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 恒
訴衷情令·祭屈原
端陽習俗古今傳,歲歲祭屈原。憑君懷沙一躍,激水楚湘沅。 江浩渺,雨潺湲,碧波翻。魂歸何處?仰首問天,恨滿騷箋。
端午漫吟四首
一
支公放鶴翥云翎,端午歸來落滿庭。
欲系彩絲千萬縷,東南西北少漂零。
二
節到端陽積柳焚,少年此日最殷勤。
而今懶逐牛羊唱,躲進高樓閱世紛。
三
少年漂泊慮何輕,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插柳枝隨舊俗,只因離別倍傷情。
四
玉腕新纏彩縷長,甜醅初釀捧婆嘗。
合家共飲雄黃酒,更插門庭艾葉香。
1
李洪慶
蝶戀花·端午(新韻)
大楚先賢肝膽瀝,佑庶忠良,自古年年祭。艾葉香囊接地氣,龍舟競渡虔誠意。 烈士德彰千載覓,不朽詩文,灑滿天涯譽。仰止高山吟社稷,琳瑯炫彩昭明玉。
蝶戀花·端午(新韻)
汨水千秋濤共渡。端午年年,糯粽凄凄訴。義勇沉沙慷慨赴。以身殉主良民怒。 屈子賢德超善度。佑庶殷殷,艾葉津津布。炳世離騷肝膽吐。忠奸裸鑒君昏處。
七律 端午祭屈原
追懷屈子越千年,汨水滔滔咽古賢。
義勇忠魂昭社稷,奸臣小丑害人寰。
龍舟糯粽追英烈,艾葉香囊避禍嫌。
遺恨悠悠哭大楚,蒼江歷歷訴沉冤。
3
呂萬昌
漫頌風骨祭屈原
不恥回眸看楚殃,從容殉國報三湘。
清廉法度書天問,浪漫情懷賦九章。
李杜文光疏俊逸,蘇辛劍氣蕩鏗鏘。
靈均身后風騷始,一脈詩壇酒濫觴。
印象家山端午情
采得菖蒲花勁挺,擷來艾葉露凝霜。
蛋黃火腿葷銜玉,大棗松仁素裹香。
兩岸濤聲人豁目,一江鼓韻艇爭航。
傾樽漫酹靈均祖,吟客今朝最抒狂。
寓客端午情
菖蒲艾草少玲瓏,節味不如詩味隆。
粽品雜陳無食欲,韻香縹緲有情衷。
緒馳楚國千鐘醉,酒酹靈鈞一萼紅。
剪字裁文忱寄遠,心花數朵落芳叢。
詩壇喜有后來人
采露集珍雙洗目,香蒲艾草瑞梳塵。
芳林蕩漾山鶯曲,小徑徘徊雅客身。
墨染新詞酬子美,樽盛綠蟻祭靈均。
天堂詩祖應欣慰,衣缽傳承有后人。
4
王 浩
悼念屈原
仲夏近端陽,屈平悼痛殤。
一心圖霸業,二次迫流亡。
鸞鳳卑伏竄,鴟梟貴遠翔。
漁夫言諍諍,汨水望滄滄。5
任武德
端午抒懷
五月端陽溢艾香,龍舟蜜粽祭忠良。
一身浩氣鬼神敬,千載英魂史冊揚。
雨沐山新摧客夢,離騷曲舊斷人腸。
心柔不忍花含露,意硬常憐竹淚長。
端午祭
一
粽祭汨羅千載冤,忠魂一去再難還。
救亡身諫丹心獻,天問離騷萬世傳。
二
龍舟競渡覓離騷,萬里山川淚雨濤。
楚水忠魂招墨客,哀詩慟賦慰英豪。
三
端陽節至感懷多,蜜粽龍舟祭汨羅。
一曲離騷千古唱,楚江天問盡哀歌。
6
孫 晉
西江月·端午感懷
艾葉真能避瘴?雄黃或可驅魔。機心枉比道心多,福禍無非因果。 粽子堪賒蟹腹,汨羅不洗干戈。幾人酸楚幾人歌,默對詩箋如我。
7
宋壽海
七絕·屈原
懷沙不幸卻成神,歲歲端陽祭奠新。
翻讀史書千萬卷,含冤豈止楚靈均?
8
曹 愚
七律·端午
洗凈瀪星裹米香,銀河纏繞未嫌長。
伐山炭盡慷而慨,煮海流干沸又涼。
地慟三閭哀怨枉,天悲雄楚怒荒唐。
古今紛亂些多事,總是箴言惹禍殃。
蝶戀花·端午(新韻)
大楚先賢肝膽瀝,佑庶忠良,自古年年祭。艾葉香囊接地氣,龍舟競渡虔誠意。 烈士德彰千載覓,不朽詩文,灑滿天涯譽。仰止高山吟社稷,琳瑯炫彩昭明玉。
臨江仙·祭
粽香怎解冤猶恨,龍船鼓喚忠良。歷經風雨目滄桑,久飄煙霧見平常。 卑鄙諂言彌鬼域,紀綱淪喪炎涼。端陽遙祭罵荒唐,楚雄魂魄哭屈郞。
【中呂·喜春來】端午祭屈原(新韻)
屈原汨水懷沙跳,赴死蒼生醒世昭,千年艾葉露成濤,逐浪高,仰首唱離騷。
9
蒲德明
端午憶屈原
熱切興邦志未酬,懷揣希望汨羅流。
一身浩氣忠貞夢,滿腹經綸為楚憂。
端午粽包投鱭鮒,棹夫擊水競龍舟。
博文強識千秋頌,不朽離騷萬世留。
端午節
炎日登高聞艾香,柳梢戶牖報吉祥。
絲囊蜜粽溫馨滿,漫道人生詩韻長。
10
饒衛國
七絕·端午節祭屈原
其一
汨羅江水怒潮高,屈子當年躍碧濤。
似此沉冤難盡雪,生才不幸賦離騷!
其二
詩從李杜波瀾闊,詞到汨羅音太希。
沅芷湘蘭今更綠,睽睽瞋目淚花飛。
七律·屈原
賦祖屈平聲譽長,寧為九死立芬芳。
身兼外事嫻辭令,位處中樞擬憲章。
屢恨張儀通靳尚,常憂鄭袖媚懷王。
秦關楚塞煙云閉,天下無人識國殤!
鷓鴣天·端午節祭屈原
不朽詩篇皆有神,汨羅江上吊靈均。龍舟競渡思辭祖,粽子飄香慕圣人。 天皓皓,水粼粼。千秋萬代祭忠魂。心香一炷琴音起,芳草香蘭共締根。
11
潘孝杰
七絕·端午
萬戶金門綠艾垂,千秋舊事又重提。
今人未見屈原怒,卻道汨羅是淚池。
12
李云霞
古風·端午懷古念屈子(新韻)
峰巒起翠微,草木綠葳蕤。
端午沾新露,柳枝懸戶扉。
秦皇成大業,楚地易國圭。
屈子為國殉,汩羅俱泣悲。
離騷銘史冊,桔頌樹新魁。
大勢趨一統,安得戰亂綏。
龍舟飛似箭,棕慰忠魂歸。
清澈滄浪水,芙蓉大地暉。
13
吳元法
蝶戀花·悼屈原
五月端陽舟會戰,擊鼓掀波,飛渡輕如燕。屈子赤心君不見,化為水底忠魂宴。 艾葉中分插兩面,青劍驅魔,粽子香一片。日月如梭光似箭,雄黃永系楚辭卷。