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做的事——決定寫誰。孩子一般犯難的正是,到底寫誰?這個時候我們的建議是,對于毫無思路的孩子,直接規定讓他寫誰就好。與其讓他漫無目的地憑空琢磨,倒不如給他畫好框框,讓他在有限范圍內發揮。從身邊最熟悉的人寫起,比如最親近的家人、最喜歡的老師、最好的朋友。
選定寫作人物后,我們需要擬定提綱,確定寫作思路。我們提供這樣的寫作提綱。
第一段:開頭,引出人物
第二段:外貌描寫
第三段:性格特點1+事例(詳)
第四段:性格特點2+事例(略)
第五段:結尾/抒情
這種寫作提綱比較保險,不易出錯,適合想拿中高檔作文的同學使用。我們分別來說:
簡明扼要的開頭,引出你要寫的人物。切忌從網上摘抄的各種優美段落直接套用,先看看與你要寫的人物本身有沒有任何關系。
先介紹人物的“外形特征”。在你的腦海中,回憶一下他/她的樣子。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去介紹外形:
從整體到局部。先介紹個子、身材,再介紹五官。
從上到下。頭發、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下巴……腳。(不要求每一個部位都介紹,但順序要從上到下)
這里需要介紹人物“內部特點”——性格。第三段先介紹人物一個顯著特點(一句話講清楚)。緊接著,舉一個事例,證明人物的確有這個特點。比如,第一句話說媽媽性子著急,緊接著第二句以后就要寫一件生活中的事,來表現媽媽的確非常性急。
第四段與第三段同理,但要注意詳略,第三段是主要特點,詳寫;第四段介紹次要特點,略寫。
給全文做總結,再次表明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以在這里抒發你對這個人物的感情。
按照上述步驟,孩子基本上就打好了文章框架,現在需要填充內部材料——細節,即細節描寫。我們一一講解:
巧用修辭,讓人物充滿靈動。
例:妮妮留著齊耳短發,頭發總是一左一右夾著兩只蝴蝶狀的發夾,走起路來,頭上的兩只蝴蝶仿佛在翩翩起舞,又像是在說著悄悄話。
(1)巧用動作描寫,讓人物活靈活現。
例:寫媽媽勤勞。
媽媽熟練地把雞蛋往碗邊輕輕一磕,蛋殼就碎了,還沒等蛋液流出來,媽媽立刻將另一只手伸上去,兩手一掰,蛋液就都流進了碗里。接著,媽媽舀了點鹽和糖,切了點蔥花,一起放進了蛋液里。然后,媽媽拿起筷子,迅速地翻攪碗里的蛋液,發出“叮?!鼻宕嗟穆曇?。
巧用動詞,讓媽媽攪雞蛋的動作寫得活靈活現,好像就在眼前一樣真實。
(2)巧用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心情。
例:寫爸爸嚴厲。
我顫抖著把試卷遞給了爸爸,爸爸拿過試卷仔細看著題目,一句話沒說。只見他兩條眉毛好想要靠在了一起,眼睛緊緊地盯著我的試卷,有時還會瞇起眼,好像哪里想不通,嘴巴也緊緊地抿著,我的心簡直要提到了嗓子眼。
巧用神態描寫,讓讀者自然感受到爸爸對我成績的高度重視。
這是最基本的寫人方法,還有很多種方法,可以讓文章增色,需要孩子們自己主動地,多去挖掘和探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