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名士自風流。這句話幾乎說盡魏晉風度。...
是真名士自風流。這句話幾乎說盡魏晉風度。此處風流,古人是指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禮教。不是今人所講的貶義。魏晉風度一直為后世才子所贊許。魏晉時期出現諸多名士,斯人已去不可見,但是一部《世說新語》卻記錄下他們的風華氣度。
《世說新語》編者劉義慶,別稱臨川康王,字季伯。是南朝劉宋宗室、宰相、文學家。他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
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上自由解放,并富于智慧和熱情的時代。士人尋求清高,卻流于孤僻,追求明敏,卻流于放縱;他們狂放不羈、率真灑脫,形成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魏晉風度”。
士人是古代中國才有的一種特殊身份,是中華文明所獨有的一個精英社會群體。名士通俗意義上講是有名氣的士人,魏晉的名士更準確的說是恃才放達、不拘小節之士。人格思想行為極為自信風流瀟灑、不滯于物、不拘禮節。多獨立特行,又頗喜雅集。
宋朝郭茂倩有一首《白石郎曲》,這樣寫道“白石郎,臨江居。前導江伯后從魚。積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艷獨絕,世無其二。”
書中的男神也大多具備這首詩中所寫特質。家世顯赫,才華出眾。有玉山般高不可攀的內涵,青翠挺立的蒼松樣的氣質,更重要的是絕代風華。
有部分人講讀《世說新語》,從中可以,聽魏晉名士的“非常之言”、看魏晉名士的“非常之行”、悟魏晉名士的“非常之道”。
我的看法是作者刻畫人物形象極為入骨,頗有一派開山祖師的大家風范。文字相當精準,“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常常是幾句話就總結出一個讓你回味無窮的道理。
書中有很多后世贊賞不已的優秀人物。如竹林七賢,王羲之,王獻之,謝安,謝玄,謝道蘊等諸多名士。書中所描述的他們的一言一行,可以想象出他們的神采風流。
書中有很多佳名和精彩片段,摘錄一些和大家共享。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
“時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
“清真寡欲,萬物不能移也。”
“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
讀這本書,只覺書中人如珠玉在前,光耀人眼。但是也略有瑕疵。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