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重,最容易得病。濕氣是很多病的根源,既然濕氣淤在體內,就要疏通,如何疏通為好呢?關鍵在于健脾,怎樣來健脾呢?小編向各位網友分享一個小絕招,就是推按小 腿,原因是在小腿的內側有2個健脾除濕的黃金之穴。
它們就是三陰交穴與陰陵泉穴。陰陵泉穴是脾經上的合穴,有健脾化濕、通利三焦、調理膀胱、祛風除寒的作用。而三陰交穴是三條陰經的交叉點,可以調動肝、脾、腎這三條經絡的氣血以通暢脾經,因此推按這2個穴位就可消除“濕毒”。
其實消除“濕毒”的方法有多種,不過,推小腿是最實用最方便,而且效果也是杠杠的,重要的是,自己就可操作,不受時間場地限制,隨時可以操作,總之有空閑的時候就可推推小腿,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因為這個地 方可以健脾,脾好,全身就好。怎么推小腿呢?
方法是從三陰交穴往陰陵泉穴的方向推揉,主要貼著骨緣去推,別推反了,要反復推,推的過程中,主要找最痛的點,這個點就是淤堵的部位。如果體內有脾濕,推此處還會有疼痛,把它推到不疼了,這“脾經管道”就打通了。
脾經一通,多余的水濕就會順暢地排出去了。推小腿要保證每天總共按揉10分鐘以上,才有好的效果,堅持按揉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疼痛在逐漸減 輕,這說明你的脾濕正在一點點地被排除體外。
脾經是通過膀胱來排濕的,所以堅持推一段時間后,會感覺小便增多,這就是排濕的表現,不必擔心。濕毒,并不是夏天才會有的,經常一坐就一天的上班族也會滋生濕毒的,因此,久坐的上班族,有必要學會“排濕毒”這一招。
如果不想這么麻煩,可以選擇穴位貼敷法,穴位貼敷是一種中醫外治的方法。不經消化道,不走肝腎,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祛濕散寒,補虛清熱,改善亞健康。在央視的《健康之路》欄目中也有過科普。
在《清太醫院配方》一書中,載有“延年涌泉膏”之防病保健方:藥用杜仲、牛膝、熟地、等12種藥熬枯去渣,入鉛丹收膏,再加入丁香等攪拌成膏,制成膏貼。據載:此膏可治先天不足,后天虧損,骨痿身瘦,陽氣虛弱;以至腠理不密,易受風寒,常多疾病。若常貼涌泉穴,兼貼腎俞、關元穴,不但終身永無寒濕、腳氣、癱瘓之癥,而且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壽。
此后漸漸流傳于民間,經現代科技改良制成藥包貼涌泉穴叫足貼。此方比其他方法祛濕效果要好。通過穴位,外界的藥物、能量、信息能夠最迅速快捷地流通到身體各處。貼敷時要對準穴位經絡,以經絡的傳導疏通,向體內輸入藥力、熱能與信息,從而激發起人體自身的各種反應機制,來調節體內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的平衡,使之達到養生保健、防療疾的作用。
要想了解和學習使用的讀者,可以加作者微信:9625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