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釋義: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2、汩(gǔ)余若將不及兮 恐年歲之不吾與《屈原.離騷》
光陰似箭我好像跟不上了,歲月不等人令我害怕。
3、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屈原.離騷》
我看到草木在凋零,就害怕美人也在衰老!
4、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涉江》
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屈原的《涉江》,“兮”是語氣詞。句子的意思是壽命和天地一樣長,光華如同日月一樣。形容人非常偉大,萬人景仰,青史留名,足以同天地日月相提并論。
5、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
墜露、落英為對文。墜、落二字俱作“落下”解釋。屈原在這里只是以早晚服用的芳物,比喻自己的修身潔行,與上文“恐修名之不立”對應。落英:墜落之花。
6、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九歌》
再也沒有比生別離更加令人悲傷的,再也沒有比遇到新相知,更加令人歡欣的。
7、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
聽說鳥飛行千里,最終會返回到自己的老窩,狐貍在臨死時,頭總朝向出生的小山頭。比喻不忘根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之情。
8、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吾不聞。《屈原.遠游》
只是天地永恒沒有窮盡,哀嘆于人生的辛勞艱難,逝去的一切我再也追不上,將來的一切我還不曾知道。哀嘆天地之大,人的渺小。
9、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我長嘆一聲啊,止不住那眼淚流了下來,哀嘆人生是多么的艱難
10、既替余以蕙鑲(rǎng)兮,又申之以攬茝( chǎi),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我因為佩帶蕙蘭而被解職,又因為采摘香草而被加罪,這些都是我內心所珍愛的,就是讓我為之死上一百次也不后悔。
11、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我不能改變志向,去順從世俗啊,當然難免愁苦終身不得志。
12、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涉江》
我要堅守正道,正直而行,而且為此毫不猶豫,寧肯終身處在黑暗境地,也不會放棄。
13、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漁夫》
如果江水清澈,可以洗我的冠帶。如果江水渾濁,可以洗我的腳。君子處世,遇治則仕,遇亂則隱。
14、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屈原.漁夫》
整個世界都是渾濁的,而唯獨我是清白的,眾人都是沉醉的,而唯獨我是清醒的,所以我被放逐了。
15、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屈原.離騷》
騎著千里馬奔馳,來吧,我愿意為你在前面指引那道路
16、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如果我的心是端方正直的,雖然在荒僻遙遠之地,又有什么悲傷的呢?
17、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目成《楚辭·九歌》
在眾多迎神的美麗女子中,我只對你一人特別鐘情
18、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隨駑馬之跡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屈原.卜居》
是寧愿與駿馬匹敵,還是愿意隨劣馬同奔?是寧愿與天鵝比飛高低,還是與鴨子去爭食?喻指一個人的志向要遠大,不要只圖眼前小利。
19、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屈原.卜居》
世界渾濁不清:蟬翼被認為很重,千鈞卻被認為很輕。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讒言獻媚的人居于高位,賢能的人士默默無聞。
20、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漁夫》
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凈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
21、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楚辭·九章·涉江》
出自屈原 《楚辭·九章·涉江》。意思為:我不能改變志向,去順從世俗啊,當然難免愁苦終身不得志。
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后,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 屈原作品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 ,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楚辭》中最著名的篇章是《離騷》與《詩經》中的《國風》并稱為“風騷”,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