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海上道人、東坡居士,世人常稱其為“蘇東坡”。
?提起蘇東坡,人們常常能夠想到他的大作《赤壁賦》《題西林壁》《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返鹊?。
但或許鮮少有人知道,蘇東坡其實還是一個大吃貨、美食家。
而今,就有這么7道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美食,我們一起來品鑒一二。
?東坡肉,大概是這7道美食中最為著名,也是最為常見的了。
這是蘇東坡被貶黃州時發明的一道美食。
據說有一天,蘇東坡在家,恰巧友人來訪。家中也沒有什么太拿得出手的食物可用作招待,于是他便將一塊豬肉放入鍋中用微火煨著,然后就開始與友人手談一番。結果沒想到,下棋太過入迷以至于忘記了鍋中還燉著豬肉,等到棋局結束時才想起來這回事兒。
于是連忙起身去看,未曾想掀開鍋蓋以后,肉香撲鼻,肉色紅潤誘人,忙嘗一口,驚覺味醇鮮美。
于是,流傳于世的東坡肉就這么被發明了出來。
據說當時,蘇軾還曾為此豬肉寫過一篇文章,只是不知是否與這東坡肉一道流傳了下來。
?這道菜在現在也很有名。
但是,雖然它是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但卻并非蘇軾本人所發明,而是其愛妻王弗。
據傳,蘇東坡被貶四川之時,一次其妻子王弗燉肘子時不留神,結果給燉糊了,又不好意思講,就想著用一些調料遮掩一下肘子的糊味,沒想到機緣巧合卻造就了色香味俱全的東坡肘子。
后來,這東坡肘子便也流傳了下來。
?東坡肉都出了兩道菜了,這魚也不能落下。
東坡魚在現在的酒宴上,可以算作是一道大菜了。
不過不同于東坡肉和東坡肘子,由于魚的種類很多,不同的魚用同樣的烹飪方式做出來,其口感和味道也會有所區別。所以,東坡魚流傳至今,卻是出現了很多種不同的東坡魚,因為沒有史料作為依據,所以現在也沒人能夠知道當初蘇東坡所做的魚是哪一種了。
蘇東坡極愛美食,尤愛吃魚,為此他還寫過《煮魚法》,在里面介紹了許多關于魚的做法。
?東坡豆腐是以蘇東坡名字命名的菜肴中,少見的一道素菜。
而之所以是素菜,還有些來由。
因為,這道菜除了與蘇軾有關,還牽扯到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蘇軾的好友——佛印。佛印是一名僧人,因此,他只吃素食。
說是有一回,蘇軾與佛印二人切磋棋藝,不料蘇軾也是馬有失蹄,結果輸了一局。于是他只得愿賭服輸,親自下廚給佛印做出了一道豆腐佳肴,這便是最早的東坡豆腐。
不過,東坡豆腐這道菜,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流傳的過程中又經過了后人的許多改動,現今的東坡豆腐,里面其實是有肉的。
這道菜,乃是蘇軾在被貶黃州,途經蘄(qi)州時發明的一道菜。
實際上,就時芹菜炒斑鳩胸脯肉。
這道菜本應是客家菜,但由于所使用的芹菜是蜀芹,因而現在被歸于川菜。
?東坡茯苓餅嚴格意義上來講,不能算作是菜,應該屬于主食的范疇。
它的發明者,同樣也不是蘇軾本人,但之所以這么命名,卻是因為這東坡茯苓餅,是因為蘇東坡而聞名的。
傳說蘇東坡被貶儋州時,那里有一個老太太開著一個餅鋪,以賣餅為生。但由于這餅鋪位置偏僻,因而生意并不很好。老太太聽聞蘇軾大名,便找上門去,想讓他幫忙想想辦法。蘇軾心懷慈悲,可憐這老太太,再加上這餅也確實不錯,便為這餅寫下了一首詩。
自此東坡茯苓餅的名頭開始流傳起來,老太太的日子也是越過越舒坦。
?東坡羹是蘇軾用薺菜作為主料所烹調出來的一種菜羹。
蘇東坡在自己所作的《東坡羹頌》中寫道:
“東坡羹,蓋東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蘆菔若薺,皆揉洗數過,去辛苦汁,以生油少許涂釜緣及瓷盌在菜湯中,入生米為糝?!?/p>
到了今天,東坡羹已經成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點。
其實,除了以上列舉的這7到美食以外,民間還有許多與蘇東坡有關的美食。一些已經小有名氣,一些還有待當代的美食家們去挖掘。
估計,如果將這些美食全部呈現出來的話,完全足夠辦上一次“東坡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