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有的人積極樂觀,渾身散發熱情與希望;有的人悲觀懈怠,讓人不自覺跟著喪……真正優秀的人,不會在意外界影響,不去抱怨艱難困苦,即使沒有光環加身,也依舊努力過好每一天。
樂觀使人強大。身處無所不在,無遠弗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技術的進步深刻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成功的內核卻始終如一。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日夜夜的百煉成鋼。你看到了成功者手捧鮮花的時刻,卻不知道這后面有多少不成功的歲月。堅如磐石般強大的內心是促成這些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三國時期,劉備如龍,審時度勢,亂世中謀得一席之地;和平年代,中國外交官威而不怒,親而不犯,強大的心理素質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古往今來,每個成功者的經歷都在告訴我們,欲成功,少不了樂觀的心態,更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其實,人與人之間并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于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他的心態。 樂觀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動力。當你悲觀的時候,你難于做好事情;當你什么也做不好時,你就更加悲觀。
樂觀使人奮進。生活不盡如人意,但它會饋贈每一個樂觀努力的人。張海迪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他沒有沮喪和沉淪,而是對人生充滿了信心,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作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但他發奮努力,學完了小學和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和日語還有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任憑雨注,總有天晴時。經歷奔波流離,風波苦痛,不抱怨生活,不苛責自己,用微笑默默點亮一盞心燈。經歷過再多的風浪,依然對生活充滿熱情,對未來充滿向往。
人生應該有所追求,但暫時得不到并不會阻礙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潤滑劑。
樂觀使人智慧。陸游生于兩宋之交,民族的矛盾、國家的不幸、家庭的流離,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但是他并沒有一味自怨自艾,宦海浮沉幾十年,始終精忠為國,一生戎馬,一生戰斗,在詩詞、書法、史學方面也多有建樹。“勿以有限身,常供無盡愁”是他的自我寬慰,也是他的處世智慧。
“宰相肚里能撐船”,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凡事,看淡一些,看開一些,看遠一些,就會發現“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并非妄念。學會原諒那些無心之失,學會坦然面對事業、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個大氣、大度、大方的人,一笑而過,也是一種智慧。
在現實生活中,終日煩惱的人,實際上并不是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而是根源于煩惱者的內心世界。
因此,當煩惱降臨的時候,我們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棄,要學會給心靈放假,從心理上調適自己,避免讓煩惱掩蓋了樂觀。
積極樂觀的人,往往臉上都掛著恬靜安然的微笑,并非看破紅塵,也非刻意佯裝堅強,這是一種自我解救、擺脫生活俘虜的姿態。樂觀是一把神奇的鑰匙,住在看見它的人眼中。苦難與歡樂的存在狀態,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苦中作樂,抑或眼含淚水地追尋歡樂,都是生命柔韌不屈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