客觀的景物、意境相感應、交融,使其山水畫景真情 切,狀物與抒情成為一體。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險,重山復水,開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結構嚴密,穩妥又富于變化,創造出一種奇辟幽深,鮮明的藝術特色。
石溪作品 石溪 山水
石溪作品 石溪 溪山疏屋
石溪作品 石溪 1680年作 秋水獨坐
石溪作品 石溪 (款) 癸巳(1653年)作 奇渺幽深圖 立軸
石溪作品 石溪 萬壑松泉 立軸
石溪作品 石溪 山水
石溪作品 石溪 山水 立軸
石溪作品 石溪 山水 立軸(八選二)
石溪作品 石溪 山水 立軸
石溪作品 石溪 1663年作 山水
石溪作品 石溪 山水 立軸
石溪作品 石溪 山水 立軸
石溪作品 石溪 溪山垂釣圖 立軸
石溪作品 石溪 順治十八年(1661年)作 秋山圖
石溪作品 石溪 1666年作 山水 立軸
石溪作品 石溪 辛丑(1662年)作 山水 立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