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技巧之巧設鳳頭
一、考場作文最忌諱的兩種開頭
1.七彎八繞,廢話連篇
作文難,開頭更難。一些考生咬著筆頭,絞盡腦汁,左思右想,就是難以寫下第一筆。萬般無奈,信筆涂鴉,希圖在胡亂應付中,找到感覺。這樣的開頭,往往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七彎八繞,始終在題意的外圍,不能緊扣中心和主題。廢話連篇,對表現寫作主題毫無價值。
【示例】遙遠的眼神
【審題】
題目《遙遠的眼神》的寫作對象是“眼神”,要求考生重點寫眼神,表現眼神的內涵,希望、鼓勵、鞭策、激勵、信任、責備、關注、關愛等等。“遙遠”是題目的限制詞,從時間上限制“眼神”的存在。對中學生而言,“遙遠”有多遠呢?題目前的提示語對此有著明確的解釋,可幫助考生打開思路,“在你的生活中,你曾遇到過怎樣的眼神?那留在你記憶深處的眼神,又曾怎樣長久地撥動著你的心弦?”顯然,“遙遠”在這里指“記憶深處”,要求考生要寫過去的事,不能寫現在的,更不能寫未來的。可以寫親人、朋友、老師等眾多的眼神中選擇一種你最熟悉的,給你影響最深的眼神來寫,表現那個眼神給你帶來的影響。
【中心材料】第一次登上舞臺演講,緊張得實在不行,就要轉身離去,卻發現老師堅定而飽含期待的眼神。
【例文開頭舉例】
①像雪花一樣的晶瑩剔透,落在手掌心,柔柔的涼涼的癢癢的。②因為有陽光的照耀,才顯示出她的美麗,因了掌心的溫度,她才化為歡快的水珠。③那年,八歲的我第一次登上舞臺,為大家演講雷鋒叔叔的事跡。④燈光的照射,讓我不知所措,心中的小兔子跳的厲害,以至于背得爛熟的內容,全忘到了九霄云外,怔在了那里。⑤一想到所有人的目光,我的手心里就沁出了汗珠。⑥鼓勵的掌聲響了一次又一次,我感覺時間已過了半個鐘頭的樣子。⑦“別丟人現眼了,快離開吧!”我對自己說,就在我轉身離去的瞬間,我瞥見了觀眾席上語文老師的眼神,滿是期許和鼓勵,似乎在說孩子你一定行,別怕,相信自己。⑧那個眼神影響了我此后的人生。
【分析】這是一個典型的“七彎八繞,廢話連篇”的開頭。八句話中,只有兩句話與主題有關,其他句子與要表現的主題關聯不大。句①語言很美,是一個精彩的比喻,讀了后我們卻不知道考生在表達什么,句②寫陽光和掌心的溫度給“她”帶來的溫暖與歡快,讀到這里,我們依然不明就里。開頭兩句廢話純屬多余,刪掉。從句③開始進入敘事,寫自己八歲時參加演講比賽的經歷。④⑤⑥三句分別運用心理描寫、神態描寫,寫自己緊張得心理。以上四句話與主題雖有關系,但對表現主題,作用不大,可有可無,繞了很大的圈子,始終沒有繞到正題。句⑦出現眼神,開始扣題,這是與本文主題相關的。句⑧寫那個眼神對自己的影響,點明題旨。
2.堆砌辭藻,華而不實
一些考生,為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炫耀自己博學多聞,作文開頭總是旁征博引,名言名句大燴菜、名人事例一鍋端、好詞好句齊上陣,甚至不惜堆砌辭藻,使得開頭異常華麗,讀過之后,如墜云霧,卻不知所云。這樣的考場作文開頭,縱使文采飛揚,卻也是缺少思想,更是華而不實,難以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
【示例】從腳下出發
【審題】
寫作對象是出發,中心詞是腳下。全文通過具體事例表現自己腳踏實地,向著理想、目標前進的主題。
【中心材料】畢業考試前的兩次模擬考試,情況一次比一次糟糕,自信心跌到低谷。十字路口,是放棄還是選擇堅持,猶豫不決。
【例文開頭舉例】“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心里默念著孟子的睿語,聽著鄭智化的《水手》,他們道出的可是我的心曲,模擬考試連連失利,自信心蕩然無存,希冀在沉淪中尋找心靈的慰藉。這時,臥薪嘗膽最終反敗為勝的勾踐,噘有《國語》的盲人左丘,汨羅江畔吟哦《離騷》的屈子,飽受宮刑之苦終著有傳世經典《史記》的司馬遷,他們一一向我走來,用自身的血淚史,告訴我要從腳下出發。海明威漂洋過海,諄諄告誡我: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從腳下出發,就是你最好的選擇。不問結果,只管風雨兼程。
【分析】這種堆砌辭藻的開頭,是很能忽悠閱卷老師的,大量的名人事例、名言名句,表明考生博學多聞,知識淵博,很有文采。可謂“群英薈萃,蘿卜開會”。仔細一讀,就會發現在大的招牌后面,并沒有多少實際內容。表面的熱鬧并不能掩蓋思想內容的空洞,華而不實。出現這種只追求語言的華麗,辭藻的堆砌,是一些考生片面地認為閱卷老師只關注作文的語言,,而不管作文的思想內容、篇章結構等。語言是為表達中心服務的,作文的開頭有一兩個名人事例或名言警句即可,太多則物極必反。
二、“巧設鳳頭”技法及范例
要求老師針對巧設鳳頭的幾種方法進行分類講解,并給例析。參考講解的方法有:1.用總領句提綱挈領;2.恰設懸念引人入勝;3.善用排比彰顯底蘊;4.引用名句攀龍附鳳;5.巧用題記畫龍點珠;6.描寫渲染入情入境。上述只羅列的大的點,要求每點還可分小點進行分析講解,以上各點僅供參考,老師可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合理列舉其他點。
1.用總領句提綱挈領
作文的開頭,用三言兩語概述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或中心思想,即用總領句提綱挈領。寫作時,全文圍繞此總領句展開,閱卷老師讀了開頭,就能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或中心思想,起到“一葉知秋”的作用,給閱卷老師留下深刻印象。
示例:
題目:歌從心底唱起
中心內容:雖然唱歌總是找不著調,喜歡唱歌的她卻說是按自己的感覺唱出來的,自編自演、獨立作詞作曲的歌,唱得如癡如醉,贏得陣陣掌聲。一曲《海闊天空》,她用依舊不標準的歌聲,表達自己對音樂的喜愛、追求與執著。
文章開頭示例:
她,是合唱時的“一枝獨秀”,和諧的聲音總是因為她獨特的旋律而變得不和諧,盡管如此,她依然愛唱歌,愛那美妙的音符,高興時哼個小曲兒,郁悶時用音樂陶冶情操。
分析:開頭緊緊圍繞題目“歌從心底唱起”,直奔主題,合唱時的一枝獨秀縱使不和諧,她依然愛唱歌,無論高興與郁悶。簡短到只有七十六個字的開頭,卻內涵豐富,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以及考生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言簡意賅,是用總領句提綱挈領的典范。
范文:
成長的滋味
湖南一考生
站在領獎臺上,我的心里除了緊張,還有甘甜——破蛹化蝶的喜悅。成長的滋味這般甘甜,真好!
升入九年級,第一堂語文課前,同學們都在揣測語文老師該是那方神圣。“咱們校是女兒國,全年級就一位男語文老師,全校才仨。教咱們的幾率小之又小,可以忽略不計。”小孔為自己的精細推算,洋洋得意。“切!娘娘腔就是喜歡女老師。”我們幾個笑得厲害,陽陽話音未落,就招來小孔沉重一拳,小孔吐出一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要我說,語文老師要溫柔大方,細心體貼,經驗豐富。”我一句一頓,連比帶劃地說,“哎!哎!別急著下結論,你咋那么肯定就是女老師啊。”書癡同桌,隔著厚厚的眼鏡片盯著我,“打賭?”“打賭就打賭,誰怕誰!”我最不怕的就是打賭。
其時,進來的是一位帶著黑邊眼鏡,文質彬彬,早有耳聞的年級語文“一男”。“怎么是他!千不該萬不該,失策!失策!”此后,我帶著不配合、不合作、不聽話的情緒,開始了語文“一男”的課。他在課堂上侃侃而談,時而旁征博引,講課的方式幽默靈動,很有青年教師的活潑。我卻認為他是在做作,很惡心的。看同學們很高興、很認真地樣子,我的不滿不敢表現出來,只在私下里八卦他。沒人跟我呼應唱和,時間一長,自己也感覺無聊,“聽就聽點吧,是給他面子。”我解嘲道。
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語文成績是年級第二,他擔任的另一個班是第一。全班都沉浸在幸福和喜悅中。我卻高興不起來,成績在年級排名比升級時下降了一百多個名次。同桌拍拍我的肩膀:“服吧,啥都別說了。”
深秋以至,我的心慢慢冷靜下來。借同學語文筆記,厚著臉皮拉著同桌請教他問題,漸漸地發現他挺可愛,像大哥哥。
第二次月考,成績有了很大起色。期末考試竟然反彈到班級第五。起死回生的我,盯著成績,傻傻地哭了。年級評我為“學年最大進步獎”。
經歷此事,我成熟了,更成長了。成長的滋味竟是這般甘甜。
賞析:
文章以總領句開篇,交代了文章寫作的中心內容,一目了然,收到了提綱挈領的效果,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被評為考場滿分作文。
2.巧設懸念引人入勝
在作文的開頭,提出疑問或者設置一個吸引閱卷老師興趣的懸念,先扣住閱卷老師的心弦,然后在后文逐步揭開疑團,讓閱卷老師有種柳暗花明之感。懸念的設置,可以是情節方面的,可以是情感方面的,可以是人物方面的等等。設置懸念要注意,懸念要從轉變開始。開頭設置懸念,最能抓住閱卷老師的心,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示例:
題目:在好奇中成長
中心內容:吃花生米,心生好奇,既然嘴能吃,鼻子也一定能吃,結果憋得臉色通紅的我,在爸爸的幫助下,擠出了花生米,才明白鼻子是用來呼吸的,在好奇中成長了起來。
文章開頭示例:
童年時代的我,好奇、頑皮、可愛,種種性格促進著我成長著,在這崎嶇的成長小路上,發生了不少好奇而有趣的事……
分析:考生以“在這崎嶇的成長小路上,發生了不少好奇而有趣的事……”開頭,設置懸念,“好奇而有趣的事”到底是什么呢?吸引了閱卷老師的閱讀興趣。全文緊緊圍繞“好奇而有趣”展開,在步步闡釋中,解開疑團。
范文:
興趣,是一種甜蜜的牽引
福州一考生
暑假將至,我的心早已飛向農村老家。從前年暑假到現在,老家房前屋后的那片景致,是我的興趣所在,每念及,一種甜蜜醉上心頭,牽引著我的興致。
老家,房前屋后,雜花生樹,靜水深流,滿塘清香,稀疏的月光,一兩聲蟲鳴,野草、野花潛滋暗長,氤氳著老家那一片樂土。
微風中,搖曳起舞的蒼耳子,翠綠的葉子,紫蘇色的莖梗,清晰可見、觸手可感的脈絡,煞是可愛。兔兒草、豬芽菜、蒲公英……恍惚了眼眸,醉了我的心。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是《詩經》里的句子,婉約了我的情思,留給我唯美的記憶,我一直以為那只是書中的句子,跟我無緣,與我們的時代無關。因為遙遠,更顯絕美。面對滾滾東逝水,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快節奏的生活,急忙急忙的我們,更是認為那些富含哲理的詞句,只能存活在孔子的時代,但我竟傻傻地癡戀著這些詞句。“采采卷耳,不盈傾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每讀之,心旌神搖,甜蜜感自心底升騰、翻滾。
前年剛放暑假,爸爸說爺爺想孫子了。我知道,我在爺爺心里,比他在我心里重要得多。一個小時的顛簸后,城市的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全甩在了車尾。下車,步行。寧靜、清幽撲面而來。充滿泥土氣息的鄉間小道,蜿蜒曲折,路邊的野草觸角般延伸向農村老家。榆樹上的知了,在叫著夏天。一兩只驚醒的青蛙,“撲騰”“撲騰”跳入水中,藏在水草中,探出頭,露出骨碌碌的眼睛,盯著遠方的來客。
房前屋后,植滿了榆樹、楊樹、槐樹、梧桐等,樹下野草野花遍地是。一陣荷香飄來,甜蜜了我的鼻孔,嗅嗅,清香得很。嗅著清香尋蹤,一處荷塘,滿目清香。荷花正盛,荷葉正茂。
課本上,周敦頤《愛蓮說》中的句子,一股腦地涌上心頭,“香遠益清,亭亭凈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小石潭記》描述的景象,依稀可見,如在眼前。
就著景讀詞句,我才真正懂了那些動人的句子,她們哪里是詞句,那是一個個鮮活、跳躍的生命;就著詞句讀景,草木的靈性,草木的美,豐盈了我的思想,愉悅了我的精神。這興趣,該是與生俱來,流淌在血脈里的文化精魂吧。她是一種甜蜜的牽引,對我而言。
賞析:
文章開篇設置懸念,臨近暑假,“我”的心早已飛回農村老家,房前屋后是何種“景致”?致使考生“每念及,一種甜蜜醉上心頭”。調足了閱卷老師的胃口,然后考生圍繞興趣帶給自己的甜蜜展開,農村老家的一草一木,蟲鳴蛙跳,饒有趣味。考生并沒有止于此,而是將課堂學習的詞句與眼前的景,緊密結合,相互印證,豐富了課堂,草木春秋,豐富了審美。最后點出將閱讀與生活結合起來,是文化的精魂。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3.善用排比彰顯底蘊
以精巧工整的排比句開頭,朗朗上口,能在第一時間增強文章的氣勢,彰顯考生較強的語言功底,文化底蘊,以及遣詞造句的能力。
示例:
題目:快樂的成長
中心內容:一年級時,第一批戴上紅領巾在隊旗下宣誓是快樂的;二年級時,最快樂的事情是在袖子上別一個很有威信的值日生標志;現在,快樂就是和同學一起聚會、玩耍、旅游等等。
文章開頭示例:
快樂是對童年棒棒糖的美好回憶;快樂是讓出座位時他人微笑的回報;快樂是付出艱辛努力時手捧獎杯的淚水;快樂是在游泳時和朋友們嬉戲打鬧;快樂是在游樂場里興奮的尖叫聲。
分析:考生緊扣題目“快樂的成長”,以五個精彩的排比句開篇,既詮釋了“快樂”的內涵,又表明了寫作主題,同時又彰顯了考生深厚的語言文化底蘊,善用排比開篇,不落俗套。
范文:
感受節日
桂林一考生
洋溢著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發著勃勃文采精華的氣息;閃爍著古國文明的燦爛輝煌……它是節日,它陪伴著小小的你我快樂成長……
每當提及節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節日的背后,該有著怎樣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有著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蘊,有著怎樣美好甜蜜的向往與期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著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是歡樂祥和的象征,每一個春節都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到來了,便是我們人生的又一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布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時節,人們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日,人們懷著傷感懷著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愿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著的人以精神的庇蔭。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圣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奸佞之手,卻又無力回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凈?“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大人說七夕便是年輕情侶約會的時間,并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有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游異地他鄉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蘇東坡長嘆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歲歲去去來來,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詩如畫。感受節日的文化,感受節日的溫馨,感受節日的美好,但愿人生天天如節日,歲歲如今天,每一個人都懷揣著同樣一個美好甜蜜的夢,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實現!
賞析:
考生以三個排比句開頭,從不同的角度詮釋節日的魅力,緊接著寫自己對節日豐富內涵的思考:文化底蘊、美好甜蜜的向往與期盼。全文圍繞節日展開,以時間為序,先后表明了考生對春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五個中華傳統節日的理解與思考。全文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考生感受深刻、思考縝密。
4.引用名句攀龍附鳳
在作文的開頭部分,巧妙地引用名言警句,裝飾“鳳頭”,在中考佳作中比比皆是,備受閱卷老師青睞,被實踐證明是一種非常成功的中考作文應考技巧。引用名言警句可以增添作文語言的文采,豐富作文的內容。如若與全篇融為一體,將使作文詞彩飛揚,攀龍附鳳。
示例:
題目:在磨難中成長
中心內容:考生從小詩《鵝卵石》的材料得到啟示,提出“只有經歷過磨煉的洗禮,人才會成長,人生才會展現出最光輝燦爛的一面”的觀點。接著,用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相結合的方法,表明自己對人生的深切感悟。
文章開頭示例:
泰戈爾說過:“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的確,只有經歷過磨練的洗禮,人才會成長,人生才會展現出最光輝燦爛的一面。
分析:開頭引用泰戈爾的名句,增添了文采。考生在對名句的理解中,表明了自己觀點,水到渠成,增強了論證的力量,令人信服。是引用名句攀龍附鳳的范例。
范文:
悄悄地提醒
山東一考生
提醒,是一種雖特別但卻毋庸質疑的愛!“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說的是春風悄悄地滋潤著萬物,這是一種愛。“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寫的是母親對兒子默默地關愛。還有一種愛那是悄悄地提醒。
一個初夏的午后,暖暖的陽光懶懶地爬進窗戶。幽幽的熏香伴著淡淡的咖啡香。仿佛要把這初夏秉承著春的夢囈孕育成夏的成熟。教室里,歷史陳老師正在教室里賣力的為我們講述歷史,帶領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遨游。教室中氣氛很是活躍,不時傳出同學的笑聲。起初,我也饒有興趣,很聚精會神地聽課。聽了一會感覺有些沒勁,頓時有些無聊,腦袋四處亂轉,尋找能吸引我注意力的有趣事物。轉了好幾圈,愣是沒發現一點有趣的事情,不經有些沮喪。于是我拍拍前面吳均弘的肩膀,和他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起來。聊到興處,聲音不禁也有些大了,動作幅度也有些夸張,有些旁若無人起來。就在我有些忘乎所以時,我突然發現有一道目光射向我這邊,我抬起頭一看,是陳老師,只見他對我不易察覺的微微笑了笑。我看懂了他的意思,他在悄悄的提醒我不要破話課堂紀律。我急忙點點頭,把手微舉,表示歉意,我看見他嘴角的笑意濃了一些,頭微微有些贊許的點了點。我關上了話匣,再次聚精會神的聽起了課,我發現,陳老師的課還是挺有意思的。在聽課的時候,我心中也不禁泛起一絲溫暖,我如此破壞課堂紀律,陳老師為了保護我的尊嚴,采取了這種悄悄的提醒的方式,我有些感動。
想起了在路邊的一幕。一位男士在排隊時把用過的紙巾隨手扔在了地上,走過來了一位老奶奶,她說的那一番話,我至今還記憶猶新。“先生,您的東西不小心掉了,請撿起來哦,下次小心一點。”整句話里沒有出現任何一個亂扔垃圾之類的詞。不但悄悄提醒了別人,還為別人留下了尊嚴。
正如這樣。朋友之間悄悄地提醒可以消除尷尬,加深友誼;師生之間悄悄地提醒可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感;陌生人之間悄悄地提醒可以融化人與人之間的冰冷與陌生,讓整個社會更加溫暖。有一種愛叫潤物細無聲;有一種愛叫悄悄地關愛;更有一種愛叫悄悄地提醒。
賞析:
文章開頭引用了古典詩詞名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和“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寫悄悄的愛和默默的關愛兩種愛的表現形式,之后,提出還有一種愛叫悄悄地提醒,觀點新穎別致,開篇點題,耐人尋味。
5.巧用題記畫龍點珠
即在作文的開頭寫一兩句飽含哲理、扣人心弦的話。精彩的題記,在最醒目的位置表明考生的觀點、態度、看法,表現文章的中心,讓閱卷老師在第一時間把握文章的要點。題記,又使作文在形式上新穎別致。巧用題記無疑使作文錦上添花,起到畫龍點珠的效果。
示例:
題目:勤奮——打開夢的鑰匙
中心內容:以“神筆馬良”的故事引出考生對勤奮的思考:只有勤奮,“神筆”才不會變成夢,然后用兩個假如,表明擁有神筆后該怎么做,啟人深思。
文章開頭示例:
靈感只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題記
分析:題記之后,考生引入神筆馬良的故事,三問自我,得出答案,呼應題記。然后層層說理,語言簡潔凝練,通俗易懂。
范文:
我的強家夢
蘭州一考生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題記
自幼,一顆強家夢的種子,在我心底生根發芽。我的強家夢,激勵著我經風歷雨,追逐彩虹。爺爺在世時,常跟我聊起家族的光榮歷史。祖上生活還算殷實,曾祖父兄弟三人,均有美名。曾祖父做村長,為人寬厚公正;二曾祖父是教書先生,全村人都很敬重;三曾祖父是醫生,醫德醫術享譽四鄉八里。在當時,是很光耀門楣的。祖父自幼嬌慣,身無長物,加上自然災害嚴重,家道中落。父親這一代,已經是普通尋常百姓家。講述時,爺爺的臉上總是溢滿甜蜜和榮耀,眼睛出神地望著遠方。臨了,總是喃喃地對我說:“你是我最看重的一個孩子。”小學時,我經常被抽到鄉中心小學參加競賽,每次聽到這消息,爺爺的山羊胡子就會歡快地笑上幾天。“國家富強啦,家族要振興啊!”爺爺似乎在自言自語。我重重地點點頭,他的手在我肩上使勁地拍拍。頓時,一股強大的力量注入我的心田,強家的夢想種子開始在我心底生根發芽。
父親是泥瓦匠,突然腰疼痛厲害。去年暑假開學前的一個深夜,我被一陣陣窸窸窣窣而又小心謹慎的聲音驚醒,父親疼痛實在難忍,怕影響我睡眠,在院子里忍痛。我的眼淚,悄悄來了。父親東奔西走,為家付出太多,我是長子,已經十五歲,該為家分擔責任了,思前想后,艱難地作出抉擇,忍痛割愛。第二天起床后,告訴父親,我的真實想法,“打工挺不錯的,你看咱村就剩我一人在上學。”“不行!想都不要想!”父親的憤怒是我所料不及的。見我主意已定,他開始反反復復地摸索那只香煙,三四根煙絲幾近脫落。也許我傷了他的心,也許是疼痛厲害。父親開始小聲地哭泣,告訴我,爺爺臨終前再三叮囑他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我上學,這是我從來不知道的。不爭氣的眼淚,肆意地流暢,浸濕了衣襟。執拗不過,父親答應去醫院,我繼續讀書。這時,我才發現我的強家夢,早已占據我的心,根已深,葉已茂。經歷此事后,我的強家夢,更加堅定。
此后,我心無旁騖,篤定學習,《送東陽馬生序》仿佛就是寫給我的。年終考試年級第二十二,畢業考試年級第八。
我的強家夢,砥礪著我努力前行,家即國,強家即是強國。
賞析:
文章一句名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作為題記,既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又表明了考生的觀點、態度,夢想的實現,要從小事做起,從腳下做起。該題記提綱挈領,讓閱卷老師眼前為之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