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底線不一樣,我們或許在不經意間因為一句話就傷害了我們身邊的人,但是自己卻不以為然。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你有沒有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那些不經意間從嘴里冒出來的話已經讓孩子感受到了傷害,你有注意過么?
第一句:“哎,你怎么又……”
父母責怪孩子最容易說出這句話,言語中充滿抱怨或無奈。 這種責怪就像給孩子貼上不良標簽,對孩子糾正行為問題是有害無益的。
事實上,當孩子的行為不合適時,最好告訴他們正確的方法。例如,如果一個孩子到處涂鴉,他可以得到一個免費的涂鴉角,準備一個小畫架,小畫板,或只是給孩子一個涂鴉墻,告訴他在這里畫畫。
第二句:“別給我添亂了,自己玩去”
當大人做家務時,孩子們總是想過來幫忙做點什么,但他們可能會幫倒忙。不耐煩的家長喜歡對孩子說:“別給我添亂了,一邊玩去。”這會嚴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影響他探索知識的習慣。
作為父母,要鼓勵孩子參與家務,給他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會很高興的,你也會很放松的。
第三句:“你不會的,我來吧”
當看到孩子事情做不好的時候,許多家長就很擔心,趕緊去幫忙。例如,吃飯時,孩子想擺好碗筷。媽媽擔心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脫口而出:“你不會,我來吧!”在父母安排好一切的背景下,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欲望被不斷減弱,甚至不再動手。
當孩子在探索中長大,如果父母擔心他在探索中受傷,可以對他說:“爸爸媽媽會和你一起做的”,讓孩子做他能做的,這才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好方法。
第四句:“別人家的孩子都行,你咋就不會呢?”
中國孩子都有一個公敵,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總是把孩子和別人比較,初衷是鼓勵孩子變得更好。然而,在過去,孩子們會在這樣的比較中感到自卑,自信心會一次次受到傷害。
說到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曲線。在生命的最初階段,有些人更快,有些人慢點并不重要。應該鼓勵孩子們慢慢長大,給他們動力和信心。
第五句:“男子漢大丈夫,至于嗎?”
我們總是希望男孩子們變得勇敢。如果看男孩哭是因為小事,父母可能會責怪他們:一個男子漢大丈夫,至于嗎?事實上,男孩也需要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如果你經常這樣對孩子說,讓他的負面情緒在心里積聚,他可能最終會成為一個無法自由表達感情的人。所以,要鼓勵孩子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情感,給予正確的指導。不是“男子漢至于嗎”,而是“男子漢要勇敢”!
?第六句:“你還像不像個男孩/女孩”
當男孩安靜,女孩喜歡運動時,我們可能會不經意地說“你不像男孩/女孩”。其實,當孩子們在探索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時,不要隨意否定他們,這限制了他們的天賦。一個男孩成為一個優秀的畫家,一個女孩成為一個優秀的運動員,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然表現,經常在他的行為中發現他的才能,并積極鼓勵他,從而把他的才能培養成特長,這才是正確的教育。
各位父母,你們有沒有說過這些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