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溫善走,藥力直達經絡之深處而入骨,效可透骨故名透骨草。
本品來源有鳳仙花科植物鳳仙花和大戟科地構葉。鳳仙以透骨草之名始見于《本草正》,記有:鳳仙善透骨通竅。其花形如頭足尾翅上翹之鳳凰,故有鳳仙之名。藥材中鳳仙透骨草、鳳仙花、急性子為同一種植物所產出,臨床以白花之鳳仙作透骨草藥用上佳,其他花色者不宜入藥。地構葉以透骨草之名始載于《本草原始》,因為花序上留有小花及累累如珍珠的果實,故又稱珍珠透骨草。
鳳仙透骨草為7~9月采收,連根拔起,除去須根及泥土,曬干即可。夏秋之季采割全棵,隨采隨曬,藥為風仙花,全棵為鳳仙透骨草,籽在白露前后分批收,因果實自動開裂采收時要隨采,果莢由青轉黃即為成熟立即采摘,過早子粒質量差,過晚易開裂造成減產,采收后去凈雜質曬干即可入藥。珍珠透骨草為夏季莖葉茂盛時采收,連根拔起,去凈泥土,曬干即可。
本品可祛風除濕,其辛能行散,溫勝寒濕,《本草綱目》有載:透骨草治筋骨一切風濕疼痛攣縮。因風寒濕邪侵襲肢體而導致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可用本品,風寒濕去則諸癥自愈。肝主筋,故本品可舒筋活絡,對于外感風寒之邪,經氣失宣,癥見肢體筋脈收縮抽急可用透骨草祛風散寒。另可活血止痛,辛散溫通,入肝經血分故能活血止痛。對于一身上下,心腹腰膝,內外各種疼痛,均可選之,取其辛溫善走,活血利氣之功,血氣通則不痛。亦可以用于解毒化疹,可用透骨草治療瘡癬腫毒,陰囊濕疹,一般多煎水外洗。本藥外洗可引藥透入經絡、血脈,而祛風、活血、止痛。
本品在臨床配伍中,透骨草配附子,附子辛甘大熱,溫腎陽,走而不守,內達外透,兩藥合用同類相從相得益彰,肝腎同治氣血皆調,除沉疴治頑痹尤效。
配蒼術一燥濕一止痛,兩藥相須為用,祛濕止痛功效大增。配伸筋草治肝腎不足,筋骨失養之肢體麻木,筋骨攣縮,有伸筋透骨之效。配雞血藤為久痹屬虛者最為相宜。
頸椎病、椎間盤突出、關節炎均是關節病。關節作為骨骼與骨骼之間的連接點,一旦出了問題人的行動就會受限,關節在23歲左右發育成熟,以后就開始逐漸被磨損。在寒冷的冬季,膝蓋、腳踝裸露會加重關節損傷。由于關節沒有脂肪,得不到充足熱量供應從而溫度會比其他部位都要低,因此關節更怕冷。生活中不少女性朋友一年四季都穿裙子,膝蓋和關節長時間暴露在外,難免遭受風、寒、濕之侵擾,引起關節疼痛。關節受過傷的人更要注意保護關節,否則關節退行性病變會來得更早。這里可以用一下透骨草熏蒸洗浴。材料為透骨草15克,草紅花、當歸尾各10克,浸泡,煮沸,熱氣熏蒸30分鐘之后,等藥液溫度適宜,將患處放入藥液中浸泡30分鐘。
透骨草歷來同名異物。現今透骨草之名下不下二十種植物,但有文獻依據者則只有兩種:大戟科植物地構葉和鳳仙花科植物鳳仙。兩種中藥均以透骨草之名作為藥典之正名。前者在內蒙古、河南、陜西、山東等地使用;后者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使用。為避免混淆,現代中藥將大戟科透骨草稱為珍珠透骨草,鳳仙花科透骨草稱為鳳仙透骨草。
鳳仙透骨草為圓柱狀的段,均已壓扁干癟。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具細縱皺紋及縱溝紋。切面中空或有黃白色膜質節片狀的髓。氣微,味淡,微酸。
珍珠透骨草莖呈圓柱形,莖表面灰綠色,質地硬脆,斷面淡綠色,中空,葉灰綠色,水浸展開后呈披針形。全株密生茸毛,花頂生,可見圓形小花和三角形果實,果實表面有多數小突起。
地方習用品有毛茛科植物黃花鐵線蓮的全草,習稱鐵線透骨草。全草莖細長盤繞或纏繞成小捆,灰綠色,表面有明顯的縱線棱,葉片常脫落,完整葉片三深裂。山東地區有用紫葳科植物角蒿的干燥全草,習稱羊角透骨草。全草莖圓柱形,表面淺黃色,有縱向細棱線,質輕脆,折斷面刺狀,中央有白色髓,葉多脫落,完整葉卵形主脈明顯。果實長角狀,多數已開裂露出種子。種子周圍具白色膜質翅。
風仙透骨草以身干、色紅棕、不帶葉及無雜質者為佳。珍珠透骨草以身干、色綠、質嫩、無雜質者為佳。
▌后記
鳳仙花紅者用葉搗碎,入明礬少許在內,先洗凈指甲,然后以此敷甲上,用片帛纏定過夜。初染色淡,連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滌不去,可經旬,直至退甲方漸去之。
現在尤記得小時候路旁那一顆顆鳳仙,摘幾朵粉紅色的花放到手心使勁地搓揉,然后自顧自地涂起指甲來。我們都愿意回到童年,可是這一切已經都過去了。但愿,那童年的每一朵鳳仙花,仍然開在心間。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不舍鳳仙花。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親,中國藥店公眾號長期公開征集稿件,如您欲抒發心聲、記錄生活、分享經驗……可以文字或圖片形式將作品發送到yaodian2018@163.com(郵箱),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溫馨提示,投稿時請注明聯系方式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