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惋惜的一件事是什么?
有人說:曾與狀元失之交臂。
1057年,嘉祐二年,蘇軾應禮部試,寫下《刑賞忠厚之至論》一文,受到主考官歐陽修的贊賞。
歐陽修懷疑這么好的文章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于是將他擬為第二名。就這樣,蘇軾與狀元失之交臂。
后世無數人嘆賞蘇東坡的經歷,認為實在可惜。
其實,在蘇軾出生的39年前,宋代就有一位詞人,也曾與狀元失之交臂,幸運的是,他在文壇留下一篇佳作,無人不拍手稱贊,擊節嘆服。
詞人名宋祁,這首傳世佳作就是《玉樓春·春景》。
《玉樓春·春景》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這是宋詞中寫春的佳作。
東城的春日風光真是美好,碧波蕩漾,楊柳堆煙帶著微微的寒意,朵朵紅杏爭相開放,枝頭真是熱鬧。
一個“鬧”字打通了人的視覺和聽覺,把無聲的姿態說成有聲的波動,歷來受到無數文人學士的贊嘆。
人生如夢,春光易逝。宋祁真想留住這美好的時光,他舉起酒杯,勸夕陽多在花叢間停留一會。
輕歌曼舞是北宋詞的主旋律,他們渴望留住美好的時光,與友人舉杯,將美好的時光留得更久。
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讓宋祁留名詞史,也得了個雅號“紅杏尚書”。
“尚書”是宋祁的官名。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宋祁和歐陽修合撰的《新唐書》歷時十余載終告完成,宋祁因撰書之功遷左丞,進工部尚書。
自從這首詞誕生以來,無人不贊這首詞。
清人劉體仁《七頌堂詞繹》:“紅杏枝頭春意鬧”,一“鬧”字卓絕千古。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受到王國維盛贊的除了宋祁的“鬧”字,還有張先的“云破月來花弄影”中的“弄”字。
關于宋祁和張先,宋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還記載了一個小故事。
張先詞寫得好,曾擔任郎中的官職,宋祁非常欣賞,于是前往拜見,他告訴通報的人說:尚書想要拜見“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
張先在屏風后面回答道:你莫非是“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
兩人把酒言歡,十分盡興。
這也是古代一個特殊的文學現象,文人雅士經常以名人警句稱頌作者,如“山抹微云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等。
少有人知的是,在宋詞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一筆的宋祁曾與狀元失之交臂。
《宋史》記載,宋祁和哥哥宋庠同時考中進士,禮部奏請宋祁為第一名,宋庠為第三名。
當時,是章獻太后劉娥主政,她認為弟弟不應該排在哥哥的前面,于是,將宋庠列為第一,宋祁列為第十。
在現代人看來,這樣的理由真是不可理喻。可是,在注重禮法的古代,這卻并不新奇。
小七真想回到宋朝問問宋祁:知道真相時心情怎樣?
人生就像天平永遠都是平衡的,上天不可能把好事都讓你占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不幸都塞給你!
可喜的是,在北宋政壇和文壇,宋庠和宋祁都大放異彩,他們并稱“二宋”。
儉約穩重的宋庠備受皇帝的信任,官至宰相。而才華橫溢的宋祁也因為與歐陽修合修《新唐書》而留名青史。各人有各人的幸運。
如今,當我們讀到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時,依然會感慨,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