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我偶然在教室窗外的窗臺上驚奇地發現了窗臺角上長出了一棵纖細、稚嫩的小草。我心里一陣欣喜,那一絲絲綠色令我怦然心動。也許是教室黑與白的色彩太單調,也許是許久了我已疏遠了草的緣故,它給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每當我走進教室,總會不由自主地走到窗前,情不自禁地被它所吸引。窗臺角的水泥裂開了一條細縫,裂縫處積落了少得可憐的一小撮泥土,這便是它扎根的地方。它的根無法扎得很深,可它卻盡最大的努力汲取泥土里有限的營養成分,抓住背陽面每日早晚能見到的幾縷珍貴的陽光,吮吸著都市干燥的空氣中貧乏的水分,在艱難中努力地生長著。那嬌嫩的身影在春風中搖曳歌唱,綠得那么柔軟,那么耀眼。
盛夏,時常有暴風雨的光顧,我就常常在雷電交加的夜晚為這棵柔弱的小草的命運擔心。我隱隱約約地看見那棵小草在狂風暴雨中搖晃的身影。我想:它那么柔弱,那么無助,一定逃不過傾盆大雨的劫難,會被暴虐的大雨沖刷走的。可是,它總是給我以驚喜。當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窗前時,卻欣喜地發現,小草依然挺立在那兒,不但安然無恙,而且更翠綠了。窗臺角的一小撮泥土似乎也沒有減少,或許是這兒的泥土太少了,被強大的暴風雨忽略了,或許是小草用纖柔的根緊緊抓住了它賴以生存的有限的生命之源。剛剛從雨水里淋浴過的小草,葉尖上掛著晶瑩的小水珠,在晨光中顯得熠熠生輝。我不禁驚嘆于它頑強的生命力。記得有一首熟悉的歌《小草》,贊頌的是小草的情懷與個性——平凡中的偉大,弱小中的力量。草是弱者的象征,也是生命力的寫真。
深秋時節,那棵碧綠油嫩的小草開始慢慢變黃,細細一看,窗臺上不知何時散落著幾粒細小的草籽,草籽很快被一陣秋風吹得無影無蹤。我知道他們將在另一個角落去尋求生存發展的機遇,秉承父輩的那份執著與活力,在春天里破土而長,把大地重新染上愛的綠裝,為世界增添新的生機。也許還等不到嚴冬,這棵小草就會離我而去,這就是小草的命運,它們無法改變,只是讓我欣慰的是它的后代會復活它平凡而執著的個性。能做這樣的一棵草不必有太多的悲哀,也不必羨慕強大與偉岸。畢竟自己執著地努力地生活過,即使只能給世間帶來一絲微乎其微的綠意,生命也不無意義。
時常望著窗外那棵有些枯黃的小草,癡癡地想:人與自然竟會有如此的異曲同工之妙,弱者與強者相比,要爭取生存和發展的權利,得付出加倍的努力!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我愿做一棵小草,風雨中,我微笑著;陽光下,我成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