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乃是發生在漢武帝晚年的一場慘禍,起因乃是以武犯禁的“陽陵大俠”朱安世被抓后,對皇后衛子夫外甥公孫敬聲的誣陷,結果由于漢武帝晚年疑心太重,導致案件不斷擴大,而負責調查此案的江充又與太子有舊怨,借機誣陷太子劉據以“巫蠱之術”詛咒漢武帝。太子劉據無法辯駁,率私兵誅殺江充,結果導致事件失控,最終兵敗逃亡,行蹤暴露后自縊而死。
此事還得從漢武帝的寵臣江充說起,江充原名江齊,乃西漢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人,其妹因善操琴歌舞嫁于趙太子劉丹,江齊因此成為趙王劉彭祖的座上賓,后劉丹懷疑江齊在父親面前打自己的小報告,結果導致兩人關系交惡,為避免被劉丹所害,江齊便跑到了長安,更名為江充。
江充跑到京城后,便向朝廷告發趙太子劉丹與同胞姐姐以及趙王劉彭祖的嬪妃有奸情,而且與地方豪強狼狽為奸,多有不法之事,漢武帝得知后立即下令逮捕了劉丹,并判其死罪,后經趙王劉彭祖求情,這才免其一死,但還是廢除了他趙太子的地位。
漢武帝時期,朝廷面臨著兩個極為嚴峻的考驗,一個是中央朝廷與地方諸侯之間的矛盾,另一個便是地方豪強的崛起。為了打擊諸侯王和地方豪強,漢武帝時期任用了大量酷吏,例如義縱、張湯、王溫舒等,這些人或許品行不端,但就因為敢于和權貴豪強作對而深受重用,而江充便屬于此類。
江充因舉報劉丹而被漢武帝召見,在與其一番交談之后,對其大為贊賞,在派江充出使匈奴返回后,便將其任命為了直指繡衣使者,主要負責督捕三輔境內的盜賊,監察豪貴們的越禮過分行為。此后,江充不論對方是貴戚還是權臣,只要是有不法之事,全都被其彈劾。
江充不僅彈劾權貴,而且還將這些人全都發往北軍營,讓他們作為抗擊匈奴的預備軍,結果嚇的這些權貴子弟惶恐不已,紛紛向漢武帝表示愿意出錢贖罪,結果使得朝廷憑空賺了數千萬錢。通過這些事件,讓漢武帝覺得江充為人忠直,奉法不阿,因而對其愈發寵信。
隨著江充地位的升高,被其所查辦的人員地位也是越來越高,不僅敢當著館陶長公主劉嫖的面,處罰其隨從,收繳其車馬,而且就連太子劉據的家臣,也被江充抓走交處置。甚至在太子劉據派人向其求情的情況下,江充仍然不予理睬,據實上奏漢武帝。
皇后衛子夫的外甥公孫敬聲,在接替父親公孫賀出任太仆后,因擅自挪用北軍軍費而被逮捕下獄。兒子被抓,其父公孫賀便跑去找漢武帝,表示自己愿意去抓捕被朝廷通緝的“陽陵大俠”朱安世,以替兒子公孫敬聲贖罪。
后來,朱安世果然被公孫賀捉拿到案,然而朱安世為了報復公孫賀,竟然在獄中上書,誣告公孫敬聲與漢武帝之女陽石公主私通,并且以“巫蠱之術”詛咒皇帝。漢武帝晚年本就疑心較重,再加上當時正在生病,便懷疑自己真的被“巫術”詛咒了,于是下令徹查此事。
于是,公孫賀于征和二年(前91年)正月被逮捕下獄,后經調查“罪名屬實”,結果公孫賀與公孫敬聲二人被殺、族滅,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衛子夫之女),以及衛青的長子衛伉也全部因此案牽連被殺,而衛氏在朝廷內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事而損失殆盡。
當時,的確有不少精通旁門左道的方士和巫婆在京師長安活動,甚至有些女巫得以進入宮廷,教授宮中妃嬪使用巫術。因此,“巫蠱之禍”爆發后,后宮之中那些本就有仇怨的嬪妃們,便開始相互告發對方使用“巫術”詛咒皇帝,漢武帝盛怒之下將被告發之人全部處死,一時間后宮嬪妃、宮女和被牽連的大臣數百人先后被殺,“巫蠱之禍”至此全面爆發。
不久,漢武帝在一次白天小睡中,夢見數千木人手持棍棒要襲擊自己,警醒之后頓感身體不適。當時隨侍身邊的江充見狀,便向漢武帝表示這都是有人用巫術詛咒造成的,漢武帝信以為真,于是命江充負責調查此案。
當時,江充雖然風頭正勁,大多數豪強貴戚對其都噤若寒蟬,但他自己也清楚,這是漢武帝寵信自己的結果,而一旦漢武帝去世,那么自己的好日子必然也就到頭了,到時候豪門貴戚必然要找自己算賬,更何況自己還得罪了未來皇帝、太子劉據,將來豈有自己的好日子過。
因此,江充有意利用調查“巫蠱”案件的機會,徹底將案件擴大,趁機打擊自己的仇敵,為自己的未來鋪平道路。
江充奉命之后,便采取刑訊逼供、栽贓陷害的手段,導致“巫蠱之禍”迅速擴大,朝野上下一片腥風血雨,官員、百姓之間無論是新仇舊怨,都紛紛指責對方使用巫術詛咒皇帝,而一旦有人被舉報,便只剩下死路一條。結果,短短數月間,從京師長安、三輔地區到各郡、國,多達數萬人被殺。
眼見朝野內外的敵人被收拾完了,江充又將目光瞄向了宮中,便又指使胡人巫師檀何言稱,“宮中有蠱氣,不將這蠱氣除去,皇上的病就一直不會好”。于是,漢武帝便命江充進入宮中調查,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到用巫蠱者。
于是,江充首先從后宮中漢武帝已很少理會的妃嬪的房間著手,然后依次搜尋,一直搜到皇后宮和太子宮中,宮中各處地面全部被挖開,以致太子和皇后連放床的地方都沒有了。查找完畢之后,江充對外聲稱,“在太子宮中找出的木頭人最多,還有寫在絲帛上的文字,內容大逆不道,應當奏聞陛下”。
劉據在得知江充陷害自己后,心中恐懼又無所適從,想要親自前往漢武帝居住的甘泉宮請罪,卻遭到江充等人阻攔而難以成行,無奈之下找到自己的老師、少傅石德詢問計策。結果石德因為害怕遭受牽連,便建議太子假傳詔書將江充等人逮捕下獄,將其栽贓陷害之事追查清楚之后,再去向漢武帝請罪。
于是劉據依計行事,派門客冒充皇帝使者,逮捕江充等人,而按道侯韓說卻懷疑使者是假的,不肯接受詔書,于是劉據的門客便殺死了韓說。劉據則親自監殺江充,并罵道“你這趙國的奴才,先前擾害你們國王父子,還嫌不夠,如今又來擾害我們父子!”又將江充手下的巫師燒死在上林苑中。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已經完全脫離了計劃,劉據更加不敢前去見漢武帝了,只得一面將情況報告給皇后衛子夫,另一面開始抽調軍隊準備自保。此時長安城已是一片混亂,眼看太子調兵,于是便出現了“太子謀反”之語,于是便有人將此情形報告了漢武帝。
漢武帝雖然不喜性格仁弱的太子,卻也不相信他會造反,認為劉據是恐懼之下才殺了江充,于是派遣使者召見劉據,然而使者眼見長安亂成一團,根本沒敢進城,反而跑回去向漢武帝報告說,“太子已經造反,要殺我,我逃了回來”。漢武帝這才不得不信,命令丞相劉屈氂率兵平叛,并緊守長安城,決不能讓叛軍沖出長安。
太子劉據雖然四處征發兵馬,奈何除了長樂宮和太子東宮的兵馬之外,他即使拿到了調兵符節,也根本沒法調動其他兵馬,無奈只得開長安官獄放囚徒以充軍,然而漢武帝卻可以從四處不斷調兵,結果便是劉據與丞相劉屈氂的兵馬差距越來越大。
雙方激戰五日,死傷數萬人,劉據戰敗之后逃出長安。事后,漢武帝下詔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皇后衛子夫不久后自盡,北軍使者護軍任安則因按兵不動而被殺,太子劉據的門客、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放劉據逃離長安諸人全部以謀反罪滅族,包括留在長安的皇長孫劉進與其母史良娣、妻子王翁須及已出嫁的妹妹全都遇害。
太子劉據逃出長安后,于同年七月藏匿于湖縣泉鳩里一戶人家,主人家依靠織賣草鞋來奉養劉據。一個月后,劉據派人去聯絡一個湖縣的舊識,結果泄露行蹤,地方官府圍捕劉據,劉據自知難逃,遂自縊而死,后官兵沖入房中,與主人家展開生死搏斗,結果兩名皇孫也死于亂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